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谁说传统玉器不“洋气”?看一下唐代的玉雕人物有多“先进”

谁说传统玉器不“洋气”?看一下唐代的玉雕人物有多“先进”
2021年05月11日 14:40 新浪网 作者 麻辣车事官号

  我们都知道唐代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因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因此唐代人一直有着爆棚的自信心,这样的自信心也促使唐代能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在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盛况中,中外文化交流也相当频繁。人们乐于吸纳学习外来文化,不觉得有文化入侵的困扰,也没有崇洋媚外一说,这都是因为唐代人基于国力而建立起来的文化自信心。这种自信心也表现在了金银器、玉雕等艺术的创作之中,除了兼收并取,汲取中亚、西亚等地艺术风格之外,最重要的是出现了一种另类的玉雕纹饰——胡人,也就是居住在中国古代北方和西方的外族或外国人。

  

  唐代|彩绘胡人陶俑

  

  唐代|玉饮酒胡人纹带板

  在我们的印象里,中国玉石的玉雕纹饰一直走的都是传统路线,尤其是像玉雕人物这一类,一定是以中国人面孔为主的,不管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还是仕女儿童、神仙佛像,在五官外貌的塑造上,大多也跑不出去中国人的这个样貌特征范围。而且在刻板印象中,我们可能也会觉得,用中国传统的玉石雕刻外国人,比如雕个碧玉的《思想者》之类,虽然乍一看挺有意思的,但总觉得颇有些不伦不类。

  

  唐代|三彩胡人骑马俑

  但唐代人的思想显然要更开放一些,丝毫不觉得在名贵的金银器、玉器上雕琢外国人的形象有何不可,对这种“洋气”的纹饰接受良好,在唐代贵族间流行穿戴的玉带板上、饮酒的杯具上、各类陈设品上,都可见头戴尖顶风帽、深目美髯、紧衣束腰的西域胡人们的形象,他们的神态满面春风,托着珠宝,捧着寿桃,载歌载舞,骑着骆驼,牵着大象......这种写实的纹饰足可见当时的社会繁荣和盛唐气象。

  

  

  唐代|胡人歌舞玉带板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时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为西域胡人舞狮的场面所感动,诗人白居易还曾为此赋诗一首。玉匠则用手中之玉,雕琢出了这些精彩的胡人舞狮长卷。何家村遗址出土的白玉伎乐狮纹带饰中,就雕刻着头戴风帽的多位胡人,手持各种乐器演奏。狮子体魄雄健,威风凛凛地与胡人互动。狮与人的造型生动、形态各异,分别以凸雕成形,再以阴线勾勒出细部,饱满有神,栩栩如生。

  

  唐代|乐伎玉带板

  故宫博物院馆藏有一件青玉骑象人立体圆雕,象呈跪卧状,胡人身着窄袖束腰长袍,左手放在膝上,右手长袖甩向脑后,脚蹬长筒马靴,双腿交叉坐在象背上,姿态生动,极富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西安何家村遗址还出土了一件鎏金伎乐八棱银杯,同样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格,杯身被錾出八个棱面,分别装饰着乐伎、侍者和舞蹈者,手柄上还饰以高鼻深目的两个胡人头。

  

  唐代|青玉骑象人

  

  西安何家村遗址|鎏金伎乐八棱银杯

  此类题材的作品还有胡人骑骆驼等,他们都曾是丝绸之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胡人在唐代这片土地上的活跃之姿,不仅是唐朝实力雄厚、国泰安康的体现,更是中外各国友好的象征。这种以胡人为纹饰的金银器、玉器,也促使唐代器物在历代文物中都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时间也抹不掉它们身上的那种盛唐气象。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