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郑万高铁彭溪河多线特大桥成功合龙

郑万高铁彭溪河多线特大桥成功合龙
2020年11月26日 15:45 新浪网 作者 金台资讯

  人民网重庆11月26日电 25日,郑万高铁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彭溪河多线特大桥顺利合龙,为明年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彭溪河多线特大桥位于云阳县黄石镇境内,桥长741.6米,共14跨,是一座四线变二线道岔梁 连续钢构-拱组合大桥。其中主跨长度为200米,大桥的一头连接人和隧道,另外一头连接云阳车站多线特大桥,是万州方向到云阳站的最后一公里路程。

  该大桥由中铁十一局承建,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设计在彭溪河深水区范围,最高水深约60米,为国内第一深水桩,且桩基位于深水下斜坡上,地质主要为花岗岩,成孔非常困难,下部结构为深水桩基、承台施工。主墩在长江一级支流彭溪河中,三峡库区蓄水时水位为172米至173.3米,枯水期最低水位143.33米,墩位处施工水域标高位134.6米至174.46米,水位落差达30多米。

  彭溪河多线特大桥施工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也是郑万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大桥技术负责人介绍:“水位的无规律大幅度涨落变化,对栈桥、围堰施工及深水桩基施工带来极大困扰。”深水施工,并且水位的变化周期快、水位涨落差高达30米是他们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大桥桩基位于水下60米左右的斜坡上,地形陡峭,砂岩地质基岩强度高,成孔非常困难。施工期间,还要保证持续通航。为此,施工单位专门修建了高桩栈桥用于“架桥修桥”,在栈桥上搭建钻孔平台进行水中桩基施工。施工单位还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对钢围堰设计与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线性监控、钢管拱施工等难点进行技术攻关。

  由于大桥施工技术复杂,标准要求高,施工单位中铁十一局运用BIM技术针对不同工况进行施工仿真模拟,相当于是在正式施工前进行“彩排”,运用BIM5D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管控,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确保现场真正施工时万无一失。

  据悉,郑万高铁重庆段全长184公里,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桥隧比达98.1%,是我国第一条桥隧比超过90%的复杂险峻山区高速铁路。该铁路建成通车后,将极大地缩短重庆及三峡库区与西南、西北、华中、华北等地的时空距离,北上广等发达城市都将纳入重庆市民的“一日生活圈”。 (刘政宁、黄亚辉、徐志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