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石头人物 | 一路前行一路歌,办法总比困难多——胡岩专访

石头人物 | 一路前行一路歌,办法总比困难多——胡岩专访
2022年07月26日 20:12 新浪网 作者 石头科普工作室

  一路前行一路歌

  办法总比困难多

  赵九章中青年科学奖、

  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胡岩

  ★

  个人简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空学院特任研究员。1999年获得北京大学地震地质学和经济学学士双学位,2004年和2011年分别获得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6年期间分别在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博士后,2016年至今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空学院特任研究员。

  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岩石圈和上地幔流变学、俯冲带动力学过程、理想弹塑性楔形体理论、大地测量、冰后回弹均衡理论、行星物理等。研究手段主要包括解析解以及有限元数值模型。已发表国际SCI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论文3篇(一作及通讯作者1篇,合作者2篇)。目前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科院等多项研究课题。个人荣获2021年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和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参与团队荣获2021年“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春光明媚的上午,胡岩老师正在认真地伏案工作,听见我敲门的声音,便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来,和蔼地欢迎我的到来。简单的寒暄过程中,胡老师始终面带笑容,用幽默的话语抚平了我的紧张与不安。

  回忆起从事科研工作来的点点滴滴,胡老师经历过风雨,也看见过彩虹。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在所热爱的科研之路上,一边前行,一边吟唱内心的歌。

  ★

  求学之路

  ★

  胡岩老师在湖南省一个教育并不发达的县城长大,最终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谈起最初的求学经历,胡老师并不觉得骄傲:

  “我觉得没什么好自豪的。我讲这些是因为感觉蛮好玩的。因为这些事情、经历,的的确确影响了我一路走来的很多选择,影响深远。”

  中学毕业时的留影

  高考是个分水岭,在高考前胡老师一直是稳居第一的优等生,在进入北大后第一个学期的《普通生物学》就给了人当头一棒:“在以前,考试低于90分的时候我就会认为这很糟糕。但进入北大第一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我就只拿了60分,这个分数,其实也是老师不好意思给我不及格。”胡老师笑着回忆道:

  “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考的还行啊,但是就是比不过人家。我的数学一直很好,但是大学学高数,居然还考不过高中学文科的同学。”

  虽然初入大学的打击很大,但胡老师不服输的劲儿已经初步显现,落后于人就努力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己短处。“永不放弃”也是胡老师的人生信条。经过大一一整年痛苦的磨练,他努力找方法去克服困难,一路成长,一路慢慢地赶上来了。本科学习期间,先后两次获得校级、一次获得北京市的优秀学生奖学金。

  后来在北大顺利地保送了研究生,胡老师也并没有停下继续前行的步伐。读了一年的研究生之后,有一个留学加拿大的机会摆在面前。但事情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出国留学需要全日制的学生,胡老师必须在北大退学,才得以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顺利入读。其中的辗转、纠结已不为旁人所知。

  出海科学考察

  到了陌生的新环境,语言问题成了大麻烦。当别人讲英语的时候,他先要把别人说的话翻译成中文,想好中文答案,再把答案翻译成因为讲出去,这影响到了自己与别人的交流。老师幽默地用一个笑话说明自己当时的窘境:

  “发洪水时小动物们被困在超载的船上,大家决定分别讲笑话,谁讲的不好笑就要扔下去。几个动物讲完后都因为猪没有笑而被扔下去了。后来一个动物讲完后,大家都觉得不好笑,但是猪开始哈哈大笑,说第一个动物讲的笑话太好笑了。”

  虽然反应慢了一拍,但胡老师坚持不懈地去锻炼自己用英语的思考能力和反应能力,过程很痛苦,但收获也立竿见影。因为留学期间的优异表现,胡老师既拿到了教育部颁给优秀自费留学生的奖学金,又获得了加拿大联邦政府颁给自然科学博士生最高荣誉的奖学金。

  ★

  探索之路

  ★

  在进入北大后,胡老师进入了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地震地质学专业。在当时,地质学相关的工作和行业是非常不景气的。在入学后的一次联谊会中,高年级的同学调侃道:

  “这是进对了大门,进错了二门。学地质,是要上山背馒头,下山背石头。远看像要饭的,近看是搞勘探的。”

  这样的言论让胡老师没了底气,为了前途考虑,胡老师也因此修了经济学的双学位。但随着对地质学的深入了解,胡老师逐渐爱上了这个学科,也越发能在地球科学的研究中获得乐趣和满足。

  在野外进行GPS观测

  做学问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的,在这个过程中,胡老师逐渐找到了自己所热爱的方向。科研的起步十分痛苦,不知道要做什么方向,后来胡老师发现,最重要的是锻炼好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思路,把基础的科研训练先做好。最开始研究了某一方向,但并不意味着就要把自己固化在这个领域。只要掌握好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在其他领域也可以继续扩展自己的方向。

  为了让这样的感悟更加具体,胡老师讲述了自己的科研经历:

  “我最开始做数值模拟的工作,就是利用计算的方法来了解地下动力学过程,做的是纯理论的工作。后来遇到了做大地观测的老师,和他交流了解之后发现这个方向也非常有趣,我就把这个方向也发展起来了,还去西藏观测了将近一个月。最近的深空探测国家实验室相关的课题,虽然是行星探测的工作,但是我做的模拟也可以应用到行星探测上,那我的研究方向就可以继续延伸。”

  在不断探索研究方向和研究边界的过程中,需要抓住机遇,最重要的是有胡老师的勇于尝试的心。

  ★

  前行之路

  ★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胡老师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保持科研创新。他始终铭记叶剑英元帅所写的《攻关》之言: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胡老师认为,遇到困难和挑战,要迎难而上,努力去解决问题。无论这条路能否走通,其实只有自己认真走过才知道。在沿着一条道路不断前行的时候,创新和发现之举往往就顺其自然地出现了。

  胡老师组西藏野外GNSS观测

  前行之路是成长之路,也是孤独之路。但是不同方向的路总有交叉的时候,交流与合作便是交叉路口的通行证与指向灯。

  “集思广益是很重要的。因为你做了一些东西后,你把文章发出去,有很多人才能关注到你的工作,也许你自己搞不定下一步,但是别人会提供一些思路,项目也就因此搞定了。”

  正是怀揣着对科研的的热情,胡老师才能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与同行们真诚地合作、频繁地交流,在自己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在面对科研中的失败和成功时,胡老师也有自己的看法:

  “咱们一直以来的教育是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实际上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哪怕只是小小的一个成功,也可以获得极大的激情继续走下去。但如果一直失败,失去了自信的精气神,再想成功就很难了。刚开始做研究,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研究条件选择合适的课题。或者把大的挑战分解开来,一点一点做,用小小的成功让自己不断有信心迈出下一步。如果不能一口气爬到山顶发一个大文章,那么就在半山腰稍停一下发一个小文章,也许别人就可以给一些建议或者提供一些数据,从而更容易冲顶。”

  拥有对自己的自信、对方向的自信和对未来的自信,是支撑着人一直从事科研工作的重要动力,也是胡老师能一路前行的重要原因。

  尽管采访已经结束了,胡老师谈起热爱的工作时眼神中绽放的光芒依旧令人难忘,他自觉地肩负着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汇入到奉献社会的芸芸大众中去。他对科研的追求、探索是他前行之路上最动人的底色,让他在从容前行中吟唱着内心的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