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石头专访|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中国的地球化学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石头专访|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中国的地球化学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2022年01月07日 20:00 新浪网 作者 石头科普工作室

  2020年11月,穿过合肥迎宾馆绿草如茵的草地,石头科普室记者如约来到约定的会议室,采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0级校友、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原所长赵振华老师。虽然已是年届八旬,并已经参加了两天的学术会议,赵老师依然精神矍铄,满面红光,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声音特别洪亮,中气十足,配上他讲述过程中的手势和动作,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一起回到了科大建校初期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所系结合,发展前沿科技

  上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和经济发展迅猛,而新中国的科技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科学院钱三强副院长前去苏联考察,发现苏联的人才培养模式大有文章!以苏联最顶尖的莫斯科大学为例,学生先在莫斯科大学读三年基础课,然后再分配到各个研究所进行培养,这样一来,苏联的科研人才就非常有保证。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词

  1958年,为了培养顶尖的科技人才、发展国民经济,国家效仿苏联的培养模式,以中科院的科研力量为基础,在北京玉泉路创办了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沫若担任首任校长,地质所所长侯德峰担任地球化学与稀有元素系系主任,系下划分稀有元素专业和同位素专业。

  建校之初,地球化学系便收拢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据赵振华老师回忆,当时考进来的学生出身各不相同,有大科学家的孩子,高级干部的孩子以及普通家庭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一视同仁。 

  中国科大从办学之初就十分注重学生的数理基础的培养,前三年开设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由钱学森、华罗庚等著名科学家授课,后两年学生才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我们上课没有教科书的”,赵振华老师调侃道,“地球化学是门新兴学科,所以它根本没有教科书,我们全凭这些老师讲和记笔记”。大四之后,学生便进入到地质所准备毕业设计,研究所里会分配大、小两个导师,一般大导师是研究所里的院士,小导师大多是从苏联学成归来的博士。

  科教报国六十年

  自1958年建校以来,中国科大在地球化学领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技英才,他们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地球化学专业第三届毕业留念1965.7

  六〇级毕业生三分之二被分配到基层地质队,实验室,遍及除西藏、新疆、宁夏外的各省,在高原、深山从事国家急需矿产资源的调查

  五八、五九和六〇级学生首建国家钾氩、铀铅、钐钕实验室

  地球化学的莘莘学子积极投身机械工业部,为国家开采铀矿、发展“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59级杰出校友夏毓亮

  59级杰出校友夏毓亮长期从事铀矿地质勘查与研究工作,始终坚持科学研究服务于找矿勘探工作,坚持科研与生产一线工作近50年,为我国砂岩型铀矿的开采做出了巨大贡献

  59级杰出校友刘益康

  59级杰出校友刘益康历任四川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总工程师,西南冶金地质勘查局总工程师,冶金工业部地质勘查总局总工程师,中国冶金地质勘查总工程师

  59级杰出校友蒋志

  59级杰出校友、原武警黄金指挥部副主任、总工程师蒋志,从事铀和金的矿产勘查近四十年,著有《地球和原子之间》《统计地球化学和其应用》以及《地质勘查效益理论》。

  60级杰出校友李曙光

  60级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曙光,为非传统同位素地球化学做出了开拓性工作,对华北和华南陆块的碰撞过程进行了长期系统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

  79级杰出校友李献华

  79级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献华,在同位素年代学、华南地幔动力学与地壳演化和中国前寒武纪地质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玉泉路的一腔热血

  到金寨路的初心未改

  中国科大地球化学系一直砥砺前行

  为国家培养了一个又一个科技英才

  从建校时的一穷二白

  到如今的两弹一星

  中国科大地球化学系始终坚守“四个面向”

  努力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地球化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未来的路还很长。赵振华老师认为,年轻人应当牢记中国科大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是指要有一颗爱国的心,赵老师常跟年轻人说,什么都要有底线,你要爱国,来到这个社会,不要白来一趟,要给社会作贡献;“”是指业务要精,确定了方向后要不断进行探索、深入;“”是指要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是指要积极参与实践,即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红专并进,理实交融”,赵振华老师也是这句话的践行者:年轻时跑遍世界进行野外勘查、一腔热血创办地球化学杂志、担任广州地化所所长尽职尽责...“阔清华穷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赵老师从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传承了中国科大人的奋斗精神,又在这个富足祥和的时代将这份坚毅的美好传递给了下一批科大人!

  中国地球化学发展大事年表

  1955年

  01

  涂光炽在清华大学首开地球化学课

  1958年

  0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并成立地球化学系

  1963年

  03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1966年

  04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立

  1972年

  05

  地球化学创刊

  1978年

  06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立

  人物简介

  赵振华,1941年12月生,河北新城县人,研究员,196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9月-2000年7月任广州地化所党委书记。196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化学系,1965年9月—196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70年1月—1990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1970年1月评为助理研究员,1986年4月评为副研究员,1994年5月—1998年7月任广州地化所所长,1987年9—12月在西德波恩大学做访问学者,1988年8月—1989年12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90年1月调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1990年12月评为研究员。长期从事微量地球化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专著五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6年、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84年获研究所嘉奖。

  石头

  工作室

  科普

  采访:渡鸦&怪伽cc

  撰稿:怪伽cc

  校阅:夕秀&张少兵

  美编:怪伽cc

   DR.STONE · 致力于地球和空间科学科普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