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面食文化,面面俱到,千姿百态

面食文化,面面俱到,千姿百态
2020年09月26日 09:32 新浪网 作者 影视口碑

  我是一个典型的面食爱好者,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炒的、煮的、烩的,还是哪种汤料的,辣的、不辣的,有汤的、干拌的,我都喜欢吃,只要味道够好。

  

  其实很多人并不爱面食,觉得面食容易发胖,热量也高,而且吃完了,总是特别,容—易—饿!

  其实,古人也是爱吃面的。乾隆皇帝特别喜欢微服私访,这是众所周知的,有一次,他下江南,正兴致勃勃的观赏西湖美景时,突然下起了大雨,由于雨势太大便躲进了船里。由于雨势太大一直延续了好几个时辰,乾坤饿的不行,便叫来了船夫,问他有什么可吃的。船夫无奈地摊摊手说没有,这时乾隆憋见船舱里有一盆面团,船夫说有面无杖,我也没法做啊!此时船夫的孙女看着正在睡觉的花猫,灵机一动,便把面团捏成小团,再有用手把面团再掌心一搓,形似猫耳朵的面片就成了。乾隆吃完后回味无穷,问这是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猫耳朵。”雨势猫耳朵面便流传了下来。

  

  古人对于的面条的研究绝不亚于现代人,比如有书籍记载的素面、温面、裙带面等等。古人讲的素面绝不是一碗简单的如同现在一样的素面。古人讲的素面是提前一天将蘑菇蓬熬汁,等定清后,次日再讲笋熬汁,再将面滚上。而此面还有更为讲究的做法,即用虾、蘑菇去泥不洗为汁,以泉水直接煮,然后再换水再煮,取汁滚面。这是将清汤面做到了极致。

  

  发展到如今,面条的种类更是千变万化。例如以西安为代表的面——岐山哨子面、油泼辣子面、biang-biang面、裤带面、酸汤面、杨凌蘸水面等等。本人有幸去过西安却也没将所有的面食吃完过。

  因为我本人喜欢偏酸,所以对岐山哨子面颇为喜欢。此面最早始于周代,据说周时期,周文王带领他的部族在岐山一带定居,此地有大蛟龙为恶,人们对其恨之入骨。周文王及其部族在此定居后决定为民除害,趁着蛟龙出来行凶时命令手下人一齐弯弓射箭,霎时间空中响起了箭鸣声、蛟龙也被射死了。周文王走近一看,只见这只蛟龙十分巨大,而又听闻,吃蛟龙的肉可以驱恶除邪,延年益寿。周文王便命部下把蛟龙抬了回去,剁成很小的肉块,做成臊子,放在几十口大锅里,调成汤。所有的人都将面条捞在碗里,周文王亲自掌勺舀汤,大家吃完面后,又将汤倒回锅里。于是更多人都迟到了这个面,周部落在岐山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而周文王制作的这种面条便被称作岐山臊子面的始祖。

  

  发展到如今,蛟龙肉演变成了猪肉丁,臊子讲究将带皮五花肉切成丁,在热油中加辣椒、姜末、调料等煸炒,收干水分后,把大量柿子醋顺着锅边倒下去,热锅上顿时腾起一阵白烟。醋也就在这时炝熟了,没有了生醋的涩味而使口感变得更柔和,醋香与肉香也融合的更加完美。加水稍煮一会,改用文火煮至肉烂,再加入其他配料如胡萝卜丁、土豆丁、木耳丝、切成菱形块的鸡蛋皮等,一大锅酸辣鲜香,垂涎欲滴的臊子就做好了。配上手工擀制的面条,这种滋味怎一个爽字呢!

  

  面条还有一个地方也是风声水起——四川。成都的面条也十分繁多,担担面、生椒双脆面、碗杂面、宜宾燃面等等,这里的面条以鲜辣麻爽的风味为主。我比较喜欢成都生椒双脆,取上好的牛肉和猪肉,剁碎以大油炒干,捞出,另起锅,配上葱姜蒜、辣椒、花椒、郫县豆瓣炒香放入双脆即可。将面煮好,配上这样的臊子,味道可想而知。

  

  中国的面食可谓姹紫嫣红、花样繁复,例如像武汉的热干面,兰州的牛肉拉面、重庆的小面、北京的炸酱面、吉林的延吉冷面、山西的刀削面等等,简直是百花齐放,让人的味蕾发出一声声惊叹。

  

  

  

  

  

  最后 我想说,我为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而感到幸运!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