新浪新闻客户端

海原大地震|12月16日|100年前的今天,宁夏“震”惊世界

海原大地震|12月16日|100年前的今天,宁夏“震”惊世界
2020年12月15日 12:23 新浪网 作者 作家路生201807

  海原大地震百年祭|高高的杨树被摇得东倒西歪,鞭子般地抽向大地

  海原大地震百年祭|震后几十年,当地人即使再穷,也要拼命盖房子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海原县县城以西哨马营和大沟门之间,北纬36.5度,东经105.7度,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共造成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

  海原大地震是20世纪发生在中国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被称之为 “环球大震”余震维持三年时间。

  今年是海原大地震100周年,当地先后举行了多场纪念活动。从小,就听老人们讲述有关这场地震的故事,长大后,作为这场地震的持续关注与报道书写者,我分明还有很多话要说。

  形成于海原大地地震的西吉震湖

  01.地震有多么惨烈‍

  关于这场地震的惨烈,震区各地方史料及县志都有详实的记载。今天,人们依然能看到伤痕,大地上的伤痕——据1949年以后调查,地表断裂带从固原硝河至海原县李俊堡开始向西北发展,经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县,全长220公里。在曾经完好的黄土地上,如今看起来依然触目惊心,大地在那一刻被撕裂,留下了比100年更为漫长的伤口。如果土地会流血,血就积攒在这220公里的断裂带中,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能听到大地在那一刻疼痛的轰鸣。

  其次是震柳。震柳是海原大地震时一棵柳树,被劈成两半,树干底部已经中空,呈枯朽、衰败之态,而上部却枝繁叶茂。是大地震的活标本。树高13米,冠幅直径东西12.8米,南北10.5米。当年地震劈开的树干呈“V”形东西两半分离体,东半体胸围380厘米,西半体胸围330厘米。两半体角约50度,根基部一大人可宽松地来回穿行,远观时既好似两棵树相伴而生又如同天然彩门。

  震柳据说是当年明朝戍边将士植下的。至海原大地震的1920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我曾经在以前的文章里多次写到过。现在,我最想说的是,树也是有皮有骨的,皮包着骨,被称作躯干,地震不但被撕开了它坚韧厚实的皮,连骨也被伤着了。在那一刻里,它的骨白花花地诉说着疼痛,还带着从大地中吸吮而来的乳汁,能把人的眼目擦亮,让人的心灵震颤。它,今天还活着,成人可来回穿行的“门”,是它在死亡之门上的坚强歌唱,把死门唱成了生门,可以让人们去做科学的研究,也可以让人们从中获得活下去的无穷无尽的力量。

  最后,我想讲个故事。即是地震中杨树鞭地的故事。这个从地面上就可以理解,杨树树干细长,经地震一摇,就成了“鞭子”,抽打大地。故事发生在打拉池。打拉池是集镇名。在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东部、屈吴山北麓,是共和乡人民政府驻地。汉、唐时为“丝绸之路东段北线”要站。唐称打绳川,宋建怀戎堡,元改称达喇赤,蒙古语意为“平地之湖”,后谐音为今名。靖(远)海(原)公路经此。

  打拉池

  打拉池的历史上虽然烽火迭起兵燹不断,但商业贸易相对发达,是今宁夏通往甘肃兰州的交通要道。自明清以来,征战稍息,商贸开始活跃。因当地土质、气候适宜种植罂粟(鸦片原料),且土地面积宽阔,种植面积大,收成也相对较高。每到收烟季节,这里便商贾云集,全国各大、中城市如西安、太原、成都、武汉等地的烟商烟贩们蜂拥而至,在打拉池做烟土生意。因为地理的关系,又因为生活相对比较富裕,地震的时候,这里的人们大多住房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打拉池采访到的1920年地震的故事是这样的:忽然间,人们就看到大地开裂、杨树鞭地了。有户人家的姑娘在院子里,大地裂缝之后,姑娘落入其中,之后裂缝合上,姑娘只有条发辫露在了外面。另有一户人家,当时睡了,几个十多岁的孩子被摇醒后,忽然发现自家房子的顶不见了,孩子们在土炕上被摇来摇去,躺着荡了秋千,爬不起来,更站不住,伴随着的是四壁或里或外的坍塌以及地震的巨响。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过地名。海原大地震后,曾有媒体以“山行走的地方”报道,山走路摇是对地震恰当形象的描述。五合镇,隶属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地处靖远县东北部,是靖远县北八乡之一。东与靖安乡相邻,南靠黄家屲山与平川区共和镇毗邻,西连东升乡,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香山乡接壤。这里是我的家乡,小时候在黄家屲山一带就有听到过一些山屲被人们称为烂山的,包括前文中提到的屈吴山中,也有着这样的称谓。那里的很多山屲都在地震中被扭动移位了,有明显的裂痕,进而被称为烂山,千疮百孔。

  以上是山的“行走”,我只举了个别的例子。关于路,我们还是回到五合这个地方。2011年末,五合镇下辖14个行政村:杨寺、刘寨柯、田窝、野马涝、贾寨柯、白茨林、二道渠、白塔、朱寨柯、板尾、白崖河、尚书淌、许眷、大湾;下设71个村民小组。这些村的名字,到现在有一些可能被人们写错了,比方说,许眷应该是许圈。当年一些姓许的人,聚集在这个地方,人穷,没钱盖房子,就打土墙一户户地把自家的院子围起来,墙很矮,不是高门大院,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个个的牲口圈。所以,许圈不应该是许眷,许姓人的家眷所在地,让他们眷恋,而是众多的许姓人打起的矮院墙,是他们的家。

  在我的记忆里,刘寨柯村有个叫“摇路”的地方,我上小学的时候,这两个字就是这么写的,但到了中学,就成了“腰路”。关于“摇路”我问过长辈,得到的答案是与海原大地震有关,我听了很怕。但后来,被写成“腰路”,我开始怀疑长辈们的说法,因为我发现,“腰路”有上下两个村子,一条公路正好把这两个村子给分了开来,正在上下村共同的“腰”上。这让曾经很自豪,但后来我还是发现长辈们说法的正确性要比我的“感觉腰路”高很多。

  大约是2002年前后,我去距五合不远的北滩采访,也发现了“摇”被写成“腰”的地方。北滩现在也是个镇了,属靖远县,地处靖远县东北部,东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三眼井乡,东南与东升乡接壤,南连平川区王家山镇、水泉镇,西毗永新乡,北邻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香山乡。2011年末,下辖18个行政村:粮窖、东宁、乱腰、甜水、芦沟、井滩、北山、中滩、独山、南滩、刘梁、红丰、花岘、小红沟、杜寨村、大红沟、宝泉、东滩;下设99个村民小组。

  五合镇

  当时我在“乱腰”住过一晚,我一位战友的家就在这里。战友的家里当年还有三口大窑,当地一些老百姓也还都住在窑里。我问了好几位长者,这个地方怎么叫乱腰呢?腰怎么能乱了呢?他们都说到了窑,说是当年村庄里是一口口的窑洞,有些乱七八糟的样子,大约是人们觉得叫“乱窑”不好听,就叫“乱腰”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地方距哈思山很近,而就在这一带,我发现了一个还被写成“摇路”的村庄。

  哈思山西临黄河石峡,北屏昊天紫漠,东望荒丘阶地,南通金锁雄关。主峰叫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整体位于靖远县东北石门乡黄河东岸,距靖远县城85公里。时起时伏,塬峁交错,逶迤百里,形成靖远五合、靖安两乡丘陵沟壑山地。主要由泥盆系的陆相紫红色粗碎屑岩和局部夹玄武岩组成。其南侧为一条西北至东南方向的活断层,把它与松山隔开。在此山中,也有被称为“烂山”的地方,与“摇路”的村庄一起在百年之后述说着海原大地震山摇路动。它是大地的记忆,不会被消失。

  另外,我说我的一种感觉。康熙《靖远卫志》载:“在(县)北百二十里,南接分水岭,峰峦层列,岩壑横峙,松柏丛茂,鸟兽蕃蔗,积雪冬夏不消,遥望晴岚素雾亦一方之名胜地。明嘉靖三十三年、三十五年有侍御宋贤、詹理阅兵题词纪胜。”此为靖远八景之一的“雪岭堆银”,所以哈思山也叫雪山。如今,这里还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但在其尾部的靖远五合、靖安两乡丘陵沟壑山地就并不是这样了。比如,五合的野马涝、白茨林、二道渠以及南边的白崖河、尚书淌等,都是很诗意和有水源的地名,可能是因为大地震之后,地下水源被移位,如今只有空空的地名了,很干渴,不存在可以让野马来饮的涝池了。再比如白崖河,我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曾经,砂河里水很大,但不知道为什么,就忽然没有了,基本消失了。

  哈思山

  02.文艺作品的演绎

  在我认识的年龄稍长一些的甘肃和宁夏的作家,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过海原大地震。那是人们的公共记忆,但也有被演绎的成分。我记得,有一位作家写过这么个事儿,当时,有户人家要让孩子们睡觉,结果有个孩子不安分,上炕了,想到白天听说邻村晚上有戏(演牛皮灯影戏),就偷偷起来去邻村。结果,路上地震了,家中其他亲人都被埋在了窑里,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

  我要说的是,这种巧合是有的,但作为文字工作者最好不要就此过多演绎。我大约读过一篇小说,仿佛也有着在地震那夜的演绎:地震发生在晚上8点,又是冬天,农村的夜生活单调,很多人都上炕睡觉了。小说写到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一对农人正在行夫妻之事,结果是身体动大地动,在生命被毁灭的时候制造生命没能成功。

  我不能说,这种事儿不会有,但我认为在那么苦难的时候描写此种“人性”多少有些艺术过头。同样,在传说中也有一些演绎,最经典的事例就是在某个村庄的山下,还能听到有人说话。在这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讹传,比方说,宁夏某电视台几年前拍摄纪念大地震的专题片时,就说到过地震后数月,从一个塌方的羊圈里,人们救出了两只光溜溜的羊。当时,它们还活着,是吃对方身上的毛活下来的。我不知道这是对坚强生命的赞美,还是有别的意思,我只知道,羊在震后数月、在没水没草的情况下是活不下来的,靠吃羊毛以维持羊命是不可能持续太久的,是违背了生命存活科学的。

  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最终想要说的是,大可不必去追求那些离奇事件的演绎。我的奶奶是经历过那场大地震的,小时候说到此处,她给我们说得最多的是震后人们相见时的拥抱,她说:“人和人流着泪,在那个时候不知道有多亲!”当时的人们,活下来的大人,瞬间就可以给活下的孩子做爸妈,承担起家长的角色,把失去父母的孩子养大,不分民族,不论年龄。

  宁夏海原

  大约是2005年,我在西海固采访时,就遇到了好几个已经老了的震中的孩子,他们有的是汉族、有的是回族,但他们都是被汉族或回族的爸爸妈妈养大的。我采访过一位张姓老人,当年已经快90岁了,汉族人,一提到当年收养他的回族妈妈,老人忍不住失声痛哭。老人说,震后,他被救了出来,一个只有3岁的孩子,回族妈妈二话没说撩开衣襟把他抱在了怀里,然后回家,给他当了妈。此后,在老人的记忆里,回族妈妈每年到了遇难日,就带着他去给自己的亲爹妈上坟烧纸,回族妈妈站着,看着他跪下来给自己父母磕头。有时,甚至会对那两座坟茔说:“你们的娃儿,在我这儿……放心!”

  我想,这才是值得我们点赞和宣扬的光辉人性。那场大地震后,活着的人除了相互温暖鼓劲,心里只有两个字:救人!他们没有去挖和人一样被埋于地下的金银财宝,生命,在他们的心中高过一切。

  03.今天的人们还能做些什么

  100年了,面对海原大地震,今天的人们还能做些什么?这个只有一句话:在缅怀逝者的同时,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相信科学;在提高防震意识的同时,加强对地震的科学研究,获取幸存者身上的坚强气质与能量以及奋斗的精神,创造更加灿烂、美好和辉煌的明天。

  靖远北滩民居

  04.应该看到震后人们的表现

  海原大地震后,当地人们的生存意识有了很大的变化,今天应该看到。28万人死,30万人伤,如此庞大的数字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当时的人们穷,盖不起房子,住窑洞。震后,很多人都有了这样一个梦想,即使再穷,也要拼命盖房子,搬出窑洞。这个梦想一直延续了几十年,直到本世纪初才被基本解决,当下完全被解决。

  我的祖辈也都经历过那场地震。震后,他们和所有的人一样,都想着要搬出山沟,搬出窑洞,搬到平地上去住房子。但这个梦想直到我父亲手里才实现。我记得,当年已经到了80年代,但有一部分人还没搬出窑洞,而村里的年轻人找对象,女方家长都是先看坐落,看对方家里有没有房子,然后,才决定嫁不嫁,要不要彩礼。所以,村里的年轻男人外出打工、做生意,挣到的第一笔钱都是拿回家来,盖房子,然后娶媳妇。即使男方再有钱,如果仍住窑洞,女方也不会把女儿嫁过来的。

  生命在窑洞里不安全,得有个房子让生命有个安全的着落,这是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意识。所以,盖房子无论如何都是当地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尽管到了上世纪80年代,距大地震已有半个多世纪,但依然是被铁心认定的。我在后来的考察采访里发现,越是靠近断裂带的地方,人们的这种心理会愈加明显,会把房子盖得更结实、阔气。

  因此,在盖房子的过程中,人们也便有了一种虔诚的“讲究”,进而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我留意到这样一个现实,那就西海固及甘肃靖远、景泰一带,民居不同于周边地区。这里的人们盖房子,是单檐的,房顶也不在一个平面上,一般除了上房,还会有耳房,耳房一左一右,要比上房低和小。上房一般是三间,耳房左右各为两间,整个为七间,看起来更像古代文官的帽子,一座座地耸立在大地上,很有气派。

  关于这种构造有很多传说,但我更多看到的是其中尊老爱幼的美德。即:老年人带小孩子,住上房,年轻人住耳房,上房高大上,是年轻人给老年人和孩子们的孝敬以及温暖、幸福。在盖房的过程中,一些人因为经济不是十分富足,一下子盖不了七间,只能盖上房和一个耳房,甚至只能盖上房,那么只能先让老人和孩子们住,年轻人则继续住以前的老房子甚至是旧窑洞。一句话,即是永远把最好居室给家里的长辈和老人,等经济活泛了,盖齐了耳房,年轻人才搬过来。有些人家甚至上房盖了好几年,才有精力盖耳房。那时,上房已经很旧,而那很旧即是人们敬老的美丽痕迹。

  接下来就是人们盖房子的那些“讲究”了,在我的记忆里,当地的人们基本不会随随便便盖房子,要选吉日吉时,上用上好的木材盖上房,在上梁的那一天,要把作为大梁的木材整个用红色的被面包裹起来,而且在大梁的正中间还要用专门的红布包裹一圈,用硬币将红布牢牢地固定在大梁上,绘上吉祥的图案。

  地震遗迹与地表断裂带

  除此之外,还要选立柱石。当地基本都是黄土旱塬,找石头要去砂河,而砂河里的石头一般都很小,很少有那种面平而大的石头可以做立柱石,那么就一锹锹地挖吧,带着一种类似于淘金的虔诚。在我的记忆里,有的人家为找一块上好的立柱石,甚至要在砂河里挖过好几车的砂。用架子车拉立柱石进门,家里还要放炮,以示欢迎和庆祝。

  ……

  地震的记忆在此时已深入当地人的骨髓,让他们撑起房屋,并像血液一样流动在他们的生命里,在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里,折射着人性的美好光芒。大地因为有了如冠之居,而变得有礼和文明。这就是地震在苦难之后给予人们的精神,应该是人们在震后关注的焦点,而不是一味地诉说苦难……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避开窑洞,为了生命的安全、体面和尊严。

  在震后百年的日子里,有人提议,将全长220公里地表断裂带联合开发成为旅游景观。这当然是一个好主意。在此基础上,我觉得,如果结合当地民居的转变展示,分明能够让旅游景观的内容更丰富和充实。

  曾经的西海固民居

  05.关于震中的说法

  这个简说。关于海原大地震的震中是否在海原,今天依然是值得学者们研究的。很明显的说法是:在海原当地的史料里,对死亡人数的记载是十之六七,而在甘肃靖远的史料里,则是十之八九。这也是时至今日一些史料里仍然将海原大地震称为甘肃环球大震的原因之一。

  06.结语

  面对城市太多的高楼大厦,我很想说,故乡曾经是山摇地动的地方,而那里也可以成为更多人的故乡。这也许才是海原大地震要给人们的真正的启示——房子是要避开危险的,不仅要漂亮,还得是结实的。在纪念地震百年的日子里,我看到很多媒体采访的仅是道听途说的作家。作家只会拾点碎片,添加故事,这种东西太多,反而不好。讲科学的故事或科学地讲故事,才能做到地震这类灾难故事对现实的启示和关照。否则就是就事论事,简单地传唱一个故事。这就像震后当地人表现出来的像坚韧,不是天然生成,我们得让它活着,且有根,现在我们是拿到了,可能也活着,但看不到根系。又如地震,它震了,不能讲出它为什么震也不好为它点赞,那么,就讲震后当地人生存观念的转变,一定能找到与之前不一样的地方,我将此称为精神,就前面说到的坚韧。我们得详实探寻它的生成过程,而不是说它在震后就有了,是人类的天性,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样,只会让地震的纪念飘在空中。要知道,特别的事件一定会有特别的结果,这种结果往往是事件仅为种子,而其本身长成的过程更值人们关注,就像一粒种子长成大树的过程比种子本身更重要。

  黄家屲所在的屈吴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