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裴矩:历隋唐四朝不倒,凭借其出色的个人能力和大局观

裴矩:历隋唐四朝不倒,凭借其出色的个人能力和大局观
2020年03月19日 03:18 新浪网 作者 小静turboxiao

  裴矩(547年-627年),本名世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北魏荆州刺史裴佗之孙,北齐太子舍人裴讷之之子。隋唐时期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地理学家。

  

裴矩:历隋唐四朝不倒,凭借其出色的个人能力和大局观

  裴矩出身于河东裴氏,早年历仕北齐、北周、隋朝,曾参加隋灭陈之战,并率三千敝卒定岭南,安抚突厥启民可汗,历任内史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等职,封闻喜县公。

  隋炀帝朝,裴矩仍受重用,与苏威、宇文述、裴蕴、虞世基等人一同掌握朝政。他为隋炀帝经营西域,打击吐谷浑,并用计分裂突厥。江都之变后,裴矩又先后效力于宇文化及、窦建德,始终受到尊重和重用。

  武德四年(621年),裴矩降唐,历任殿中侍御史、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检校侍中、民部尚书,封安邑县公,受到唐高祖、唐太宗的推崇。贞观元年(627年),裴矩病逝,时年80岁。追赠绛州刺史,谥号敬。

  裴矩不但历经北齐、北周、隋、唐这四个不同的王朝,而且亲自参与了北周灭齐,隋统一天下,隋末的割据和大唐统一等战争,不是单纯的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还在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此外,他效忠的对象里面,既有杨坚、李渊这样雄才大略的开国之君,精明过人励精图治的李世民,也有好大喜功的杨广和乱世枭雄宇文化及和窦建德,可裴矩竟然能够从始至终得这些人的赏识和重用,活脱脱的“不倒翁”,所依仗的只能是其超群的个人能力和准确的大局观,而非通常所说的奸佞之道。

  先来看看裴矩超群的个人能力。

  

裴矩:历隋唐四朝不倒,凭借其出色的个人能力和大局观

  裴矩最早的职位是“兵曹从事”,属于刺史或者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管军事,奠定了他军事才能的基础。在归顺隋朝之后,开皇十年(590年),裴矩奉诏巡抚岭南地区。他尚未启程,高智慧、汪文进便在江南作乱,使得吴越一带道路难以通行。裴矩行至南康,聚集士卒数千人。这时,俚帅王仲宣进逼广州,又命部将周师举围困东衡州。裴矩率军解了东衡州之围,先后在大庾岭、原长岭击破叛军,斩周师举,一直打到海南。随后,裴矩又做为行军长吏(二把手),出征突厥,凯旋而归。除了单纯的军事,裴矩在隋唐两朝都是王朝的边境问题和外交事务的专家,在隋文帝时期,他就通过纵横捭阖的谋略,让突厥都蓝可汗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大义公主(大义公主乃是被北周灭亡的北齐的宗室之女,对继承北周的隋朝有亡国之恨)。而在隋炀帝朝,裴矩则通过一系列软硬兼施的外交手段,促成了西域诸国承认隋朝的宗主国地位,纷纷派遣使节过来朝拜,既稳定了边境局势,又满足了隋炀帝的虚荣心。

  归唐之后,裴矩同样在继续发挥专家的作用:武德八年西突厥统叶护可汗遣使入朝,请求和亲。唐高祖认为西突厥距离唐朝甚远,难以提供援助,因而犹豫不决。裴矩进言道:“如今东突厥强盛,为国家当前的利益着想,应该远交近攻。臣认为应该答应和亲,以威慑颉利可汗。等中原国力殷实,能对抗东突厥,我们再考虑适宜的对策。”唐高祖最终听从了他的建议。

  从上述事迹中不难看出,裴矩的个人能力属于出类拔萃的那种,故而任何时候都能脱颖而出。

  接下来的重点是分析裴矩的大局观。

  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彼时隋炀帝杨广和他的流动朝廷依然滞留在江都(今扬州),杨广向裴矩问策。裴矩趁机劝谏,建议炀帝返回关中平叛,可是没有被炀帝采纳。平行而论,当时天下已经大乱,江南虽然繁盛,但士民文弱,不堪大用,山东河北等地本身就是叛乱的发源地,地势又属于易攻难守的类型。可关中京畿及其周边地区形势尚且稳定,又是随行护驾的骁果军(隋朝的禁卫军)的家乡,返回关中虽然未必100%能挽回局势,可却是彼时隋炀帝的最佳选择。

  

裴矩:历隋唐四朝不倒,凭借其出色的个人能力和大局观

  后续的形势发展证明了裴矩的正确,而骁果军思家心切,纷纷逃离江都。裴矩向炀帝进言,建议把江都寡妇和未嫁女子配给士卒,让他们在江都成家。骁果军都对裴矩非常感激,军心逐渐稳定。后来,宇文化及带领骁果军叛乱,隋炀帝的属官多被屠戮,裴矩却能独善其身,就是这个缘故。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王余党退守东宫,欲与李世民决战。李世民命裴矩前往劝谕,东宫兵马纷纷逃散。虽然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裴矩能做的自然是分析局势晓以利害。二王余党无非是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唐高祖李渊身上,同时担心放弃抵抗之后被李世民屠戮,裴矩早已洞悉李世民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明确告诉他们李渊是指望不上了,断绝他们的希望,然后再表明李世民不会扩大打击面的态度,如此一来,二王余党自然没有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了。

  既有超群的个人能力,又有出色大局观,再加上罕见的长寿,历经四朝也就不足为怪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