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一看孩子的“怂样”就生气?“原生家庭”的伤害正被你代代相传

一看孩子的“怂样”就生气?“原生家庭”的伤害正被你代代相传
2019年10月18日 12:35 新浪网 作者 合肥阿姨徕了

  网友:晚上又打宝贝了。怎么我这么坏啊!只看见孩子就好生气,气的要命。很想打他。他越哭我越气。真该死我啊!唉...

  小宇妈妈自己也曾经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每次儿子因为妈妈的教育摆出一副懦弱的怂样,就让她心里升起一股无名火。虽然小宇妈妈从没打过他,但她的严厉态度和嘲讽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恐怕一点也不比“打一顿”来得少。

  一看孩子的“怂样”就生气?“原生家庭”的伤害正被你代代相传

  像千千万万个小学家庭一样,小宇刚上小学那会儿,总能听到小宇妈妈的咆哮,而孩子则默默哭泣。直到小宇出现了不爱说话、一说就哭、每晚噩梦、常常失眠等等情况,妈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跟师朋友。

  小宇妈妈为了改善亲子关系,学习怎么跟孩子说话,练习正面管教的技巧,但每当小宇又“摆出那副懦弱的怂样”时,小宇妈妈就“破功了”。那段时间,只要发现自己又“无名火起”,小宇妈妈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儿就是“落荒而逃”,赶紧走开,避免把火发在儿子身上。

  一看孩子的“怂样”就生气?“原生家庭”的伤害正被你代代相传

  小宇妈妈并不是个暴躁的人,相反,她在单位工作是出了名的好脾气,遇事向来沉着冷静,怎么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就完全控制不了情绪呢?

  这要从“原生家庭”和“家庭系统”讲起。

  原声家庭带来的“无名火”

  前阵子热播的一部《都挺好》普及了一个心理学概念:原生家庭。一时间,许多文章都在讨论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太大,告诫为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

  但许多父母自己也很困惑,谁不想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可是“做不到”啊!

  一看孩子的“怂样”就生气?“原生家庭”的伤害正被你代代相传

  所以,心理学上往往还会再深入探索一层:父母自己的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了他们现在对家庭、对孩子的态度。

  不健康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原生家庭》

  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认为,我们在儿时遭受到的伤害,如果不能得到疏导,积累的压抑和愤怒会留在潜意识,在某些条件下触动了这些情绪时,它们就会以另一种形式爆发出来。

  一看孩子的“怂样”就生气?“原生家庭”的伤害正被你代代相传

  小宇妈妈的父亲是个“严父”,虽然没有动手打过女儿,但训斥起来是“声色俱厉”、大声咆哮,总是把女儿吓得瑟瑟发抖。到现在,她都有些怕父亲。

  尽管不认同父亲的教育方式,“模仿效应”却让小宇妈妈不知不觉的成为自己的父亲,像当年父亲训斥自己那样训斥自己的孩子。

  当她看到儿子的懦弱,就好像看到自己儿时的懦弱,这让她感到愤怒,希望孩子能辩驳、反抗——这不正是她自己儿时想做又不敢做的?

  一看孩子的“怂样”就生气?“原生家庭”的伤害正被你代代相传

  认识到这些之后,小宇妈妈不再发“无名火”了,因为无名已经变成了有名,她知道自己不是在生孩子的气,而是在生自己的气、生父亲的气。

  家庭系统的替罪羊

  家庭系统:家庭成员交互作用时所产生的有形和无形规则构成了比较稳定的家庭结构,成员间形成特定的交往模式。

  相对而言“家庭系统”这个词并不常见,它是家庭治疗中的重要概念,认为家庭是以一个系统的形式存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两个成员之间的关系,都可能影响到所有其他的家庭成员。

  其中最常见的家庭系统问题,是找“替罪羊”。而孩子往往不幸的成为这个“替罪羊”。

  一看孩子的“怂样”就生气?“原生家庭”的伤害正被你代代相传

  在《热锅上的家庭》一书中,父母因为夫妻关系的冷却内心充满焦虑,又因为害怕家庭的彻底破裂,不愿意也不敢跟对方吵。最终,整个家庭找了他们的大女儿作为“替罪羊”。

  有时候,我们跟伴侣、公婆的矛盾压在心里无处发泄,最终只能找到一个看起来最弱小、最无害的人发泄怒火,同时又从“即使被打被骂”依然依赖我们、爱着我们的孩子身上,汲取那种无条件的爱带来的安全感。

  这么看来,我们这些恐惧又懦弱的父母,是多么的自私啊!

  一看孩子的“怂样”就生气?“原生家庭”的伤害正被你代代相传

  身处家庭系统之中,受到自己原生家庭的深刻影响,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许多父母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跟孩子发火之后,又忍不住后悔。

  首先,这些会后悔的父母,已经是很了不起的爸妈。因为他们“知觉”到了自己的情绪失控,并有改变的要求和期待。要知道的人是浑浑噩噩,不断给自己的失控找理由。

  那么,要如何改变呢?

  1、认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就像小宇妈妈一样,当她意识到自己的无名火于儿时的伤痛,所有问题已经好了一大半。而观察到自己什么时候会发火,是自我知觉的开始。

  想想自己是否让自己变成了父母?或者希望孩子代替自己完成某种使命?大多数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怒火,其实是在跟自己生气。

  其次,《原生家庭》这本书也介绍了两种打破原生家庭影响的方法,包括对着自己儿时的照片告诉自己“不是你的错,是父母错了”,或者对着空凳子,想象与父母对话、控诉您的痛苦。

  当然,有些创伤非常严重,还得求助于专业的心理治疗。

  一看孩子的“怂样”就生气?“原生家庭”的伤害正被你代代相传

  2、与伴侣直面问题

  有一次,我因为老公出门前拖拖拉拉而生气,然后让孩子去催老公。这其实是在把夫妻间的矛盾,转移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做替罪羊。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又如何能处理如此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自己都无法直面的问题,抛给孩子是多么不负责任。遗憾的是,很多父母都是这样任性。

  勇敢起来直面问题,跟伴侣、家人做成年人的沟通,而不像个小孩儿一样到处“撒气”。

  在一个家庭系统中,夫妻关系的优先级高于亲子关系,只有夫妻关系和谐了,这个家庭中的孩子才能快乐、积极的成长。

  一看孩子的“怂样”就生气?“原生家庭”的伤害正被你代代相传

  3、我能保护自己的孩子

  对自己做出承诺:“我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当这样承诺之后,我们就能在行为上更加关心、爱护我们的孩子。

  在偶尔无法控制情绪的时候,记得跟孩子道歉,教会他们相信自己的感觉,告诉他们:你觉得妈妈做得不对,你的感觉是对的。

  告诉自己,孩子不是圣人,孩子都会犯错。职业运动员也不能百发百中,孩子犯错就像投篮没进,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看孩子的“怂样”就生气?“原生家庭”的伤害正被你代代相传

  有人说“言传”不如“身教”,父母能给孩子的“身教”真的不只是爱读书的习惯、重承诺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安全感、价值感一并传递给孩子。这真的需要父母自己摒弃掉那些童年的阴影,才能又足够的安全感传递给孩子。

  我是,多平台育儿领域优质,多平台签约。专注于孩子养育中的心理成长、教育心理,帮助您不打不骂、不生气,提升孩子的责任感、自控力和学习成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