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火器后坐力是累赘?马克沁:我发明的自动火器就需要后坐力

火器后坐力是累赘?马克沁:我发明的自动火器就需要后坐力
2020年06月01日 22:11 新浪网 作者 星宿宫殿

  笼统的来讲,火器的威力是和后坐力成正比的,即后坐力越大,火器的威力也就越大。

  因为火器的本质说白了就是将火药爆燃后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借火药爆燃后产生的压力将弹头从枪膛里面推出去。

  与此同时,这些火药气体所产生的压力还对弹壳形成了一种反向作用力,也就是后坐力。

  就好比我们用手拍墙,力的传导方向是从手到墙,但是大家都会觉得手疼,为什么?

  因为在拍墙的同时,我们的手也会受到这个反向作用力的影响。

火器后坐力是累赘?马克沁:我发明的自动火器就需要后坐力

  可是相信大家也应该都知道,后坐力和精度其实是成反比的,后坐力越大,相对来说精度也就越差,谁让后坐力不会只针对弹壳呢。

  在一系列联动作用下,势必就会影响到火器瞄准状态的稳定,而精度又直接关系到火器的综合性能表现,毕竟光有威力打不中也没用啊对不对。

  那这是不是就代表着对于火器而言,火器的后坐力实则就是一个如同“累赘”一般的存在呢?

  相信应该有不少人都认为确实是这样,否则那些武器设计师也就不会想方设法的利用各种装置来降低火器后坐力了。

火器后坐力是累赘?马克沁:我发明的自动火器就需要后坐力

  但是对于著名枪械设计师“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而言,却不是这样。

  正是因为他对火器后坐力的研究,才让他在1883年之时,利用火器的后坐力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

  继而又在1884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支不依靠外部能源接入就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也就是“马克沁重机枪”,开创了世界自动武器发展的新纪元。

火器后坐力是累赘?马克沁:我发明的自动火器就需要后坐力

  火器自动化的概念

  虽然现代自动化武器里面的“加特林”自动机枪比马克沁重机枪出现的时间还要早,早在1860年,美国人“理查德·乔登·加特林”就已经设计出了“加特林”机枪的原型,而且还大规模装配过。

  但严格意义上来讲,早期版本的加特林机枪其实还不能算是自动机枪,而是半自动机枪,依旧有一部分操作需要手动进行。

火器后坐力是累赘?马克沁:我发明的自动火器就需要后坐力

  因为加特林机枪所使用的发射原理其实就是类似于左轮手枪一样的转膛发射原理,虽然从上膛到完成击发且抛掉弹壳的过程已经可以说是实现了自动化。

  但是这些自动化过程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前提,也就是枪管得先转起来,也只有枪管转起来以后,才能提供上膛到抛壳等自动化过程所需要的能量。

  现代加特林机枪之所以能实现自动化,就是因为利用了电控、液压等技术把“转动枪管”的这一块也实现了自动化,可早期版本的加特林却不行,毕竟电控技术以及电池技术等多方面因素都还不够成熟。

  所以也只能是采用“手摇”的方式给枪管供能,说白了就是需要士兵持续转动曲轴,从而保证枪管的持续转动,然后才能持续射击,一旦士兵停止转动曲轴,自然也就无法继续射击。

火器后坐力是累赘?马克沁:我发明的自动火器就需要后坐力

  但是马克沁的自动化概念却不一样,非但不需要电控、手摇等外部能源接入,而且只要士兵扣下扳机,他们手中的步枪或者机枪就可以持续不断的射击。

  虽然士兵松开扳机后也同样没办法继续射击,但是这其中的性质却是完全不一样的,马克沁重机枪的自动化程度明显就高于早期版本的加特林。

  就跟我们骑小电车一样,只需要打开电源,然后扭下油门就能走,而不是像脚踏车那样还需要踩动踏板才能走。

  火器自动化的概念其实也正是如此,最大化的减少人类自身因素对火器击发进程的干预和影响,所需要负责的也就仅仅只是打开或关闭一个“开关”。

火器后坐力是累赘?马克沁:我发明的自动火器就需要后坐力

  马克沁让火器实现自动化的原理

  正如前面曾说过的,马克沁之所以能让火器实现自动化,靠的就是这个“后坐力”。

  就拿马克沁重机枪来举例吧,在马克沁研发出马克沁重机枪之前,火器的枪管一般都是牢牢的固定在火器主体上面的。

  即便是加特林,它那些可以转动的枪管也依旧会围绕着一个固定的中心轴去转动。

  但是马克沁却利用一些弹簧把枪管做成了一个类似于活塞一样的活动装置。

  再加上撞针击发子弹之时,为了保证枪膛能够拥有足够的气密性,当时的枪机也往往会采用一种旋转上膛的方式跟枪管牢牢的扣在一起,从而暂时的结合成了一个整体。

火器后坐力是累赘?马克沁:我发明的自动火器就需要后坐力

  这点大家可以参考下早期步枪常见的“旋转后拉击发装置”,或者19世纪比较出名的“德莱赛步枪”。

  这也就意味着火药爆燃后的压力在推动子弹射出枪管之时,其后坐力会从直接作用在子弹壳的身上转向间接作用在这个活塞式的枪管身上。

  换言之,就是让已经被枪机以及枪管牢牢卡住的子弹壳带着枪管向后推,直到枪机与枪管之间的连接卡扣因为自身旋转的设定而与枪管脱离。

  这个时候的枪管会在弹簧的拉力下复位,但枪机没有,因为子弹壳身上还有一部分的推力,直到子弹壳最后被抛出。

火器后坐力是累赘?马克沁:我发明的自动火器就需要后坐力

  而被推动到后方的枪机也会继续在火器各个部位弹簧的作用下开始下一轮的装填、上膛、以及击发进程,循环往复,从而实现了自动连续射击,也就是所谓的“枪管后坐式”自动化。

  相信大家不难发现,后坐力在马克沁重机枪里面的作用其实就等同于是早期加特林机枪的手摇装置,区别就是加特林需要人力去摇动曲轴,从而产生让枪管持续运动的动能,保证机枪的持续射击。

  而马克沁自动火器则不需要人力去提供动能,因为单次击发所产生的后坐力就已经足够支撑下一次的装填和击发。两者哪个自动化程度更高,相信大家一看便知。

火器后坐力是累赘?马克沁:我发明的自动火器就需要后坐力

  结束语

  那么大家还认为火器的后坐力是累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即便是现代火器,也依然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用后坐力来实现自动化持续射击的。

  诸如现代的一系列自动突击步枪、自动轻机枪、以及自动冲锋枪、自动手枪等等。

  虽然相对于加特林这样的外接能源自动火器而言,后坐力确实是累赘,会对火器的精度造成极大影响。

  但是对于马克沁自动步枪或者重机枪这一类型的“内能源自动火器”而言,后坐力却是必需品,一旦没有了反而才是个大问题。

  因为根本就无法持续射击了。除非未来能够有不会产生后坐力的武器技术,否则既然没办法完全消除后坐力,那为啥不将其派上用场呢?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马克沁机枪这个活塞式枪管的设计,不但实现了“废物利用”,将原本只是累赘的后坐力变成了当时火器自动化的必备条件。而且还大大削弱了后坐力对精度的负面影响。

火器后坐力是累赘?马克沁:我发明的自动火器就需要后坐力

  还拿用手拍墙来举例吧,毕竟这个例子比较好验证,如果在手和墙的中间放一个垫子,大家拍墙还会那么疼吗?

  显然不会,手在拍墙时所携带的冲击力势必就会被垫子向内塌缩而产生的反作用力抵消一部分,而且垫子是软的,向内塌缩的时候其实也就等同于是一个持续卸力的过程,并不会像直接拍在墙上那么直接。

  马克沁所研发的一系列自动火器之所以能在同等威力的前提下有着更小的后坐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毕竟枪管以及枪机向后移的进程,无疑也就等同于是给原本与弹壳硬碰硬的后坐力提供了一个缓冲和卸力的过程,从而间接实现了对一部分后坐力的抵消。

  那么最后反馈到使用火器的士兵身上,后坐力所带来的震荡感以及对精度的负面影响自然也就更小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