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pd1和肿瘤微环境

pd1和肿瘤微环境
2018年12月20日 16:23 新浪网 作者 日本就医网

  pd1和肿瘤微环境

  PD1与PD-L1 / PD-L2

  关于Opdivo

  基因异常的长期积累造成细胞发生癌变,初期癌细胞在免疫系统的监视中被攻击并排除体外。随着时间推移机体内开始产生肿瘤免疫抑制机制,癌细胞开始规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在机体内增殖。

  这种肿瘤免疫抑制机制,在肿瘤微环境中受到多种细胞和分子等构成的复杂网络中被干预。在免疫抑制因子TGF-β的产生,骨髓由来的免疫抑制细胞-T细胞(Treg)等的免疫抑制性细胞的诱导下,免疫反应受到阻碍,它们通过PD-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向T细胞传导免疫抑制信号,T细胞活性被抑制。

  PD-1是CD28家族的一个免疫抑制性辅助信号受体,可以在被激活的T细胞、B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上发现它的存在。在肿瘤微环境中,被激活的T细胞上PD-1抗体与它的配体(癌细胞上的PD-L1/L2)结合后会削弱该T细胞受体的信号,T细胞随即被抑制。目前的研究显示,这个PD1通路是肿瘤免疫抑制机制中发生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主要路径之一。

  PD1的配体中包括免疫辅助信号B7家族的PD-L1和PD-L2。PD-L1也与CD80相结合传达免疫抑制性信号。当细胞上同时存在2个配体PD-L1和PD-L2时,而他们与PD-1结合是竞争关系的。现在已经明确,PD-L2更容易与PD-1相结合。

  最近,科学界一直在讨论不同肿瘤的PD-L1及PD-L2表达情况与患者个体、预后的关联情况。有报告显示PD-L1的过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肿瘤级别、生存率以及预后相关。PD-L2的过表达在几个特定的肿瘤中与生存率及预后相关。

  抗PD-1抗体药物Opdivo是与活性T细胞上的PD-1结合的抗体药物。它与PD-1受体结合后,可以阻挡PD-L1或PD-L2与PD-1结合,妨碍抑制信号的传递,接触T细胞的免疫抑制,从而促进机体恢复正常的免疫反应(正常的活性T细胞诱导癌细胞凋亡)。

  Opdivo的适应症(日本 截止2018年12月)

  ・霍奇金淋巴瘤

  ・头颈部肿瘤

  ・恶性胸膜间皮瘤

  ・默克尔细胞癌

  ・恶性黑色素瘤

  ・非小细胞肺癌

  ・胃癌

  ・肾细胞癌

  副作用

  国际共同第Ⅲ期临床试验使用者1,159名,752名(64.9%)出现副作用。

  主要副作用包括

  疲劳203例(17.5%)| 瘙痒症132例(11.4%)| 恶心108例(9.3%)| 食欲减退101例(8.7%)

  发诊101例(8.7%)| 腹泻101例(8.7%)| 发热72例(6.2%)| 甲状腺功能低下65例(5.6%)

  日本国内第Ⅱ期及海外第Ⅲ期临床试验使用者343名,330名(96.2%)出现副作用。

  主要副作用包括

  腹泻158例(46.1%)| 疲劳123例(35.9%)| 瘙痒症122例(35.6%)| 发诊109例(31.8%)| 恶心92例(26.8%)| 发热72例(21.0%)| ALT(GPT)增加70例(20.4%)| 食欲减退68例(19.8%)| AST(GOT)增加62例(18.1%)| 甲状腺功能低下58例(16.9%)| 高脂血症57例(16.6%)| 呕吐56例(16.3%)

  重大副作用

  1)间质性肺病 3.6%、7.9%

  2)重症肌无力 频率不明

  心肌炎 频率不明

  肌肉炎 01%、0.9%

  横纹肌溶解 频率不明

  3)大肠炎 0.9%、12%

  重度腹泻 0.7%、9.0%

  4)Ⅰ型糖尿病 0.3%

  5)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频率不明

  6)肝功能障碍 0.7%、9.6%

  肝炎 0.2%、4.1%

  硬化性胆管炎 频率不明

  7)甲状腺功能障碍(甲减)5.6%、16.9%

  甲状腺功能障碍(亢进)1.2%、10.5%

  硬化性胆管炎 频率不明

  8)末梢神经障碍 1.4%、3.2%

  多发神经障碍 0.1%、0.6%

  自体免疫神经障碍、格林 - 巴利综合征 0.3%

  脱髓鞘 频率不明

  9) 肾脏损伤 0.4%、1.7%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0.2%、0.3%

  10)肾上腺损伤 0.4%、1.7%

  11)脑炎 0.3%

  12)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 频率不明

  皮肤黏膜眼综合征 频率不明

  类天疱疮 频率不明

  多形性红斑 频率不明

  13)深静脉血栓 0.1%、0.6%

  肺栓塞 0.1%、0.3%

  14)输液反应 2.7%、4.1%

  其他副作用

  *发生以下症状时须立刻处置

  单独使用Opdivo

  pd1和肿瘤微环境

  联合使用Opdivo+Iplimumab

  pd1和肿瘤微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