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锐评|“永久加税”能让美国“永久伟大”吗?

锐评|“永久加税”能让美国“永久伟大”吗?
2025年03月27日 17:13 新浪网 作者 长安观察

  “特朗普2.0”开启以来,加税大戏唱了一出又一出。当地时间3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相关措施于4月2日生效。这一回,特朗普还额外强调,“汽车关税将会是永久的”

  特朗普自信满满,怎奈关税计划一经发布,美国市场反应强烈,汽车股率先遭了殃。当天,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通用汽车股价下跌约3%,拥有吉普和克莱斯勒两大美国汽车品牌的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股价下跌达4%。特朗普的“亲密盟友”马斯克麾下的特斯拉公司,却在盘后迎来上涨。为此,特朗普急忙辩解道,马斯克从未“插手此事”,后者也卖惨表示“特斯拉并非毫发未损”。但面对马斯克公共事务与个人商业的矛盾身份,两人这套说辞并没能说服美国社会。

  “如果在美国境内设厂,关税将是零”——如此里外搅和一通,就是为了让汽车制造产业回流美国。然而,市场经济有其自身演进逻辑,吹灭别人的灯,并不能照亮自己。关税加码后,连美联社都看不下去,直言此举将对依赖全球供应链的美国汽车制造企业带来财务压力,长期来看,抬高的将是美国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历经多年全球化发展,汽车行业贸易额殊为庞大,已经在全球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供应和制造渠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都无异于为全球汽车产业链投下一颗不定时炸弹。早在汽车关税生效前,就曾有风险投资公司估计,仅对墨西哥和加拿大两国汽车及零部件征收关税,就将使美国汽车平均售价上涨约5790美元。即便特朗普反复宣称,关税政策将刺激美国国内就业增长,但明眼人都清楚,供应链重组何其复杂,需要投入的远不止资金与时间成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关税带来的只可能是企业裁员,而非就业机会。

  事实胜于雄辩。去年,美国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大幅加征关税,物美价廉、性能卓越的中国车被拒之门外,导致美国民众用车成本狂飙。如果说,有车一直是“美国梦”的重要部分,那么,对现在的美国人而言,车子买着贵、养不起,这个梦实在太过沉重。

  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在这方面,美国不是没有前车之鉴。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为拉票,曾承诺加征关税保护农产品市场。不顾千名经济学家联名反对,胡佛签署《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最终引发全球报复性关税。数年间,美欧贸易量锐减三分之二,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并一度导致美国难以摆脱大萧条的阴霾。该法案被美国国会称为“史上最灾难法案之一”,但一些美国政客似乎已经忘记了这段历史。经济不行,关税“续命”,特朗普政府重蹈覆辙,一税再税,只能说明,美国的牌真不多了。

  图源: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