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前主编Global丨美国军援将断供,欧洲能否扛起乌克兰存亡的重担?

前主编Global丨美国军援将断供,欧洲能否扛起乌克兰存亡的重担?
2025年04月15日 17:24 新浪网 作者 前主编

  俄乌战争正接近一个历史性转折点:除非特朗普政府调整方针,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即将终止。

  在离任前的几个月里,乔·拜登做出了一系列决定以扩充乌克兰的关键弹药库存。2024年底前,美国国防部向乌克兰紧急输送了数十万枚炮弹、数千枚火箭弹和数百辆装甲车。同年12月,拜登批准了针对乌克兰的额外12.5亿美元安全援助计划,使得美国武器得以持续流向乌克兰(除了特朗普在3月下令的破坏性暂停期外)。

  这些决定为乌克兰争取了时间,但时间正在耗尽,乌克兰的美制弹药库存正在枯竭,12.5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即将用尽。美国仍握有数十亿美元的拨款授权,可用于向乌克兰提供额外安全援助。

  但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尚未批准任何对乌军事援助计划。即使特朗普改变立场并动用剩余的拨款授权,可用资金也不足以长期维持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为此,国会需要批准更多对乌资金,而只要共和党控制参众两院和白宫,这就不可能实现。

  因此,美国对乌军事援助的时代正走向终结。

  

  弗拉基米尔·普京正拖延特朗普政府无效的停火努力,同时等待拜登时期的军事援助耗尽。上周末,在俄总统会见美国代表史蒂夫·维特科夫后不久,俄军对苏梅市发动了骇人的弹道导弹袭击,造成数十名乌克兰平民死亡。

  普京在等待时机,迫切想看看失去美国军援的乌军是否会崩溃。正如他最近所言:“有理由相信我们将彻底击溃他们。”即使俄罗斯无法占领更多领土,普京仍会等到乌克兰的处境更加绝望时,才认真考虑结束这场战争。随着美国对乌军援逐渐减少,朝鲜、伊朗等可能会继续甚至加大对俄支持。

  普京计划让这场战争至少再持续数月。俄罗斯自身也面临挑战:乌军仍在有效作战并对俄军造成巨大损失,油价下跌将进一步冲击俄罗斯经济。尽管如此,俄方与特朗普政府谈判的代表格里戈里·卡拉辛公开表示,停火谈判将在今年缓慢推进。

  美国本应通过增加对乌安全援助和加强对俄制裁来调整普京的盘算,迫使其参与实质性谈判。但遗憾的是,特朗普政府两件事都没做,反而选择向泽连斯基施压并向俄罗斯单方面让步。

  近几个月来,欧洲领导人已加紧行动,试图在美国缺位的情况下帮助乌克兰生存。欧洲关于战后安全保障的讨论很重要,但战争仍在继续,仍需进一步规划以应对即将失去美国物资支持的困境。

  对乌克兰的欧洲支持者而言,关键问题有两个:如何通过乌克兰国内武器生产、欧洲安全援助和美国情报共享的结合让乌克兰坚持下去?以及如何以最可行的方式为这种支持提供资金?

  首先,欧洲国家应在向乌克兰捐赠本国军事装备时接受更高的风险容忍度。许多欧洲政府拥有大量火炮、火箭弹和防空武器库存;鉴于这场战争的利害关系,应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此类装备。同时,这些欧洲国家应增加国防开支,以长期补充其耗尽的武器库存。

  其次,欧洲应向乌克兰创新的国防工业投入更多资源。乌克兰正在生产先进无人机、弹药和防空系统,虽未完全摆脱对外部援助的依赖,但已有所缓解。现在是时候资助乌克兰的本土武器生产了,这些武器正在前线有效遏制俄军攻势。

  第三,作为支持乌克兰的领导者,英国和法国应尝试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为乌克兰争取更多防空导弹。拜登政府时期,美国曾优先将防空导弹出口转向乌克兰。由法国和英国领导的欧洲国家联盟应尝试与白宫谈判延续这一政策——前提是欧洲承担费用。在此安排下,参与的欧洲国家将从美国生产线购买AMRAAM和爱国者导弹提供给乌克兰,而美国国防部将优先处理这些订单,以满足乌克兰紧迫的防空需求。特朗普可能会拒绝这一提议,但提出并无坏处。若成功,该模式可扩展至乌克兰所需的其他美国防务出口产品。

  第四,支持乌克兰的欧洲国家需决定如何为此买单。一种选择是动用本国预算。另一种更可持续的方案是欧洲扣押目前在其境内冻结的约3000亿美元俄罗斯主权资产。这些资产可用于资助乌克兰国防工业、从美国及全球采购武器,并在未来数年支持乌克兰经济。

  从战略角度看,这些资产将为泽连斯基提供不依赖美国的持久援助来源,增强其在任何停火谈判中的筹码。许多法律和政策专家已提出充分论据,证明扣押的合理性并降低对欧洲经济的相关风险。如今不作为的代价,远高于可控的资产扣押风险。

  当前的现实既清晰又令人遗憾:普京未表现出同意停火的迹象,战争将继续,而美国的安全援助即将终止。欧洲应迅速采取上述措施,帮助乌克兰抵御即将来临的风暴。

  文章参考: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5/apr/14/us-military-aid-ukraine-russia-war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