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的含金量正在变高。
今天,OpenAI决定拥抱竞争对手Anthropic推出的这款AI互操作性工具。山姆·奥特曼在X上宣布,现在就可以在旗下Agents SDK里使用它,很快,ChatGPT桌面应用和Responses API也会跟上。Anthropic首席产品官迈克·克里格(Mike Krieger)表示欢迎,并称MCP已经从最初的一抹微光蓬勃发展为行业的开放标准。
MCP协议发布于去年年底。它定义了模型与应用之间交换上下文信息的方式,让开发者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将各类本地或云端的数据源、工具和服务,与大模型相交互。Anthropic 官方的比喻是,它就像一个USB Type-C,让支持这个协议的不同工具,都能即插即用地连接到大模型。
有了它,各类外部工具,与这个“万能转接头”对接就好了,不需要与大模型一一对接。M×N的问题,转化为了M+N。生态越繁荣,减负越见效。

2025年是智能体元年。我们曾展望在这一年里,多智能体将加强协作与互动。智能体的互操作性越强,智能体经济的网络效应就越强,提供这种互操作性的基础设施也就越受欢迎。套用黄仁勋的话术,就是“现在接入的越多,未来接入的越多”。
从发布至今的一个季度时间里,MCP协议是所有开源框架里跑得最快的。MCP刚推出不久,就受到了早期接受者的欢迎,除了Anthropic旗下的Claude,还包括Block、Apollo与Replit等公司。
今年,中国初创企业发布了Manus,这款号称“全球首款通用Agent产品”在国内外病毒式传播,让MCP这个专业术语彻底出了圈。某种意义上说,它的“通用”,其实也就是MCP所赋予的。
事实上,OpenAI并不是后起者。它一直都在尝试,如何降低外部工具连接到大模型的门槛。在AI互操作之前,大模型与外部的最原始的互操作,其实是人类用户完成的,从文档中复制一大串文字或数据,作为提示词的一部分,复制到对话框,让大模型阅读到它。
OpenAI的函数调用 (Function Calling),是一种将GPT的能力与外部工具和API相连接的新方法。它还率先推出的GPTs,相当于允许用户个人定制智能体,将想要的功能封装到这个小程序里,并为此还曾力推GPTs Store。还记得已经失败的Humane吗?奥特曼当初投资的它,也在于它的智能硬件产品AI Pin,被设计成可以大量调用GPTs,被赋予了引领OpenAI硬件生态的厚望。
但它们都并不成功。除了性能参差不齐外,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于,这是一个封闭系统,而且,GPTs之间也缺乏互操作性。在大模型性能正在飞速扩展的阶段,智能之间的沟通,居然无法迅速扩展。
MCP协议不一样。它是一个开放的标准化的协议,支持多种大模型。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主机(Host)、客户端(Client),以及服务器(Server)。
正如“MCP万能转接头”图示,主机相当于用户交互的界面;客户端是响应用户的智能体,比如Cursor或Manus,负责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服务器是被执行与调用的本地或外部数据和工具,类似于开放版本的GPTs。
有了MCP,开发者往往只需要专注于自己的那一个环节。智能体价值链上的模型、智能体与工具的低耦合性,也许还将带来工具即服务(TaaS)的机会。而能够调用越来越丰富的工具,也让智能体拥有了成为超级智能体的机会。这就带来对更高性能大模型服务的需求。
如果2025年就是智能体元年,那么,这就意味着围绕智能体展开的商业化,仍然相当早期。OpenAI等巨头,一方面继续基于自身垂直一体化布局生态,另一方面也将面临与更广泛的开发场景保持兼容的压力。
巨头已经开始正式布局MCP生态。微软宣布支持MCP,推出了Playwright MCP。这是一个服务器,将微软强大的浏览器自动化工具,封装在MCP标准中。智能体可以通过这一工具,像真正的用户一样点击、打字、浏览和与网络互动。国内,百度千帆也宣布与MCP全面兼容,支持将现有SDK开发组件,一键转化为MCP服务器模式。
今天,轮到了Anthropic的“宿敌”OpenAI。随着OpenAI在旗下Agents SDK中开放对MCP的支持,智能体开发者可以更方便地用到功能丰富的外部工具。
现在的问题之一是,还会有更多巨头会加入进来吗?更多前沿模型厂商的进入,会进一步推动MCP生态的成熟。至少,有尝试过MCP协议的开发者称,目前MCP工具选择机制的内部实现,依赖于智能体及其背后的大模型的主动选择。大模型会根据所有工具的结构化描述和少样本(few shot)来确定该使用哪些工具。
但是,这也带来另一个问题。OpenAI等巨头,会止于接受这种类似安卓模式的MCP吗?MCP的初衷是更好地调用那些“外部”不受自己控制的工具,对于拥有前沿模型与应用生态的巨头来说,垂直一体化的智能体及其工具集,或许能带来更好的用户AI体验。LangGraph负责人Nuno Campos相信,用户的要求会水涨船高,掌握完整技术栈才能交付最好的AI体验。
但不管如何,OpenAI接受MCP协议,让风投机构a16z的预测越来越接近现实。该机构在一周前刚撰文称,今年将是统一的MCP市场崛起的决定性的一年。

这意味着更多以业务为中心(当前多为编码为中心)的MCP客户端出现,也会有更多的MCP服务器被广泛采用,期间,新的MCP市场等机会也将涌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