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潘伟力丨苏超,真的能复制吗?

潘伟力丨苏超,真的能复制吗?
2025年06月24日 15:28 新浪网 作者 前主编

  36712人,在上周末的一个瓢泼大雨之夜,涌入了常州奥体中心。在他们面前展开的并非国内职业领域最顶级的中超联赛,而是一场被简称为“苏超”的江苏省业余联赛。常州0-4惨败南京的结果,没有浇灭场内任何一个人的热情。常州本地观众为球队拼杀到最后一刻只为进一球的精神所感动,而过万名省外来的游客,则在继续乐此不疲的玩着常州变川队的网络热梗。

  之于中国足球,这显然是个无比魔幻的时刻。因为就在同一个周末,三支来自江苏的中甲职业球队南通支云、苏州东吴和南京城市,也在各自主场进行了比赛,但三个主场的观众总数,还不到常州这场“业余联赛”的一半。在这一刻,业余吊打了职业。

  短短一个月时间,泼天的流量降临到了常州这座千年古城。一个月前,常州队还是在大学操场踢球,观众只有2000人的普通业余球队。可如今他们走进了常州最大规模的奥体中心,出现了76万人预约抢票的超级盛景。在这场以“常州笔划丢失之旅”的征途中,苏超接过了三年前村超的旗帜,成为了当前中国足坛最炸裂的存在。

  

  苏超,凭啥这么火

  苏超,全称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当今年5月10日打响第一轮时,或许没有人能预料到今日盛景。彼时,官方给参赛球队提出的硬性要求,是准备一个能容纳2000人的场地即可,因为按照过往的全国业余赛事评估,这样的容量绰绰有余。彼时,当有人第一次提出“苏超”这两个字时,外界的第一反应还是一头雾水——那不是苏格兰超级联赛?

  在中国足球的职业版图中,顶流二字与江苏很少沾边,北上广和山东大连,都能排在他们之前。一直到2015年底苏宁正式接手,才开启了江苏职业足球的短暂辉煌。2020年底,江苏苏宁队在疫情时期“半联赛半杯赛”的赛制中,决赛力克广州恒大,队史第一次捧起中超冠军奖杯。可就在捧杯后几个月,他们就因财务危机宣布停止运营,江苏职业足球瞬间从巅峰跌入谷底,进入了长达四年的冰河期。

  过去几个赛季,江苏虽有南通支云短暂征战中超,以及多队征战中甲,但那支唯一能把散装江苏团结起来的江苏队,已经永远的成为了历史名词。曾经的南京奥体,每逢江苏队主场比赛,至少能有几万上座率,2012赛季江苏舜天与广州恒大一战,至今仍保持着中超历史上座率之最的纪录。奥体停车场里,随处可见来自江苏其余十二座城市的球迷大巴,记载了那段蓝旗飘扬的激情岁月。

  没有了共同主队的江苏球迷,这几年对中超变得意兴阑珊,即便心底仍有对足球的热爱,也苦于没有载体去抒发表达,逐渐变得麻木。正是在这样的谷底时刻,应运而生的苏超,仿佛一根强有力的引线,再度点燃了全体江苏球迷的热情。而这一次他们发现,积极参与其中的已远远不只是曾经的铁杆球迷,在“散装江苏”“十三太保大乱斗”等网络热梗加持下,成功出圈的苏超瞬间超越足球层面,吸引了无数不看球的普通百姓加入,成为了媲美过去几年淄博烧烤和哈尔滨文旅的跨界大事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超的爆火出圈,还得“感谢”中国男足的惨败。正如三年前国足兵败越南之后,催生了村超的爆火一样,中国球迷对于国足的失望和愤怒,迫切需要转移至新的载体宣泄。如果江苏像北京上海山东那样有自己的顶级联赛主队,苏超很难在江苏省内爆火;如果国足在本届世预赛连战连捷杀进世界杯,也没有任何人能和他们去争夺第一正面流量。而苏超,正是无心插柳地踩中了国足又一次兵败的流量风口,把全民声讨国足迅速转化为了全民支持苏超。

  

  苏超,真的不业余

  在苏超爆火出圈之后,不可避免的和之前的村超一样,陷入了舆论争议的漩涡。因为此刻的网络舆论中,日常关注足球的人可能占比已不到10%,更多汹涌而来的声音是带着巨大破坏力和杀伤力的非球迷群体。他们不过是把当年的口号略改一字,从国足踢不过村超,改成了国足踢不过苏超。面对这样的混乱与无序,任何试图摆事实讲道理的辩驳,都会迅速沦为炮灰。即便是此前在中国足坛说一不二的亚洲足球先生范志毅,也因为一句对南通队的评论,被全网围攻至今。

  正如洪水之后必有疫情一样,极端混乱的全民狂欢之后,谣言四起也是常态。有人开始造谣苏超球队正式约战国足,恶意制造矛盾引发骂战;有人造谣中国足协要派人指导“搅黄”苏超,催化民众对中国足协的深度反感。更有甚者打着顺应民意的幌子痛批官方,直言中国足球只需要苏超这种“民间自发组织的业余比赛”,不需要任何“官方插手”。

  可问题是,但凡有人愿意花上十秒钟去查询一下,就能知道苏超迄今为止的成功,正是来自官方下场的亲力亲为。全称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苏超,主办方是江苏省体育局和各地政府,承办方则是江苏省足协和各地足协,正是有了各地文旅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共同保障,才让这项初生的赛事迅速走红,且能在巨大流量的涌入后依然能有条不紊的推进。

  如果没有足协的指导和组织,“江苏十三太保”的球队是不可能如此快速的集结成队;如果没有各地政府的官方补贴和政策,单场动辄百万级别的安保费用,也不是任何业余球队能够承担的天价,普通民众更无法享受到9块9买票进场看苏超的实惠。如果没有江苏各地文旅部门的同时发力,“苏村风云”、“南哥之战”和“常州笔划丢失之旅”等地方梗,同样不可能迅速出圈引发全民热议。集中力量办大事,依然是现有国情之下,唯有官方才能办到的。

  再说球队构成,一场11人制的足球赛事,打满90分钟的对决,在巨大的奥体中心举行,拥有数百万人观看的全网直播,比赛的质量可以不高,但也决不能太低。苏超能够迈过这基本关,主要还是在于球队人员有一定的门槛。很多人对业余联赛的理解,或许是日常野球场那些大腹便便中年男人的出汗养生球,但这和苏超显然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一个水准。

  在目前的苏超射手榜上,同以5球领跑的是南京队的滕帅,和宿迁队的高驰。两人均为前江苏队职业青训出身,滕帅入选过国青队集训名单,高驰去年还代表中超沧州雄狮参加U21联赛。积分榜暂列第一的南京队阵中,不乏渠成、戈伟这样的前江苏队名将,在4-0横扫常州队一战中,首发大半球员都有过职业联赛经历。而这样的情况,在苏超各队中也非常普遍,真正以纯业余爱好为主,大部分球员没有职业经历的,只有目前一球不进排名垫底的常州。

  总体来看,目前的苏超整体水准,大致介于中冠和中乙之间。大部分球员拥有不错的体能,基本的技战术意识和基本功,能在攻防两端相对职业的完成比赛。他们踢出来的比赛,具备超越普通业余足球的观赏性,能让现场球迷和网络观众沉浸其中。

  

  苏超,还能复制吗

  省级十一人制足球联赛,今年才创办的苏超绝非历史第一。早在2011年广西桂超就已开打,2015年广东省超级联赛也应运而生,甚至连曾经职业足球荒漠之一的江西赣超,也从2019年开始办赛至今。但为什么偏偏最大的流量属于苏超,只有他们能够跨圈爆火?苏超的成功,能在华夏大地上全面复制吗?答案,或许暂时并不乐观。

  苏超的成功,核心要素之一是经济发达,且经济均衡,仅这一点,江苏或许就是全国独一号。在江苏,人人都敢挑战省会南京,地级市经济老大苏州,目前在苏超积分榜也只能排名倒数。江苏十三城的GDP,全部进入了全国百强城市之列。即便是如今被全网玩梗最多的常州,也是贵为万亿城市,这实力足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横着走。而在经济总量上略胜江苏的广东,则存在巨大的发展不均,广州深圳过于强势,粤西粤北地区完全无法叫板。

  另一方面,曾经的省级足球比赛,还是比较常规的以俱乐部为主体,以私企老板投资为主要经济来源,这样的球队容易过于垂直,辐射范围极其有限,不仅缺乏死忠球迷,更无法吸引普通民众的代入感。正因如此,此次苏超的成功还在于,他们的参赛球队全部是以城市为主体,彻底调动了普通民众的热情,以家乡情结和荣誉感为催化剂,辅以江苏十三太保谁也不服谁的网络情绪,打造了这一全民爆款。

  再者,江苏贵为经济大省,随着当年苏宁队解散,已近五年没有一支能够统一全省球迷的顶级职业队,也是苏超爆火的重要背景之一。以山东、四川等经济强省为例,山东泰山和成都蓉城,已经最大限度的吸引了全省球迷的支持和关注,而球迷的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一家中超顶级俱乐部每年的比赛和新闻,已经让大部分球迷负荷拉满,很难有精力再去兼顾其他赛事和球队。即便传闻中的鲁超和川超开打,也很难和顶级中超球队抢夺关注。

  因此,苏超的爆火,既有踩中风口的偶然因素,也有江苏省独特“省情”的必然因素,想要复制爆款的难度极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省市自治区就不用行动起来,毕竟以省级为单位大力推广全民足球运动,已经成为了新的历史潮流。对苏超和考察和学习是必须的,但不能简单的复制粘贴,还得努力探索适合本省的情况因地制宜,才有可能在下一次脱颖而出。

  我们不知道未来是否还会有下一个苏超,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全国各地都行动起来,中国足球的星星之火,终有燎原之日。

  特邀作者潘伟力丨体育媒体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