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米医生:鼻炎、腺样体肥大饮食黑名单,我帮你梳理好了

米医生:鼻炎、腺样体肥大饮食黑名单,我帮你梳理好了
2023年04月23日 09:38 新浪网 作者 素问轩-中医

  大家好,我是米医生。

  先科普一下什么是腺样体吧。

  我们可以把腺样体看作一个免疫器官,也就是人体抵御外邪病毒的小卫兵,它位于我们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

  但如今,腺样体肥大在儿童身上的发病率已高达30%,也就是说10个孩子会有3个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了会如何呢?见下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腺样体肥大后,会直接压迫到呼吸道或阻塞呼吸道,所以腺样体肥大的孩子睡觉会打呼噜。。。更严重的还会带来什么?

  有些孩子睡着睡着打着呼噜就呼吸暂停了。这其实就是医学上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腺样体肥大是会严重影响孩子睡眠的!

  很多门诊上的父母会跟我吐槽孩子是睡渣,再早上床也睡不着,入睡慢,睡着满床打滚,甚至半夜哭闹坐起来。。。

  殊不知,这是因为孩子腺样体肥大,呼吸不畅,鼻子不通气导致的啊!

  

  长期睡不安稳,除了会导致孩子长不高,发育迟缓,还会让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多动障碍,焦虑,产生抑郁等情绪问题(已有临床研究表明)

  除此之外,肥大的腺样体还会阻塞后鼻孔,导致鼻腔分泌物持续刺激鼻腔黏膜,进而引发感染,导致鼻炎或鼻窦炎久治不愈,还有这些分泌物也会倒流到咽部,导致出现持续性咳嗽,甚至并发气管炎。

  还有,腺样体肥大是会影响听力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约 50% 是由腺样体肥大导致的。

  还有,腺样体肥大会让孩子变丑,出现腺样体面容。。。。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那为什么好好的腺样体会肥大?

  西医认为与反复的炎症及过敏刺激有关,一般过敏性鼻炎就容易引发。现在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主流手段就是手术切除。但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

  

  在上图中,还可以看到一个数据,美国每年约有53万例腺样体切除手术,再根据腺样体肥大儿童发病率为 9.9%~29.9%,我们大概就可以推算出,中国每年会有多少孩子在做这个手术。。。据说,腺样体割除手术已成为儿科排名第一的手术了。但我认为,这个手术被滥用了,而且大多数孩子不用手术。虽然现在手术技术已经成熟,但在临床上发现很多小孩在做了这个手术以后,除了刚刚提到的身体上的副作用外,情绪会受到影响,发生变化,脾气变得比以前更加暴躁易怒。

  

  我认为,对付腺样体肥大有4个办法:一、尽量不积食;

  二、减少炎性刺激 ,控制鼻炎, 鼻窦炎;

  三、提高免疫力,减少感冒发烧生病;

  四、在鼻炎、腺样体发作时期,尽快缩小腺样体、缓解症状。下面来回答今天文章的主题——鼻炎、腺样体肥大要不要注意饮食?很多带孩子来看诊的父母都会问我这个问题。我认为情况严重时,需要适当注意。因为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大多都是脾肺气虚的过敏性体质,也正是因为脾肺气虚,所以才会有鼻炎,会容易被花粉,螨虫,柳絮刺激。这时候,饮食上就要尽量拿掉伤脾伤肺的因素。1.少吃清热泻火、生冷食物形寒饮冷则伤肺,肺怕寒,另外生冷的也会伤了脾阳,导致脾湿脾气虚。

  

  2.少吃肥甘厚腻,不要进补现在六个家长养一个孩子,经常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问我能不能给孩子吃海参,虫草,燕窝,雪蛤。。。。根本没必要,除了补品还有肥甘厚味,说白了就是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过甜,过咸,味道浓郁不容易消化的东东,像蛋糕,巧克力饼干,各种零食,糯米糕点制品。。。。吃得太滋腻就不容易消化的,不容易消化就会生痰,而腺样体肥大中医认为就是痰核。

  

  3.少吃刺激的,少吃“发物”我们可以把发物的 “发”理解为“诱发、引发,助长”。在《中医饮食营养学》里,对发物的描述为: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增重的食物。如果父母观察到这个食物会诱发孩子生病,或病情加重,就要注意了,过敏的食物也要少吃。另外,腺样体肥大往往与积食有热有关,因此也要少吃葱、胡椒、韭菜、羊肉,咖喱等温热、辛辣,油炸等食物,以免助长胃热。西医认为的炎症,中医认为就是火,就是湿热。总的来说,要把握一个原则:要反馈式喂养,要少吃冰的,要少吃刺激的,少吃过敏的,否则,哪怕是动了手术,腺样体肥大的问题也很容易复发。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经历,我曾经治过一个腺样体肥大的孩子, 吃药后病情一直反复,还是鼻塞,而且每次来舌头还是水漉漉的,有寒饮,我一直问孩子妈妈,孩子有没有吃过冷饮,妈妈的回答一直是没有啊。。。

  

  最后的最后,这个妈妈终于发现问题所在,她来告诉我,虽然家里确实没给孩子吃过冷饮,但老人暗暗给孩子吃了很多草莓 。。。在孩子疾病问题上,我们畏果也要畏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上海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