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想要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需要扮演“三重”角色

想要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需要扮演“三重”角色
2019年08月22日 11:10 新浪网 作者 小忠说咱村

  孩子是父母的一个“缩影”,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作为父母,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生活场景:

  下班高峰期的地铁上,大部分人都没有座位。车上坐了一对父女和一对母女,此时上来了一位老人,小女孩看到老人走了过来,本想给老人让个座,却被爸爸按住了,爸爸示意女儿不要动,女儿只能乖乖坐好,并且低下了头。

  另外一位母亲,看到了老人走了过来,把儿子从座位上拉下来,对儿子说:“妈妈抱着你,把你的座位让给这位老爷爷好不好?”儿子开心的说:“好啊,好啊。”妈妈微笑着夸儿子:“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这样的生活场景,可能很多人都经历过。在你想要培养孩子爱心时,你是否用实际行动去引导过孩子?

  

想要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需要扮演“三重”角色

  有研究证明,给孩子讲再多的大道理,都不如用你的行为来影响孩子。孩子的内心非常敏感,他们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上发现很多事情,或者说学到很多事情。就像上面的那段生活场景,两位家长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会给孩子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很显然,第一位爸爸,教会了孩子什么是“自私”,第二位妈妈,让孩子认识到了什么是“善良”。

  有句话说的非常好:“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一个影子”。孩子做的不够好,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树立的榜样不够好。

  

想要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需要扮演“三重”角色

  一位资深的教育专家提出:想要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需要扮演“三重”角色。

  一、爱心引导者

  所谓“爱心引导者”,顾名思义就是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爱心,怎样去表达自己的爱心,孩子只有懂得了什么是爱心,才会去爱别人。

  看看这位妈妈是怎么做的:

  女儿小茜是个可爱的小女孩,从小我就非常注重对她的爱心教育,我觉得女孩内心应该充满爱。比如,小时候我给她讲“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时,讲到丑小鸭因为长得丑,而受到别人排挤,并且忍饥挨饿的时候,我问女儿:“丑小鸭是不是很可怜?”女儿揪着眉头说:“是啊,丑小鸭好可怜啊。”于是,我就自己假装是丑小鸭,学小鸭子嘎嘎叫了两声,对女儿说:“我是丑小鸭,我现在好难过,你抱抱我好不好?”女儿看到我的样子,赶紧把我抱的紧紧的,说:“别害怕,有我在呢,我陪你玩。”

  

想要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需要扮演“三重”角色

  如何引导孩子,确实需要费一些脑筋。就像故事中的爸爸一样,用故事的形式,告诉了女儿应该去关爱弱势群体。孩子天生想象力丰富,在你给他们讲故事的同时,他们会想象出很真实的画面,以此来呼唤孩子的爱心。

  除了这些,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可以引导孩子认识爱心、奉献爱心。比如带孩子去给贫困的人捐款捐物,亲戚朋友谁生病了,带孩子去看望一下,在外面遇到了需要帮助的人,主动上前去援助一下,用这些关心、同情的方法,去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非常管用。

  

想要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需要扮演“三重”角色

  二、爱心召唤者

  在生活上,爸爸作为男性,就比较“粗心”。而孩子往往比较细心,这种反差正好能召唤出孩子内心的爱。

  一位爸爸讲了件有意思的事:

  有一次和儿子一起去公园,在不远处,有一个小女孩骑自行车不小心摔倒了,自己在抹眼泪,而她爸妈并不在身边。本来我想赶紧过去帮一下,转念想趁此机会给儿子上一堂爱心课,所以假装没有看到,并且引导儿子往近处走。这时候,细心的儿子发现了这一幕,对我说:“爸爸,那个小姐姐摔倒了,我们过去帮她一下吧。”于是,我们赶紧过去,把小女孩的自行车扶起来,然后问她有没有伤到哪里。然后,我们把她送到了她妈妈身边,小女孩的妈妈对我们表示了感谢,儿子非常开心。

  我对儿子说,你真细心,我刚才就没有发现,幸好你看到了。从那以后,儿子总是能发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且去给予别人一些援助。比如家里的金鱼该换水了,狗狗该喂饭了,周末该去奶奶家探望了,垃圾袋该送了……

  父母用自己的粗心,把孩子的爱心给召唤了出来,这种培养孩子爱心的方式,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

  

想要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需要扮演“三重”角色

  三、爱心呵护者

  一位老师曾经说过:“孩子的爱心非常稚嫩,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不在乎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亡”。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爱心,实际上是家长缺少了发现爱、呵护爱的眼睛。

  比如,妈妈下班刚进家门,儿子赶紧给妈妈倒了一杯水,把厨房的水果给端了过来。妈妈却问:“作业写完了没有,没写完赶紧去写,别一天天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小女孩看到大街上有一只流浪狗,已经骨瘦如柴了,小女孩想把手里的面包喂给它一些,却被妈妈制止道:“你自己不吃了吗?不想吃以后就不给你买了……”孩子的爱心,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被父母给剥夺了。

  孩子的爱心,是需要被父母呵护的。如果你对孩子总是带有误解,让孩子在奉献爱心的时候,受到委屈或者打击,可能孩子会自责下去,觉得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以后也不会那样做了。

  请“转发”或者“分享”给更多身边的朋友,让爱心传递下去,让世界充满爱!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