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亚洲卓别林艺术成就奖”获得者——姜文导演

“亚洲卓别林艺术成就奖”获得者——姜文导演
2020年12月14日 16:51 新浪网 作者 人民新影视

  亚洲卓别林电影人士艺术成就大奖于12月6日揭晓,著名导演、演员姜文获此殊荣。

  “卓别林奖”(The Chaplin Award)成立于1972年,以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的名字命名,第一届获奖者就是当时83岁的卓别林本人。

  “卓别林奖的目的是致敬大艺术家”,卓别林的孙女凯拉·卓别林(Kiera Chaplin)曾这样解释,该奖项每年都会颁给一位在全球范围内为电影艺术做出长期贡献,并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电影人,有点像是“终身成就奖”。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伊丽莎白·泰勒、奥黛丽·赫本、阿尔·帕西诺、达斯汀·霍夫曼、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汉克斯、芭芭拉·史翠珊、摩根·弗里曼等多位艺术家都获得过“卓别林奖”。

  受全球范围新冠疫情的影响,此次获奖结果由凯拉·卓别林女士在位于瑞士沃韦市的卓别林故居,即现在的卓别林博物馆远程公布。

  她表示,卓别林奖的得主一直是才华横溢的电影人,而姜文称得上是“中国现代电影的狂人”,无论作为演员还是导演,他都天赋异禀并始终忠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他所建立的属于自己的标志性的电影风格,以富有想象力的视觉元素与引人入胜的情节为特色,让全世界电影爱好者都备受鼓舞且乐在其中

  收到获奖消息之后,姜文导演也通过一段简短视频发表了获奖感言。他谈到卓别林先生是一位自己热爱的传奇艺术家,很高兴获得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奖项。

  纵观卓别林奖的历史,姜文是少数在演员与导演两个领域都同样耀眼的电影人。但他对于电影界最重要的意义,恐怕还是“姜文”这个名字的存在。    正如作家史铁生所言,“在这汹涌的市场激流中,匹马单枪杀出个姜文来,直让人感叹造化不死。” 焦雄屏说,姜文就是影坛的“稀有动物”。

  只有一个姜文。

  1963年姜文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73年随父母定居北京,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电影生涯正式开启。

  早期作为演员,姜文火得离谱。太过年轻的观众可能缺乏了解,用现在的语汇粗暴总结,就是出道即顶流。那时候“火”的概念不是粉丝圈地自萌,而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那种家喻户晓。

  22岁演溥仪,23岁和刘晓庆飙戏大放异彩,24岁演了《红高粱》一举登峰。但这份机遇如果复制到今天,当下的顶流们恐怕没人能接得住。

  他演溥仪时,功课细致到溥仪的弟弟溥杰都深以为然,写了张字条,“此人很像我大哥”;演《芙蓉镇》,走访了50多位右派,做出的人物小传比原著还厚;《红高粱》是在张艺谋和姜文的相互角力之下完成的一代经典,你很难想象一部没有姜文的《红高粱》;谢飞说自己拍《本命年》的时候,就觉得姜文早晚会当导演;1993年《北京人在纽约》热播,万人空巷,姜文选择在这个时候转身去拍自己的电影。

  当时23岁的姜文在《芙蓉镇》中饰演被打成右派的中年知识分子秦书田,声名大振。至今很多观众还记得那句台词:“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姜文在《红高粱》中饰演“我爷爷”余占鳌,一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也唱红大江南北。

  在电影《本命年》中,姜文扮演劳改释放的胡同青年李慧泉,凭借该片获得第4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本命年》这个片名也是姜文向导演谢飞建议的。

  他将王朔6万字的小说改成了9万字的剧本,1993年《阳光灿烂的日子》正式开机。这部导演处女作因为资金问题充满周折,但挡不住它就是要光芒万丈,跟它的片名一样。姜文作为导演,首次出手便技惊四座,获得1994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而夏雨也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影帝。美国《时代》周刊将这部片子评选为“九五年度全球十大最佳电影”之首。

  有意思的是,电影被送去威尼斯参评时,他们寄错了拷贝,不是英文版,多数评委是半看半猜地看完了片子,但反响依然热烈。姜文是出了名地重视台词,但好电影的冲击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跨越文化障碍,卓别林的电影都是默剧,但并不影响全世界爱他。

  《阳光灿烂的日子》回国公映,引起了轰动,除了文艺界盛赞之外,也收获了市场的回馈。在平均票价5块钱的1995年,这部电影斩获5000万票房,是当年的国产电影冠军。

  关键是,它成为一代年轻人的记忆。冠军年年有,但能长在人们记忆里,成为时代符号的东西,大浪淘沙留不下几个。

  姜文凭借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他通过该片发掘了夏雨,并令后者在17岁荣获威尼斯电影节、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台湾金马影展三重影帝。

  不过姜文的作品很难高产,从1994年到现在,一共6部。剧本磨合个几年是常态,别人是拍电影,他是创造一个世界,竭尽所能让电影中的这个世界纹路真实严丝合缝。在拍摄中,他对于各种细节几近疯狂的较劲轶事,至今流传不朽。

  《阳光灿烂的日子》拍摄前把演员们圈起来“浸泡”,直到他们相信自己就是“那时候”的人。《鬼子来了》用了48万尺胶片,比《阳光》多了将近一倍,而后者已经打破纪录。《太阳照常升起》动用了几百只飞禽走兽,甚至毛色质感都被调整过。拍《让子弹飞》中三人的鸿门宴,拆了影棚,搭了环形轨道,三台机器同时在运动中交替拍摄,这一场戏拍了一个礼拜。为了呈现《一步之遥》里那色彩斑斓的梦境奇景,用几吨玉米磨碎铺就了火车里的金色沙滩;《邪不压正》,干脆重建了一座1937年的北平。

  《鬼子来了》未能在国内公映,但不妨碍影迷们认为它是姜文最优秀的作品,将近50万网友在豆瓣为它打出9.3的高分。这部电影在当年获得了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

  《太阳照常升起》曾被许多观众直呼看不懂,但最近几年又有不少影迷和学者开始为它“平反”。

  在电影的世界里,姜文更能获得一种真实,对真实的生活反而透着生涩。别人说他拍得慢,他也承认,“有时我真不愿意把电影拍完,我就愿意晕在这里头。”尽管慢,但姜文的作品绝不凑合,这倒渐渐成为外界对他的一个共识。    他认为电影就是奢侈品,所以处处追求极致。也说过拍电影就像打仗,目的是为了赢,怎么会节约子弹?因为不肯敷衍观众,所以倾囊而出还不够,总是想好上加好,不管是不是所有观众都能领情。

  王朔说中国需要有这么个人,“类型片导演不管多么成功都是可以替代的,而老姜是一个有自己态度且旗帜鲜明的人,有他在,我们才好说本国电影也不都是行活儿。”

  《让子弹飞》作为姜文“民国三部曲”的首部,在2010年取得了口碑与票房上的双重成功,顺便把“站着赚钱”发展成全民金句。10年后的今天,这部电影再次成为年轻人热爱的素材库,网友们针对这部电影的再创意在B站上始终热度不减。

  《一步之遥》的视觉风格极尽华丽与戏剧化,服饰总数就达到27249件,为了花国总统大选这场戏还专门搭建了可以容纳两千观众的巨型舞台。

  《邪不压正》还原了一个1937年的北平,彭于晏在屋顶上骑自行车的画面格外诗意。

  姜文电影里的故事,无一不发生在过去,他对历史进行发问与反思,同时又想借局部的历史述说一些更加永恒的命题。在一次又一次发问,一部又一部作品当中,影迷可以寻找到姜文之所以成为姜文的过程。

  相对于同辈导演,姜文始终是最受历届年轻人欢迎的。《让子弹飞》上映10年后的今天,再一次成为新一代青年在B站的素材宝库。有人把它剪辑成西部片,甚至卓别林时代的默片,竟然都不违和。他们共享着姜文带来的这套文化符号系统,展开各自天马行空的再创作,享受其中并身体力行地延续着这部电影的生命力。

  从事电影30多年,“姜文”正在成为一个形容词。网友评论电影,有时会简而言之——这片子很姜文,其余人便心领神会。《邪不压正》首映式上,宁浩说:“特别得爽,特别得姜文,特别是电影的电影,特别是姜文的姜文。”

  众所周知且自成一派的创作者,可能都会成为某种风格的代名词。但作为形容词的“姜文”似乎既复杂又简单,不仅仅是一种强烈到无法被忽略的气质,不仅仅包含浪漫主义、黑色幽默、荒诞感、仪式感、细节控······更是他对于电影一种近乎苛刻的标准与自尊,感染着喜欢他的观众以及这个行业的后来者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