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好莱坞电影入侵、3D风靡、青年导演崛起…2012的中国电影什么样

好莱坞电影入侵、3D风靡、青年导演崛起…2012的中国电影什么样
2020年03月22日 12:31 新浪网 作者 一起拍电影

  作者 / 2012

  这段时间听得最多的就是影院关门、剧组停拍、电影撤档的消息,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肆虐,全球电影产业也被暂时按下了暂停键。这不禁让人想起2012年,那时候全世界都在为玛雅人的末日预言战战兢兢,人类结成命运共同体,为未知的未来祈福。

  那一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三次重要的露面。中国最高领导人换帅,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以及中美签订了电影协议。

  2012年对中国电影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年份。用一位圈内人士的话来说,“2012年是中国电影最繁荣,也是最危险的时刻。”彼时,中国电影市场刚刚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全国票房屡破天花板,银幕数量持续飞增,然而,也是在那一年,好莱坞电影杀入市场,给了正在商业化路途中探索的国产电影迎头一棒。

  那一年,华语古装电影在它最好的时期遇上了《泰坦尼克号3D》《超级战舰》《复仇者联盟》《黑衣人3》的四连发;那一年,《人在囧途之泰囧》(以下简称:《泰囧》)刷新了华语电影票房纪录,为日后国产喜剧登顶票房王座埋下伏笔;那一年,艺术电影迎来了百花齐放,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电影主流创作市场的一次方阵更迭……

  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尚站在变革的拐点,种种动作都预示了日后的繁荣与严冬。在行业复苏尚未迎来之前,请跟着一起拍电影一起来回顾2012年的中国电影市场。

  当国产电影撞上好莱坞

  总的来看,2012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相比起2011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行业热钱涌入、进口电影激增、基础设施提高、人们观影意愿高涨的助推之下,2012年取得了相对辉煌的成就,但在这过程却是险象丛生。

  2012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达170.73亿,较2011年增长30.18%,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与此同时,全国银幕数新增3832块,总量突破一万达13118块,主流院线影院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放映,进入”万张银幕时代”。在经过前两年的积淀之后,中国人民的观影热情被前所未有的调动起来,去电影院看电影开始成为主流的娱乐方式之一。

  好莱坞电影入侵、3D风靡、青年导演崛起…2012的中国电影什么样

  2012年2月,迫于WTO 与好莱坞的压力,中美签订了电影协议,协议规定我国在每年引进20部海外分账大片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分账影片的名额,并将外国公司分成比例提高到25%,也正是这一年,广电通过延长外国电影管制期、管控放映安排来保护国产电影。

  这一场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正面抗衡,是以后者胜利而结束的。2012年票房榜排名前五的影片中有3部是进口电影,前十的影片中有7部是进口电影,尽管全国电影总票房再创新高,但国产电影全年票房所占份额不足50%,这种情况在过去十年中是第一次出现的。

  2012年的上半年,由于好莱坞进口片太多,导致与档期相撞的国产电影相继变成了一枚枚“哑炮”。《大魔术师》与《喜洋洋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撞上了《碟中谍4》与《大侦探福尔摩斯》,彭浩翔的《春娇与志明》与宁浩的《黄金大劫案》撞上了《诸神之怒》、《泰坦尼克号3D》与《超级战舰》,票房大大低于预期,一年以内将近一半的时间国内的视野都被进口电影狂轰滥炸。下半年,一些国产大片为了避开与进口片的风头,开始陆续修改档期,但进口片独占鳌头的情况直到年末《泰囧》上映才得以改观。

  好莱坞电影入侵、3D风靡、青年导演崛起…2012的中国电影什么样

  《泰囧》无疑是一匹绝对的黑马。《泰囧》上映3天后票房破亿,凭着电影口碑与粉丝的助力,它最终获得了12.7亿的票房。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10亿的华语电影,也是第一部观影人次超3600万的电影。人们第一次知道,那个小胖子徐峥竟然还会拍电影。

  好莱坞电影入侵、3D风靡、青年导演崛起…2012的中国电影什么样

  事实上,2012年市场上涌现的青年创作者并非只有徐峥一个人。老一代导演的转型探索,港人北上的焦虑迷茫,加之市场扩容给了青年一代很多机会。

  那一年前后,三大导演间或向主流市场试探:陈凯歌拍出了与他以往风格大相径庭的《搜索》,冯小刚一改擅长的喜剧风格拍出了战争电影《一九四二》,而前一年,张艺谋也以一部《金陵十三钗》再次拓宽了创作维度;而占据着主流商业市场的香港导演,却在政策的夹缝中丢失了原本的港味,那一年涌现出的《大魔术师》《夺命金》《听风者》《寒战》《十二生肖》《四大名捕》等影片均为北上香港团队拍摄,口碑票房参差不齐,票房较之前几年也显现出疲态。

  与此同时,青年一代导演开始在市场崛起。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开启了全民怀旧的热潮,乌尔善用《画皮2》创造了票房高于前作2倍的奇迹,而宁浩和徐峥无疑是当时电影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新兴导演,他们还不知道未来将会有属于他们的百亿时代。

  好莱坞电影入侵、3D风靡、青年导演崛起…2012的中国电影什么样

  那一年,也是中国中小成本艺术电影肆意舒长的一年。金像奖与金马奖傍身的《桃姐》在内地上映,引得无数人落泪,高群书的《神探亨特张》获得了当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除此之外,2012年放到现在来看,也是“神仙打架”的一年,管虎的《杀生》、程耳的《边境风云》、王竞的《万箭穿心》、王小帅的《我11》、蔡尚君的《人山人海》,张扬的《飞跃老人院》均获得了相对不俗的口碑,这些带有寓言性质的现实题材电影成为2012年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总体来看,2012年中国国产电影的类型相比往年有了更多元的发展,爱情、喜剧、动作、历史、警匪、年代戏相继涌现大银幕,商业与人文并重,国产电影已经有了类型化的意识。

  与好莱坞“互利共生”

  2012年,被称为”国产电影3D元年”。

  好莱坞3D电影的大规模引进、国内数字影院的大量铺就也助推了内地市场的“3D热”,当时电影票房排行前十位的电影,有6部是3D影片。在2012年上半年市场行业比较低迷的情况下,华语3D电影《画皮2》连续打破了多项纪录,这也给投资人带来了信心。

  《画皮2》的成功给市场埋下了对3D着迷的种子。2012年,国内3D制作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然而真正运作成功的公司却寥寥,各种假3D、字幕3D应运而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当时有导演放言,技术这块绝不找国内的公司做。

  好莱坞电影入侵、3D风靡、青年导演崛起…2012的中国电影什么样

  2009年,《阿凡达》为内地打开了3D的窗口,三年之后,2012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次给中国电影上了一课,内地的3D制作水准与国外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国际上日趋冷静的3D风潮,在国内却方兴未艾。就在《泰坦尼克号3D》热映之际,詹姆斯·卡梅隆宣布他将在中国设立卡梅隆·佩斯集团制片公司分公司,为中国电影提供3D技术与设备支持。

  好莱坞电影入侵、3D风靡、青年导演崛起…2012的中国电影什么样

  2012年,更多的国外电影公司开始参与到中国电影产业的制作环节。除了卡梅隆之外,与梦工场、迪士尼等美国一线制作公司也表示将与中国合作电影。这种“深度合作”,还催生了日后大量中美合拍片的诞生。

  与此同时,中方也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买买买”,通过收购、控股、技术引进和直接投资等形式参与到国际电影市场中。

  这一年,大连万达集团耗资26亿美元并购了美国第二大院线公司AMC影院公司,这个号称“中国文化产业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例直接使得万达集团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彼时,王健林放下豪言,万达将对欧美等国大型院线进行并购,到2020年,占据全球电影市场20%的市场份额;

  好莱坞电影入侵、3D风靡、青年导演崛起…2012的中国电影什么样

  同样,小马奔腾联合印度媒体巨头信实媒体以3020万美元价格收购了美国特效公司数字王国,占据数字王国70%的股份;上海瑞创影视公司与好莱坞影视特效公司Full Scale Effects签订了合作意向;上影集团与美国影视技术公司Technicolor联手成立了一个为影视、广告、动画等行业提供后期制作的合资公司;博纳则引入了传媒大亨默多克旗下新闻集团的战略投资等等。

  世界电影与中国的关系已经不再是让大片进入中国市场那么简单,基于“各取所需、取长补短”的深度合作,成为当年中国电影产业与全球电影产业的共生之道。

  繁荣前的“危机”,“寒冬”前的预言

  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尚处在高速增长期,然而机遇与危机并存,伴随着高速发展而来的,是产业各个环节的缺失与不成熟,一些问题开始在产业内部慢慢滋生。2012年,“二张分手”、“电影审查”、“黑水事件”、“五大发行公司联合上书”等成为电影行业的热门话题。

  2012年,张伟平与张艺谋宣告决裂,多年搭档正式分手,背后牵扯出了无数纠葛;

  4月,《泰坦尼克号3D》上映,细心的网友发现,杰克为露丝画像的情节中,露丝裸露的身体被作了放大裁剪处理;

  好莱坞电影入侵、3D风靡、青年导演崛起…2012的中国电影什么样

  9月,娄烨导演的影片《浮城谜事》在取得龙标、离上映一个多月时被通知需要再次审查,他在微博详细公布了光电总局要求的修改意见,并对部分修改意见表示决绝。多次沟通后,电影得以上映,而娄烨表示将放弃公映版本的导演署名;

  11月,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等五大发行公司联合要求把分账比例从43%提高到45%,而院线方则发出了抵制的声音,这场纷争以所谓“阶梯分帐模式”达成和解;

  12月,陆川导演的影片《王的盛宴》的营销团队在微博上公开宣称因不满影片被竞争对手雇“水军”抹黑,而决定雇“口碑维护团队”予以回击,这一行为将电影营销中的“潜规则”暴露到了大众面前。由于国产片纷纷避让进口片导致档期的重叠,一些片方选择了极端的宣传手段加速了恶性竞争。

  好莱坞电影入侵、3D风靡、青年导演崛起…2012的中国电影什么样

  不仅如此,演员片酬太高、幕后团队专业度不够、伪3D四处横行、片方与导演定剪权不明、宣传没有规范流程,种种事件的发生涉及到电影产业的上游、中游与下游。可以说,建立电影分级制度,建立中国电影工业标准以及相关配套制度几乎是每个电影从业者的心声,有趣的是,在那时就已经有人在喊“凛冬将至”了。

  如今站在真正的“寒冬”——2020年,回望过去,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到什么经验呢?

  一、技术升级的同时,也要重视内容。相比起前几年3D大热的景象,这几年显然有所回落,3D电影已经不再成为中国观众观影时考虑的必要因素,相反,由于有些影院设备过于陈旧,观众还会刻意避开3D电影。当然,影院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善,3D、IMAX、巨幕已经是中国观众见怪不怪的标准配置了,因此电影人的重点更要放到内容上来。

  2012年影片口碑与票房倒挂的情况,在近两年内已经很少出现,观众对于优质内容的渴望,基本可以回馈任何一部用心制作的电影。

  二、积极开拓新的电影类型,而非复制爆款。2012年,国产电影就已经出现了热钱涌进的苗头,一个题材同时有七八部电影在拍,不少2011年看上去不会赔钱的项目,在2012年却纷纷赔本。尽管在2012年之后,中国电影市场看似一度找到了“解药”——在青春电影、粉丝电影、IP电影中找到了出路,然而这些“解药”持续的时间却并不长久,不少类型被过度消耗,成为观众“见之即弃”的题材。

  电影市场发展到今天,创新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创作者不能避重就轻,一味迎合消费主义审美观念,而是应该正视当下观众的需求,与观众平等沟通,挖掘真正的好故事。

  三、挖掘优秀人才,保证投资影片的品质。2012年,光线影业挖掘了一位非常重要的新人导演,即《泰囧》的导演徐峥。同时,光线也与一些优秀的中坚力量保持着合作,比如管虎、高群书等,他们的电影均获得了不错口碑。

  这条保守与激进并存的道路,一定程度上也让七年后的光线度过了影视寒冬的难关。因此在行业低迷、财政收紧的情况下,公司更要有远见,碰到优质项目与优秀人才不妨放手一搏,或许也能拼出奇迹。

  从2012年到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洗去了泡沫,渐渐回归理性,但根植在产业内部的顽疾却仍然存在,这也只能靠中国电影自己去一点点消化。

  2012年,玛雅人预言的末日并未来临,全世界度过了平静的一天,群星回归到各自的轨道上,人类也急匆匆地投入日常工作,世界在虚惊一场之后回到了原本的运作规律中。相信这一次,我们也能平安度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