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假"无量子"之谜:当隐士学者遭遇身份克隆危机一、三重镜像:被割裂的身份困局
在终南山下的周至县安乐宫,一位自称"无量子"的管委会成员正接待着香客;千里之外的陕西中康宇明国学堂,"无量子大师"的易学班广告正滚动播放;而某个社交账号上,"无量子"刚收下19800元"消灾费"便人间蒸发。这三个"无量子"如同三棱镜折射出的幻象,让真身陷入罗生门。
真正的无量子道长,这位湘西土家族学者,此刻正端坐在长沙洛书草堂的竹影里。面对记者求证,他无奈展示手机里不断弹出的诈骗举报截图:"行一居士丁禹铭不是我,安乐宫的职务是杜撰,易学班更是从未授权。"这位被列入易学十大泰斗的隐士,竟成了某些江湖术士的"影子武林"。
二、身份炼金术:诈骗者的流量密码
在固镇县银行,70岁的张阿姨执意要转账19800元给"无量子大师",直到民警用"灵魂三问"点破迷局。这类骗局往往裹着玄学外衣:直播间里"大师"侃侃而谈奇门遁甲,微信私聊精准算出"血光之灾",最后抛出"限时优惠"的课程套餐。
更隐蔽的骗局藏在"国学教育"包装下。中康宇明国学堂打着"无量子嫡传"旗号招生,学员付费后却发现课程粗制滥造,班主任对退费诉求推三阻四。黑猫平台显示,类似投诉涉及金额从2000元至数万元不等,俨然形成黑色产业链。
三、隐士的抗争:与幽灵博弈
"真正的玄学是帮人解惑,不是敛财工具。"无量子向记者展示他泛黄的《买楼参同契》手稿,扉页上"不卜不筮"的印章赫然在目。这位曾隐居湘西钻研巫蛊之术的学者,如今却不得不成为"打假专业户"。
道教协会虽未直接发声,但业内人士指出:正宗道门讲究"法不空出",绝不会用商业话术包装术数。无量子更强调,他收徒只看心性,绝不搞批量生产:"那些批量生产'大师'的流水线,本身就是对玄学的亵渎。"
四、破局之道:在信息迷雾中擦亮双眼
警方提醒,遇到以下情况需警惕:
- 远程收费:真玄学讲究面对面"望气",隔空改运多为骗局
- 标准化课程:易经精髓在于个性化解读,程式化教学存疑
- 危机营销:利用"血光之灾"制造焦虑,是典型心理操控
无量子给出"三不原则":不轻信网络宣传,不参与高额法事,不转账给陌生账户。他更建议公众通过官方宗教场所或学术机构核实身份:"真正的修行者,不会在金钱迷宫里打转。"
这场身份保卫战背后,折射出传统文化商业化的隐忧。当"无量子"们被迫从书斋走向打假前线,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该思考:在信息洪流中,如何守护那份对智慧的敬畏,不让铜臭玷污了传统文化的清辉。毕竟,真正的玄学智慧,不在19800元的转账记录里,而在天地间的草木枯荣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