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2020年04月04日 07:42 新浪网 作者 巨裕谈体育

  安徽宣城,泾县。

  历史上泾县既是“男勤于耕,女勤于织”的农桑之区,又以商宦众多,文风昌盛而闻名。

  明成化、弘治始,泾县“商贾远出他境,赢走四方”。清与民国中,泾人外出经商者遍及18行省,在长江沿岸商埠形成颇具影响的“泾帮”,因此有“无徽不成商,无泾不成镇”之说。

  由商致富,富而重学,学以致仕者。于是乎,这片美丽土地文风蔚然,并且也至今保持着无数美好的古村古镇。

  一起来看看最美的10处。

  1 查济村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过陵阳山,入泾县桃花潭镇,就来到山水之间的小村落查济。查济村沿溪而上,环山相拥,民居多为明清留存。这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又有着许多年轻的文艺的气息,古村与新思想的碰撞,擦出了别样的火花。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查济古村是一座很低调的古村,都快被人遗忘了。风景很美,古村还保持着元明清时古建筑,如元代建造的“德公厅屋”是著名的景点之一。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和皖南地区的很多古村类似,查济古村经常会来很多写生的人,分布在河边桥旁,大街和小巷,他们也成了古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查姓作为江南地区的大姓,金庸先生原名就是“查良镛”,祖籍也在此。在春秋时期,查济古村的祖先查延刚开始在山东济阳的柤邑(“查”通“柤”),在晋朝时由于战乱而南迁,最后在安徽宣城定居下来。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整个古村是四面环山,岑溪、许溪、石溪都是穿村而过。古村依河而建,岸的两边和巷陌都是用石板铺砌。路跟着水转,迂回又曲折,绵延好几里,也成了古村最美的景色。

  2 黄田村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黄田村,位于泾县黄田村榔桥镇东南部。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以“洋船屋”为代表的黄田古民居建筑群,虽历经沧桑,古村风韵犹存。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青砖绿瓦、名人故居、古老的四合院,诉说着这里的沧桑与美好。洋船屋从繁华到落寞,又到如今的人潮涌动,它似乎见证过太多的人和事,一座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屋,它值得太多人的留念。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山里人家,对秋有着深厚的情感,秋天的黄田,晒场上、院子里,黄豆、稻谷、辣椒、南瓜、玉米、蕨菜、像一幅幅五色斑斓的调色板......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3 小岭村

  小岭村,位于泾县县城西偏北10余公里的山区。隶属于丁家桥镇,境内群山环绕,山峦叠嶂,溪水川流不息,有“九岭十三坑”之称。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小岭宜纸生产始于宋末之初,兴于明清,清末民初达到盛。

  史箱记载,宣纸因产于古代宣州辖区而得名,昔时皖南宁国、泾县、太平、宣城等县先后都曾生产宣纸。后来,其它各县宣纸产业相继停产,泾县成为唯一宣纸产地。

  元明时期,小岭十三条坑,坑坑有纸槽,生产宣纸历史已逾七百五十余年。在小岭许湾村就建有造纸的发明者蔡伦庙,往昔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传说蔡伦诞辰日),村人都到庙中举行祭祀活动。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现今小岭仍有多处保存石槽、石碓、晒场、蔡伦祠、古檀等宣纸文化遗迹。小岭村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宣纸,1915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牌。

  小岭村现在生产的宣纸,远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日本韩国、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宣纸和书画纸产业成为小岭村的主导产业,小岭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宣纸村”。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4 南容村

  南容村位于茂林镇的东南方向,宋属永定乡,元明清属冠盖乡永定都,清属该都一图十甲。南容村三面高山绵亘,浮盖(又名华盖、浮龟,俗名芦蕉山)、东流耸其东,齐云巍立于西,玉屏高峨于南,北面开阔,正如形家所言箕形基地。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村中有发源于玉屏山麓的思溪在村中蜿蜒而过,村前还有发源于范冲岗的望龙涧如玉带环绕村前。在二溪汇聚处曾建有南坛殿、关圣殿,遗址尚存,那就是村落的水口所在,整个古村格局依然。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沿思溪两岸在咸丰四年(1854)曾筑有石堤,董其事者有李蕴辉、李守铎、李士芬、李殿标、李廷栋等五人,历时两年余,这是一项宏伟的水利兼及交通的工程。现在在溪南河堤上建成通车公路,溪北修葺成观景踏春路,非常壮观。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南容村为李氏聚居村落。唐时,太宗李世民第四子之七代孙李伯陵,于唐大中八年迁居太平县弦歌乡田段里,亦即今黄山市龙门。七代义居不分家,唐宣宗敕赐官田一顷,帛120疋,免其租徭,并旌为“义门李氏”。李伯陵二十五世孙、宿松县主簿李核于宋末元初由龙门迁泾县竺田(即今陈村镇竹田),后又复迁永定里庙村(即殷家湾又名庙前村)。李核之孙道三隐居乐道,访得南容山水回环,钟灵毓秀,遂于元仁宗年间由庙村迁南容而居,衍至今已近三十代,达六百八十年左右。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南容环境优美,旧有“双桂流丹、玉屏锦绣、永丰晓钟、望龙夕照、盖山浮龟、潭水鸣琴、齐云耸翠、东流夜月”。古迹也甚多。比较有名的有凌家湾、永丰庵、员官桥、永济桥、状元岭,吸引古今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动人诗章。

  5 马头村

  背山面水,环境清幽,风光古朴,粉墙黛瓦的古民居隐藏在茂密的竹海中,在泾县琴溪镇马头村,脚踩着是过去,身边的是岁月。触摸到的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似乎触碰到的每一片砖瓦都饱含光阴的故事。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宋元时期,马头村还只是一个户家不多、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但到了明代,随着社会较为安宁,商品经济日渐活跃,马头村快速成长,始设为镇,并建有水运码头。到了明清迄至民国时期,马头镇走向繁盛,青弋江中上游各地的茶叶、纸张、竹木、柴炭以及其他山区特产山货,都经这里的码头运往苏浙一带。

  繁盛场景有村志记载,至民国初年,该村居民有6000人之多,镇内建筑面积达36000平方米。

  开办纺织、铁器、制伞、皮革、榨油、调酒等各类手工作坊企业20余家,有各类杂百货店铺近200家,立有竹木行、牛行等5家市行,县城规模最大的恒发钱庄也在此设分号,一些外国“洋行”也来此开设办事所。可谓“商舟辏集,一县之市场也。”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马头村现属琴溪镇,东与宣州区相邻,西与南陵县相望,旧称马头镇。因青弋江分隔,分东、西两镇,邑人胡承珙有“石矶分峙岸西东,碧水潆洄一镜中。安得人生尽如许,马头无处不相逢”的诗句。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6 后山村

  后山村西北傍山临水,东南有广袤田地,渔耕是主要的生活方式。在泾县东乡蚕桑业未崛起之前,据《郑志》记载以后山养蚕为最盛,泾县的丝线也远胜湖州。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后山的古民居也比较有特色,但留存已不多了。据说临河人家繁华时房连房,前有连廊,现虽已不存,但站在后山脚下远眺,远景炊烟人家皆掩映烟树之中,近景碧波中一舟漂泊,真是景色美丽如画。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村中保存的张氏宗祠、支祠,三雕骈美,藻井独特,是不可多得的古建精品,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功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指日可待。最让后山张家扬名的是后山剪刀。后山剪刀口碑极好,享誉大江南北。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后山剪刀创于何时,现在尚未找到确切文字记载,在申报非遗时将它定为道光年间还是很有见地,因为嘉庆《泾县志·物产》中并没有后山剪刀的记载,就是对泾县物产记载甚详的《郑志》也不见记载。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金打铁,银打铁,打把小小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打毛铁。毛铁打到正月正,家家门前玩龙灯。金打铁,银打铁,打把小小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打毛铁。毛铁打到二月二,葫芦种子才下地。……”这是一首在泾县广为流传、吾辈儿时耳熟能详的《金打铁,银打铁》儿歌,说明后山铁匠业之发达,影响很广泛。

  后山不仅生产各类生活用剪,如裁缝用的“布剪”,女红用的“花剪”,而且制造各种生产用剪,如种织麻布用的“麻剪”,采桑枝用的“桑剪”,宣纸用的“宣剪”。

  7 平垣村

  平垣村地处泾县西南,隶属黄村镇,距离泾县县城20余公里,出县城顺运河往西南行至13公里处,翻越山岭便是平垣村的入口,当地人称五雀岭。

  唐代诗人有诗云“双阙龙相对,千官雁一行”来形容大明宫之气势恢宏,用在此处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徽水河自乌溪流经平原村南面至五雀岭下,遇岭下磐石峭壁回转近360度流向黄村镇,形成一个如月弯之状的牙行湖面,湖边芦苇丛生,白鹭鹊起,一只渔船漂泊湖面,夕阳西下之时,山影倒印相对,湖面落日余晖波光粼粼,“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之景一览无余,尽归眼底。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1999年央视一套播出专题片(江南小漓江——马影石湖)便是此处。从上游乘竹筏至此处,“两岸青山相对出”,如梦里桃花源一般,一步一洞天,一景一留恋。从无雀岭脚下往里沿山路继续前行3公里,看到一片开阔处便是平垣村了。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千万年过去了,徽水静静地流过这摇篮般的盆地,再经过华丽的“S”型回龙湾,流入青弋江冲击平原,与另一条发源于黄山山麓的青弋江合二为一了。华章、新生儿、徽水河冲击平原,就是人间桃源——平垣村,前面的期待,后面的故事,就是平垣村的环境与倩影。无论是顺源还是逆流进入,它都是梦境般的、诗意般的、音乐般的。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平垣存有很多古建筑,但多为清晚期的,因清军在此曾与太平军在此激战。

  8 桃花潭古镇

  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城西南40公里处,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因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而名扬天下。

  截取青弋江一段,潭面水光潋艳,碧波涵空;峭岩上古藤缀拂,云雾缭绕。驾一叶扁舟,撑一篙新绿,足见“千尺潭光九里烟,桃花如雨柳如绵”,亦有白沙平野,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漫步其中,犹入武陵人家,又疑人间天堂,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桃花潭老街整体给人的感觉,色彩淡雅,古朴又充满韵味的街道,这里的一幢幢房屋都仿佛是这个老街的记忆,小青瓦,白粉墙,马头墙,古香古色。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9 章渡古镇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章渡古镇也称泾溪古镇,位于皖南泾县县城以西20公里处,在青弋江上游北岸,章渡古名漆林渡,有一千多年历史。古镇依青弋江而建,房屋一面临江,用木柱悬空支架在青弋江上,河水从其下潺潺流过,极具江南水乡情调。此建筑一户接一户,延绵约1、2华里,所用木柱逾千根,故称“江南千条腿”——吊脚楼,又称吊栋阁。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章渡古名漆林渡,有一千多年历史。唐代诗人李白游历泾县时还曾誉章渡为皖南之“西来一镇”,他游历章渡南面的大蓝山,写下诗作。“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唐代那时的章渡是泾县的水陆重镇,在此设埠置州,管辖三县。滔滔青弋江的水从镇边流过,航运的发达使得小镇兴旺,便有“千足吊脚”之称。而章渡老街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章渡镇的“江南千条腿”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瓦房木板结构,前店后宅。由于宅房主要粱架是用木柱支撑在空中,故又被称为吊栋阁,位于章渡老街南侧,均为临街店铺。另一侧则临青弋江,每当发大水的时候,水一直能漫到街上,远远望去,吊栋阁就象一排浮在水上的房子。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章渡老街,街宽4米,青石铺面,中有条石为轴,旧时为方便独轮车行走而铺就。一条约百米长的窄窄街道,靠江这边就是“吊栋阁”,另一边大都是破旧和废弃的房屋。据介绍老街在古代是泾县西南商贾云集之地,抗战期间又成为新四军转运物资的重要集散地。

  10赤滩古镇

  赤滩位于泾县城北7.5公里琴溪河与青弋江交汇处,是青弋江航道上一个古老的水上重镇,自明、清以来一直就是乡(镇)政府所在地,成为远近数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是泾县历史上知名的十八古镇之一,现隶属琴溪镇。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赤滩古镇始建于宋代,完好保存着明清一条街古建筑群,卵石路面,青砖黛瓦,马头墙,四水到堂,具徽派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青石板上留下的独轮车辄沟槽,记录着古镇昔日的辉煌。建有民俗文化陈列馆,展出千余件尘封已久的民俗实物,再现昔时民间生活缩影。

  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

  另外岩龙寺僧来俗往,钟声悠扬。佛教文化陈列馆广钦大和尚舍利子晶莹庄严致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