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艺术菁英|朱峰:一生兰花半生竹

艺术菁英|朱峰:一生兰花半生竹
2021年04月01日 21:18 新浪网 作者 世界旅游画报

  朱峰在画室作画

  中国绘画历来有一种说法:一生兰花半生竹。就是说须用半生时间才能画好竹,一生的时间才能画好兰花。从这一形容中可以想见画好兰竹有多难。尽管兰竹看似简单,尤其是兰花,寥寥数笔,可大道至简,古往今来,不乏毕生为之投入之人。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他一生只画兰竹。也正因为如此,郑板桥以兰竹绘画题材为载体,让中国画的文人情怀在他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每一笔每一划似乎有着中国文人气韵的支撑。

  兰石68x68

   1961年出生的朱峰尽管是理工科出身,可他一直有着成为一名作家的梦想,大学期间就发表文学作品,可大约三十年前他突然对书法绘画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遍访江西的书画名家,南昌市区内,他几乎是徐林义、黄天璧、许亦农家的常客。许老听说他是大学毕业,还调侃说能不能辅导一下我孙子的功课。许老虽说是专事篆刻,可朱峰对他的篆书爱慕不已,他从许老一笔一划的书写中领悟到了许多。

  兰花69x69

  当时住在江西师大校园内的康庄老先生看到他如此全神贯注地看他书写,就用隶书写了“静思”两个字送给他,意思是书法不光要仔细观摩别人书写,还要静下心来思考。在彭友善老先生家里,他看到彭老用两只手握笔作画,大为惊叹,由此他感慨:书画真不可教条,章法俨然,但亦可不拘一格矣!彭老可能见此学子尚可教,当场画了一幅“雏鸡竹下觅食图”送给了他。

  兰石图

  因为他欣赏尹承志的书法和胡定元的书画,他几次前往永新和南城两地,当场观摩两位老者的创作过程。南城的胡定元老先生还饶有兴致地邀请他一起作画,他让朱峰先画一部分,然后他提笔完成整幅画。这种随机融合的功力让朱峰非常敬佩,这为他日后创作扩展了思路。

墨兰图67x67

  朱峰虽然和这些书画名家交往颇深,但没有想过正式拜谁为师,他觉得拜师不过是一个仪式而已。真要学习,不在乎这些。现在经常有人看了他画的兰竹后问他的老师是谁,他说是郑板桥。郑板桥是清初的画家,距今三百多年,怎么会是你老师呢?“我看他的书,观他的画,追随他的风范,向他学习。虽身不能至,却心向往之,难道不可以称他为老师吗?”朱峰反问道。他也知道,这种反问在世俗眼里毫无意义。他也不想与之多理论,潜心画自己的画,几乎每晚都画到凌晨一两点。绘画时他忘记了一切,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

  墨竹140x40

  为了画好兰花,他也常常走出画室,和南昌市的养兰爱好者经常接触。有一位叫尹玉书的老先生是江西兰花界泰斗式的人物,在江西大学校园内开辟了一个大兰苑,朱峰成了那里的常客。尹老给他讲了很多兰花的故事,并领着他参观了许多名贵的兰花。如今尹老已经故去了,可那一段“兰交”让他终身难忘!这段时间也是他创作兰花热情最旺盛的时候。

  竹石140x69

  为了画竹子,朱峰在老家的大门口种了一大片竹林。他真正体会到了苏轼的“宁可食无竹,不可居无竹”的情怀。他知道要画好竹子,历史的传承不可忽视,他潜心研究了自唐吴道子至今的一些古圣前贤们关于画竹的见解。他注意到明末清初,中国墨竹的画法开始起了变化,写意多于写实。到了乾隆年间,李复堂、郑板桥、罗两峰等人的墨竹作品用笔奔放、水墨淋漓、浓淡干湿一气呵成。尤其是郑板桥,其墨竹天资极高,是至今无人可及的一座高峰。朱峰自称郑板桥是他的老师,不是要沽名钓誉,而是出于对他的仰慕。朱峰画墨竹跟他画兰花一样,非常注重表现墨竹的风骨。一般人会忽视竹竿,而他却在表现竹竿的质感和风韵上力求完美。如果有一笔迟疑,他会把整张宣纸揉成一团扔了。

盆兰图69x69

  功夫在诗外。除了练字画画,朱峰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看得最多的书就是宗教和哲学。中国画和西画的区别之一就是中国画承载着五千年的文化内涵。就拿兰竹来说吧,每一片兰叶、竹叶在文化的气韵中摇曳,作品的格局才能高,意境才能深远。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毕生的努力,这也正是“一生兰花半生竹”的说法流传至今的原因。

  墨竹167x67

  (文/图 子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绘画书画郑板桥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