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在研究结果还在接受考验或争议时,请保持理性,不要轻易采信

在研究结果还在接受考验或争议时,请保持理性,不要轻易采信
2020年08月09日 09:51 新浪网 作者 合肥阿姨徕了

  如何应对那些与我们常人的生活紧密相关、但一时半刻又无法深入来了解的科学报告呢?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些备受争议的话题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两股强大的媒体力量给拉扯着,人们在对研究项目本身丝毫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会深受媒体的引导从而做出一些没有客观依据的判断。

  而这种判断通常出于某种道义(比如你特别信任的科学家、医学家或是公众人物的发声让你也对其中一方表示无条件的支持),或是根据自己对媒体所呈现的信息带给你的直觉做出判断。

  

  然而这些看似可以成为理由的理由都不能成为你做出判断的依据。

  严格来说,能够持续产生争议(这里的争议指的是实力、能力相当的研究小组、研究人员或科学家等人所持对立观点的行为,并非是大众没理由的跟风的那种“争论”)的任何事物,都需要等待检验过程。

  而有些实验或科学研究的结论要想保证其确定性,是需要在长期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多项检验的,它并不等同于对物品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检验这种简单的操作。

  所以作为没有科学常识的平民,我们也需要对一些持续产生争议的科学讨论抱有基本的耐心,而不是看到一些片面的分析,就急于给出自己的判断。

  

  否则,你没有经过基础分析得出的判断或选择,极其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与之相关的判断。

  尤其是现在对媒体行业来说发表观点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情,而每一种观点背后是否真的都能挖掘到强有力的证据链予以支持,却无从查证。

  可大众的确会受到媒体声音的影响,这种影响会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依据,使人做出一些非理性、却自以为可靠的选择及判断。

  

  有些科学或伪科学会不定期的针对各种研究向大众做出有关未来预测的一些汇报,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服人们给予他们一定的信任感。但不同之处在于科学的数据结论会引导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向,而伪科学则会诱导人们去相信一些迟迟得不到证实的东西。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1、未经证实的事物,可以选择检索、追踪、了解,但不要取信。很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都被人们忽略了,或是其关联性没有被剖析地足以让大众理解和接受,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它们与生活的关联性,比如有机食物到底好不好,转基因究竟是怎么回事?只要与人和人类有关的事物,就一定有专业人士在研究,也一定有媒体在报道,但是对于未被明朗化的信息,最好的决策方式就是对其进行基本的了解,而不对媒体与媒体之间、以及各项研究之间的争议发表任何态度。

  2、即便是看待有科学依据的研究,也只相信对方已经做到的,而不要依照对方过往的成功概率去盲从于他们还未做到、却做出承诺的那部分。比如某某机构或某研究认为在未来几年后会发生什么等,通过此类预测来诱导你提前相信对方还没做到的事情。

  

  有人说这不就是让人持观望的态度吗?没错,是谁说观望一定就是个贬义词呢?

  对于那些饱受争议却迟迟没有争论出最终结论的暂时性的研究结果,选择争做“小白鼠”并不是一个理性的决定。

  我们不必对过多科研成果深入了解,但是那些与我们生活“内容”有关的、或是能够对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研究,我们还是有必要去简单了解一下的。

  比如为什么看电视的孩子会比不看电视的孩子更容易分散注意力?认知与食物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为什么会有相当一部分产妇原本只是睡眠不好却生生被误诊为产后抑郁症?

  

  其实生活中有数不尽的问题都能够在书中或是一些相关领域的文献中找到答案,只是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做这些基础的检索。

  如今人们每天都需要获取大量的媒体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而有时有些媒体的声音原本就不够客观。

  作为需要对信息做出筛选及判断的一方,我们必须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外界的信息。

  媒体收集信息——编撰成文——向大众传播,这整个过程都需要极高的效率,但不得不说在媒体所发布的海量资讯中我们极少看到他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度剖析,然而他们发布的内容本身似乎也代表着他们的立场。

  

  现实生活中,我们与人打交道时需要信任他人。但当我们面对繁杂冗余且不知如何取信的信息时,我们就需要拿出一些智慧和理性来检索信息的来源,因为我们不能、也不该什么都信。

  之所以会提到媒体,是因为我们无法经常性的了解到各领域中最新的科研成果,而能够令大众有些印象的研究项目或结论,通常都是由媒体这个媒介传递给我们的。

  媒体为了赢得人们的关注度及认可度,他们报道的有关科研成果这部分的内容也一定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但他们对信息的解读程度是否足够理性客观,是否值得取信,却是个未知数。因此我们为了确保自己接收的信息的完整性及真实性,就需要自己在解读信息这件事上多多发挥探索精神。这样才不会对大量科学研究的结论产生误解。

  

  当人人都在过度关注自己的生活圈时,大家就会逐渐淡忘掉科学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那些埋头苦干的科研小组总是认为他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推动科学的整体发展上,因此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不会整天在公众面前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及数据来源发声的。

  然而这些科研人员、科学家或是心理学家不发声,不意味着他们从不关注外界对他们所在的领域以及他们参与的最新研究的讨论。

  可以说《这才是心理学》一书就是在这样的契机下被创作出来的。

  作者看到了人们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都来自于人们为了谋取私利而不惜打着心理学知识的擦边球去大肆宣传伪科学。

  

  书中还提到电视对于儿童的注意力的影响最初正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而当这一话题被医学领域掀起了广泛的讨论后,人们便开始相信这是这一议题是被医学界提出的。

  真正的心理学知识总是不如那些“一看就觉得很有道理却总是无法得到证实”的伪科学知识或是鸡汤观点让人印象深刻,这样大家即便没有求知欲、探索精神,也能被这些观点所吸引。可问题是,这些伪科学真的能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什么实质作用吗?并不会,不仅不会起到实质作用,还会让人离真相越来越远。

  保持探索精神,对任何信息都愿意用理性客观的思维去解读,并不容易做到。但至少我们得学会不被嘈杂的声音影响,不是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