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拖累家人了,我轻轻地走吧。”
在被查出白血病复发后,心灰意冷的巴丽丽认为只有结束自己的生命,才能让家人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不再为她操劳、忧心。
而此时,她的家人正四处焦急地寻找着她,8岁的女儿哭喊着:“妈妈,你快回来吧,我需要你,我们全家都需要你……”

女子白血病复发
2015年6月,巴丽丽被确诊为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此后,她经历了痛苦的化疗过程,身体备受折磨。经过一番艰难的治疗,她的病情终于得以控制,生活似乎重新燃起了希望。
然而,命运并未就此对她手下留情。2016年,在一次常规复查中,巴丽丽发现自己病情复发了。医生告诉她,如果不接受治疗,她可能仅有3到4个月的自然寿命,且当前有效的治疗方案是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巴丽丽的父母已经六七十岁,而她的几个表弟表妹骨髓配型均不成功,同时,骨髓库中也未能找到与她相匹配的供者。就在巴丽丽夫妇感到绝望的时候,医生告诉他们:8岁的女儿玹玹的配型成功了。
玹玹是巴丽丽夫妇的第二个孩子。在玹玹出生之前,他们曾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然而,大女儿在年仅6岁时因一场意外事故永远地离开了他们。在痛失爱女的十年后,已经35岁的巴丽丽生下了小女儿玹玹。
由于自己曾经经历过抽取骨髓的痛苦,巴丽丽深知这种痛苦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因此她内心极度不愿让小女儿玹玹遭受这种罪。
同时,巨额的移植手术费用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了这个家庭的肩上。手术的成功与否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这让巴丽丽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她认为自己是家里的累赘,绝望的情绪在巴丽丽心中不断蔓延。

巴丽丽失魂落魄地走到河边,望着那潺潺流淌的河水,想要和家人做最后的告别,打开关掉了几小时的手机,马上接到了丈夫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女儿玹玹正焦急地呼唤着妈妈:“妈妈,我们需要你,如果我们家没有了你,那怎么还像一个家呢?快回来吧。”
最终,在丈夫和女儿的劝说下,巴丽丽回到了医院积极配合接受治疗。


8岁女儿捐髓救母
“我心里的泪流成了一条小河,不敢当妈妈的面流出来。”
玹玹虽然年纪尚小,但她心里非常明白妈妈的病情有多么严重。她目睹了妈妈被病痛折磨得日渐消瘦,脸色苍白;也看到了爸爸为了给妈妈治病而四处奔波,日渐疲惫的身影。这一切都让小小的玹玹心疼不已。
当她得知自己的骨髓或许能成为救治妈妈的希望时,便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得知妈妈宁愿放弃治疗,也不愿接受用自己的骨髓进行移植,玹玹一边温柔地安慰着妈妈,一边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悲痛。

为了给妈妈捐献骨髓,玹玹要做一系列的检查。
首先,玹玹需要被抽取一定量的血液。在抽血过程中,由于需要使用比平常粗得多的针头,玹玹强忍着剧痛,但最终因疼痛难忍而直接晕了过去。当她被爸爸抱出来时,脸色已经变得苍白。
然而,这只是第一道难关,接下来的骨穿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医生需要为玹玹进行骨髓穿刺,目的是从她的胸骨中抽取部分骨髓以供化验。
由于儿童在接受骨穿时不能施用麻醉药物,那粗大的针头刺入她的身体时,玹玹紧咬牙关,硬撑着疼痛,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她担心自己的哭泣会让妈妈更加心疼,反而安慰妈妈说:“妈妈,真的不疼,您别担心。” 然而,当妈妈走开后,她终于忍不住对爸爸说:“爸爸,好疼。”
但即便经历了这样的剧痛,玹玹也从未有过一丝后悔或退缩的念头,她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妈妈能够尽快康复。

玹玹的各项检查结果都出来了,结果显示她基本上满足了捐献的条件。然而,因为她年龄小,身体比较瘦弱,达不到捐献的体重标准,于是玹玹开始努力增肥。
她每天强迫自己吃五六顿饭,哪怕已经吃得很撑了,还是会硬着头皮往嘴里塞食物。以前她不喜欢吃鸡蛋,可现在为了能多长些肉,她每天都会乖乖地把鸡蛋吃下去。
当确定玹玹可以为巴丽丽捐献骨髓后,一家人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
一方面,他们看到了生的希望,期待着这场手术能够让巴丽丽重获健康,一家人可以继续幸福地生活下去。
但另一方面,担忧也如影随形。毕竟玹玹还只是个8岁的孩子,身体还在发育阶段,就要经历这样一场对大人来说都颇具挑战的手术。
医生们也深知这次手术的特殊性,丝毫不敢懈怠,做了全方位的准备工作。

手术成功,孝心打败病魔
在进行移植手术之前,巴丽丽还需接受一次全面的检查。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她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胆囊炎和胆结石。医生指出,如果不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可能会对移植手术构成风险;但若进行切除,则可能影响移植手术的进度及后续的化疗安排。
在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权衡之后,巴丽丽最终决定切除胆囊。医生为她采用微创手术方案成功完成了胆囊切除手术。
终于到了进行骨髓移植手术的日子。尽管之前已经经历了抽血等考验,但骨髓捐献手术才是最关键也是最痛苦的环节。
在采骨髓手术时,医生对玹玹实施局部麻醉。抽取骨髓时,玹玹紧紧抿着嘴唇,竭力忍受着那难以忍受的疼痛,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在场的医护人员都忍不住心疼。在玹玹心里想着只要妈妈能好起来,自己受这点苦不算什么。

手术后,玹玹的骨髓在巴丽丽体内没有出现排异情况。巴丽丽也凭借着女儿给予的这份 “生命礼物”,顺利度过了危险期,身体一天天好转起来。
这场与病魔的抗争,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那深厚得无法言喻的情感。在巴丽丽陷入绝境,几乎要放弃生的希望时,是年仅8岁的玹玹成为了妈妈的救命稻草,点亮了那束希望之光。
孩子对父母的爱,纯粹而又无私,它可以超越年龄的限制,克服重重困难,迸发出令人震撼的力量。玹玹在面对捐献骨髓的诸多痛苦和挑战时,从未有过一丝退缩,只因为她心中怀着对妈妈满满的爱,想要妈妈能继续陪伴在自己身边,共享生活的点滴。
这份爱也让我们明白,亲情是如此珍贵,它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是无论遇到多大风雨都能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港湾。
在生活中,或许我们会因为忙碌而忽略了身边亲人的感受,会因为一些琐事而产生矛盾,但当真正面临困境时,才会发现,亲人之间的爱是那么强大,能让我们鼓起勇气去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卫视《生命缘:捐髓救母,为爱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