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远视眼?近视眼?原来和体热体寒有关系!如何通过睡眠调理?

远视眼?近视眼?原来和体热体寒有关系!如何通过睡眠调理?
2023年10月30日 12:00 新浪网 作者 答摩

  本 期 导 读

  睡是眼之食,七日不眠,则眼枯。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古人对睡觉很重视,因为人一生中睡眠时间占了大部分,白天工作八个小时,晚上大多数时间要休息睡觉。有一本书叫《遵生八笺》,书里提到了一句话叫秋月宜冻足冻脑。冬月宜温足温脑。

  足就是脚,脑就是头,这句话指的是睡眠时要秉持的一个原则:秋天的时候头和脚要稍微凉一点,冬天的时候头脚一定要保暖养生。冬天的时候要把脚暖住,冬日白天能量在体表,晚上能量就走到身体的深层,如果脚凉,能量便回不去,就没法储藏。

  开春以后,能量开始慢慢往外释放,若冬天储存不好,春天释放的能量就少,《内经》讲: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也就是春天能量是否与上一个季节能量储存的情况如何有关,这是一年的角度。

  每一天也是这样的道理,白天相当于春夏,晚上睡觉属于秋冬,所以晚上睡觉尽量保持一个好的习惯。睡觉之前做导引,比如用手搓一搓脚,揉一揉脚心的涌泉穴,也可以揉一揉太溪穴,这个穴位在脚踝与外部肌腱中间的窝里。

  大家都知道这一生之中我们接触和观察外界时,眼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眼睛跟睡眠有什么关系?古人认为睡眠是眼睛的食物,所以古人说睡是眼之食,七日不眠,则眼枯。若七天不睡,眼睛就会受到很大的损伤。

  我碰到一些朋友,他们高度近视,戴着很厚的眼镜片,我给他们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多睡觉,提高睡眠质量,尤其在冬天的时候,保证睡眠质量对保持甚至恢复眼睛视力都是有帮助的。

  很多朋友晚上睡觉前有泡脚的习惯,这里要提个醒:泡脚可以,这是温足,但是不要泡出汗。

  因为冬天是收藏的时候,要是泡出汗,这就不收藏了,这也是一种逆。好多同学说你们中医养生搞得我很混乱,到底是要这样做,还是要那样做?实际上中医养生要搞明白一个字:「度」。

  成语讲「过犹不及」,不能不足,也不能太过,所以这个度就是中道的意思。冬天要温足温头,但是又不能出汗,这就是一个度,把握这个度才是真正的养生。

  睡眠关键的一条也是要合度,眼睛已经近视或者远视的同学一定要注意睡眠。

  说到眼睛,近视眼我所看到的一般都是体热为主,因为热是一种膨胀现象,而近视眼本身也是眼球膨胀所致,远视是体寒为多。体热就是阴不足,也是属于收藏不好,中医讲白天为阳,晚上为阴,白天活动,晚上睡觉,睡觉就是收藏,就是阴。

  所以近视眼的朋友应该是把睡眠延长一点,远视眼的要温体,那温足就很重要。

  人老的时候往往是远视眼越来越多,其实就是人老了以后阳气越来越弱,身体逐渐处于阳气不足的状态,等于是寒气多了,叫做阳虚阴盛,所以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冬天睡眠之前泡泡脚,不光是对身体,对眼睛视力的保持也有好处。

  还有一种方法——灸眼睛,怎么灸?眼睛上放一个特制的罩子,然后艾条离眼睛大概3寸,即4个手指的距离,不要伤到眼睛,大概10分钟左右,灸完以后眼睛也会发亮,这也是一种方法。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保护好,不要伤到自己。

  足寒伤心,人怨伤国

  有一本书可能很多同学没有听说过,叫《素书》,讲了「足寒伤心,人怨伤国。」足寒除了对肾的收藏有影响,对心脏也有危害。因为能量进不去,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久而久之寒气就会积累,然后寒气便进入血液循环,影响血液循环的过程,慢慢地心脏就会发生一些疾病。

  身体健康也是这样,你的脚保持这种寒就相当于你的政策是错的,你的睡眠习惯不好。

  睡眠并不是简单地靠枕上睡,还是有很多细节要注意的。睡眠对女人尤其重要,俗话说男吃女睡,为什么?从美容的角度看,面色和皮肤的润泽度跟两个脏腑的功能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就是面色跟肝脏的功能有关系。肝主藏血,肝脏的解毒功能强,血液质量就好,里面没有什么毒素,那么体现出来的面色就显得红扑扑,如同少女的面色。

  女人过了一定年龄,会被形容为黄脸婆,主要原因就是肝藏血的功能不好,肝脏解毒的能力下降,血里的毒素太多 。

  第二个就是皮肤的润泽度。皮肤润泽度跟脾的功能有关系,脾主湿且主生血,所以一个是肝,一个是脾,这两个功能如果好,女人面色一定会很好,而睡眠主要是帮助我们把血里的毒素排掉,晚上就是这个过程。多睡面不黄,睡好则面色不差,这个是对女性朋友而言尤其要重视的。

  我再给大家简单总结下,我们谈到的就是两句话,第一个「冬天的时候要温足温脑」,第二个「睡眠是眼睛的粮食。」

  来源:大医习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广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