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2020年04月06日 22:41 新浪网 作者 小薛谈情

  文|空谷幽兰

  前几天和邻居们闲聊,有个邻居说她们单位的一个同事因为闺女打耳洞被批评了。那女孩儿才七岁,刚上小学,一天晚上女孩儿放学回家,高兴的让妈妈看自己的耳朵,仔细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自己的女儿竟然偷偷的打了耳洞。一时之间,这位妈妈脾气上来了,对女孩儿批评了起来。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你还这么小,居然背着家里偷偷打耳洞,我同意了么?你小小年纪不好好学习,净整一些没用的。”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妈妈,班里的好多女生都打了耳洞,我是和同学一起打的。”

  “送你去学校是让你好好学习的,不是让你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你怎么不向学习好的学生学习?天天都和什么样的学生一起?”

  “你觉得打耳洞很好看么?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这像什么?简直是一个坏女孩儿!”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这位妈妈是越说越生气,看着自己女儿有这样的行为,甚至表示“未来堪忧”。

  打耳洞本身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很多女孩子为了漂亮会打耳洞,这位妈妈之所以会因为这么普通的一件小事生气,不过就是因为女儿太小,在该学习的年龄段做了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可是这位妈妈的做法就真的一点错都没有么?

  得知孩子打耳洞,家长应该怎么做?

  当发现孩子在没有经过家长允许的情况下打了耳洞,家长该怎么办呢?

  显然,这位妈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不了解孩子为什么打耳洞的情况下,这位妈妈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批评,甚至说出“坏女孩儿”这样的话,没有给孩子任何解释的机会。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不仅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还会疏远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孩子为什么想打耳洞?

  除了一些特殊的习俗文化,其实原因不外乎这几种:

  1、求关注心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人热衷于追求美丽,小孩子也是一样的。当他们发现别人耳朵上戴着那么漂亮的装饰品,就会产生羡慕的心理,从而想成为那个被羡慕的对象。在这种心理促使下,孩子会觉得打个耳洞并不是什么大事,就好比妈妈涂个口红。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2、好奇心理

  小孩子都有好奇心,尤其是对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总想尝试尝试。对于打耳洞这件事情,小孩子想的可能是“为什么耳朵上会有两个小孔”、“这两个小孔是怎么来的”、“耳朵上的小洞疼不疼”等等诸如此类。

  当没有人给与他们答案时,他们就会想着亲自去找出答案。

  3、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拿打耳洞这件事来说,也许孩子本身对耳洞并不感兴趣,但家长越是反对,孩子就越是坚持,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家长要向孩子坦白打耳洞的弊端

  家长生气小孩子打耳洞,不完全是因为影响学习,更是为孩子的身体健康着想,家长应该对孩子坦诚,让他清楚打耳洞的危害的同时,也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

  首先,孩子太小,考虑到身体发育不完全,这种情况下打耳洞,有可能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不利于孩子健康正常。而且小孩子喜欢嬉戏打闹,玩耍时下手难免轻重不可控制,如果不小心伤到了耳朵,岂不是得不偿失么?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其次,打耳洞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没有打好,又不懂得如何保护伤口,那么很可能引发炎症,耳朵受了疼,又耽误了时间,分散了学习精力。

  另外,有了耳洞,就会想着如何装饰它,什么首饰漂亮?在哪里去买?这些问题总会萦绕在孩子脑海中,哪里还能集中精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呢?而且不同的首饰也会引起相互自检的攀比之心。

  孩子追求完美,更是有追逐进步的优秀品质

  如果孩子打耳洞是为了变得更漂亮,更完美,那家长也不要只看到负面影响。人们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家长有一个追求完美的孩子,那多半是背后有追求完美的严厉型父母。

  富兰克林说“虽然我从未达到自己期待的那么完美,甚至远逊于期盼,但藉由这样的期望,我至少努力成为一个比原来的我更好、更快乐的人”。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如果父母从小就给孩子梳理正确、健康的审美观,那么追求完美的孩子,一定会沿着这条正确、健康的审美观道路走下去,并且还会朝着“更优秀”的方向进步,难道你不因为有这样优秀品质的孩子而感到自豪和欣慰么?

  孩子对美与丑懵懂无知,家长该如何培养他的审美观?

  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向往的,但是要真正懂得美与丑,并且能够进行美的创造,对孩子的审美观教育就尤为重要。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因为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求知欲望强烈的年龄段,审美教育同德、智、体教育一样重要,对孩子的未来都有深远影响。

  1、不要阻挡孩子追求完美的脚步

  孩子认为美好、并且追求的事物,家长不要第一时间就抛出反对意见,基于孩子存在的逆反心理,越是反对,就越是坚持,这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不妨暂时默许孩子的想法,找到合适的机会再深刻教育。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2、帮助孩子认识美的概念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认识美,这是培养孩子审美观的第一课,只要让孩子心中认识美的标准,并且能够通过这个标准去衡量、去判断万事万物的美与丑,从而自行扩大他的审美范围。

  3、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我们经常提到的一词“心灵美”,所谓的心灵美,就是人的道德水平高。

  一个人如果有美德,即便没有完美的形体和容貌,也会让人肃然起敬。钢铁战士刘琦就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人。为了灭火,他失去了四肢和五官,虽然他的外形丑,可他拥有一颗美好的心,有光彩照人的品质。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家长,要培养孩子做一个心灵美的人。

  科尔顿说“美丽的身材可以吸引倾慕者,但是,要永久的吸引他,需要美丽的灵魂”。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如何鼓励孩子创造美?

  万物皆有美与丑,在孩子成长发育阶段,家长引导他们去用心灵发现和感受美,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美。

  A在孩子处于认知发展最初的阶段,培养他的发现能力是创造美的的第一步。

  美丽奇妙的世界将是他们最好的课本,自然界中,丰富的食物和现象可以给他们形成美感的源泉,利用周围的环境,引导他们观察、感受、欣赏这一切。

  倾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鸟叫声、虫鸣声、流水声,借助声音,帮助孩子领略自然美。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B认同孩子的闪光点

  犹太人认为:有些父母习惯于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孩子,对孩子要求很苛刻,现在很多父母都很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如愿地成才,但过度的挑剔和苛刻的要求只会适得其反。

  有的父母无法忍受孩子暂时的成绩不好,更不能忍受成绩不好是因为“打耳洞”这样的事情造成的,因此把各种不满、急躁的情绪传递到孩子身上,又打又骂,反而会让孩子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更加叛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功课不好的孩子,可能他绘画有天赋,拿起笔就能画出心中的所想。若是这样,家长就应该认同他在绘画方面的能力,不要因为功课不好而抹杀他对绘画的挚爱。相反要鼓励他的,赞美他。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C用行动赏识孩子

  当发现了孩子的优点,家长千万不要吝啬的藏着掖着,“你真棒”、“你真聪明”,说一句简单的话,对孩子激励的作用就极大。

  当然,赏识孩子也不要仅仅表现在口头上,还是要给他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发挥他的才智,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体会成功的滋味。

  7岁女孩打耳洞被批“坏女孩”,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

  D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即便是孩子,家长也应该给给与他足够的个人空间。现在有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学坏了,恨不能二十四小时看着,这怎么利于他健康成长呢?家长永远不可能一辈子看着孩子,早晚要有放手的一天。给他足够的个人空间,或许他能够在这小小的空间中创造出更多美好。

  孩子读书的时候,家长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步入社会后,希望他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有不错的待遇。这样一路走来,在教育这件事情上磕磕绊绊,有些家长力不从心,有些家长以失败告终,但是

  聪明的家长并不会严格管制孩子,而是在他成长过程中起到引导、引领的作用。

  孩子打耳洞,看似一件小事情,背后却能延伸这么多的教育问题,与其歇斯底里的责骂他,倒不如做个聪明的家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