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图片故事:内蒙古奈曼扶贫记

图片故事:内蒙古奈曼扶贫记
2021年04月28日 15:56 新浪网 作者 金台资讯

  80年代当海嘎查沙漠吞噬了房屋

  “风把小鸡刮上天,房揭盖树刮倒井被吞,对面不见人,伸手不见指……”

  老百姓住土房、走土路,吃的粗茶淡饭、穿的缝缝补补。一直到全旗沙化面积达到70%的1986年,突然变成了“国家级贫困县”……这就是内蒙古东部的奈曼旗。

  1989年,农业扶贫开发立项,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奈曼人开始了“挣扎”,他们自力更生、砥砺奋进,与贫穷作着顽强的斗争。

  2020年,我们再次来到奈曼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已经从贫苦的过去走了出来,这30多年的苦与涩,每幅画面都仿佛是在昨天,但如今的生活让我们感慨,感慨着只剩下对这30多年来的回忆——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来自欧美等国的理论研究者们,见庭院内有牧草,有树木,有庄稼,有水,有机器,而且规划合理,配套科学,彼此之间近乎呈链状联系,共生互养。于是就给其起了一个很雅致的名字:“小生物圈”

  老哈河——养育着几十万的奈曼人。河南岸沙域则是被誉为“八百里瀚海”中国东部最大沙漠的宝古图。

  22年与沙漠抗争的全国治沙标兵宝秀兰

  面对一望无际的沙海,宝秀兰承包了2500亩荒沙地,独自骑着骆驼到娘家张罗第一批树苗。挨家挨户劝大家一起种树治沙,可是响应的寥寥无几。于是她喊出了一句话:只要大家一起种树治沙,我免费提供树苗……

  宝秀兰的治沙身影

  我们不知道这位柔弱的女人,在背后支撑着她的是什么。就这样,宝秀兰带领乡亲们开展了对6万亩荒沙长达22年的“抗争”。这位蒙古族妇女,怀揣着绿色的梦想,用柔弱的身躯扛起防沙治沙、建设家园的重任,成为了全国防沙治沙标兵。

  如今的兴隆沼

  如今的老哈河南岸,荒沙植被盖度达到40%以上。建设“沙地生态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奈曼旗治沙造林、增收致富的重要形式。茫茫沙海经过治理,生态环境好了,农牧民富了,这个和沙子较劲的女人,在困境中硬是带领乡亲们蹚出了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常胜村——上世纪九十年代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在历史的进程中,实现了新的跨越。

  80年代常胜村

  “羊毛季儿”指的是每年6月份收获羊毛的时间,也是在那个时代常胜村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人人在供销社购买生活用品,扔下的不是钱,只是这句——“等到‘羊毛季儿’再算账”。

  2010年初,常胜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一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战役在昔日的贫穷小村打响。常胜,6000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水浇田,亩产玉米最高达到1000公斤……

  常胜村--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和品牌

  常胜村人知耻而后勇,完成了几代人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成为奈曼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和品牌。

  海拔1200米的青龙山脚下的互利村,上世纪七十年代,互利村村民全靠甘薯来维持生计,甘薯被村民们称为“保命粮”。

  互利村农民种植甘薯

  在村民眼里,村党支部书记付永久是个好的带头人。在外人眼里,互利村名头很多,甘薯种植基地、产业村、手工粉条第一村。互利村也成为了奈曼旗第一个实现整村脱贫的村子。

  青龙山上的石道,上下险峻,沟沟壑壑,遒劲向上。宝古图的沙漠,高低起伏,逶迤连绵,黄沙万里。30多年来,奈曼人就走过了这样一条坎坷曲折却一往无前的脱贫致富之路。(王阳人民图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内蒙古奈曼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