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强化抗挫力,弱化依赖性,内心强大的孩子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强化抗挫力,弱化依赖性,内心强大的孩子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2019年07月18日 14:07 新浪网 作者 小于儿育儿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似乎说明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不成比例,但这并不能完全怪孩子,父母也要负很大责任。事实上,现代社会中孩子依赖成性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依赖父母是每个孩子必经的阶段,如果孩子对父母一点都不依赖,那么父母未免会伤心难过。同时,在某种程度上,父母对孩子也有情感上的依赖,并把孩子的依赖当作自己的一种期待,一种与孩子血肉相连的情感宣泄。问题的关键是,父母如何掌握孩子依赖和自立的尺度?

  强化抗挫力,弱化依赖性,内心强大的孩子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消除孩子浮动的情绪,增强抗挫力

  同样是考试失败,每个孩子的应对方式不一样,有的认真吸取教训,奋起直追,争取下一次的进步;有的就此消沉,一蹶不振,再有没有学习的动力;更有甚者产生轻生的念头,跳楼自杀!种种结果,表现出孩子的抗挫力,所谓抗挫力就是指一个人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抗挫力的大小,与孩子的经历有关,也与孩子的意识、意志有关。一个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意志力坚强的孩子,在面对不如意时,情绪波动相对比较少,抗挫力则相对比较高。我们要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尽可能地不被挫折击倒,就是被击倒了也要尽快爬起来。这样,他们才能得到经验的积累。因此,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父母不妨采取一些措施:孩子能自己解决的困难,让他自己解决;孩子不能解决的困难,可以建议他找父母或朋友、同学帮忙解决。总之,如果我们想要孩子将来获得成功,就要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学会抗击挫折,不断增强抗挫力。父母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强化抗挫力,弱化依赖性,内心强大的孩子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1、教孩子凡事往好处想。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如果觉得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看比自己还不幸的人。这可以称为对比推理法,当一个人看到不幸的并不只有自己的时候,心里自然就会平衡一些。

  2、告诉孩子,现在的挫折对未来来说,只是过去的回忆。不要一味地回顾过去,不要对曾经遇到的挫折过于在意,要充分享受现在及未来。过去的已然过去,悔之无益,耽误的只是自己的时间,糟蹋的只是自己的情绪。

  3、教孩子关注挫折背后更多的东西。当孩子在人生路上面对失败、挫折时,父母应鼓励孩子不要气馁,要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让心中产生正面的能量,失败、挫折给孩子带来的收获远远比他失去的要多。

  强化抗挫力,弱化依赖性,内心强大的孩子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孩子依赖成性,会使孩子失去抗挫力

  同事曹姐刚到办公室,女儿的电话就从学校追来了:“妈妈,我忘带英语书了,第三节课就得用,你快回家帮我取!”曹姐有些不悦地说:“你怎么又忘东西呀?”电话里女儿却已经急了:“你到底管不管呀?反正我第三节是英语课,你看着办吧!”说完,“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曹姐有些为难,今天是公司月底的结账日,是财务部最忙的一天。可女儿的英语书怎么办呢?犹豫了一会儿,曹姐还是请假帮女儿送了英语书。

  许多父母都有一个误区,觉得为孩子准备好一切,让孩子享受现成的东西,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其实,这是以孩子失去独立能力作为代价的。孩子享用越多现成的东西,就越会认为,社会理所当然要为自己服务。而长大后,当他们面对严峻的现实,就会觉得社会亏欠自己,就会仇视社会。如果父母过度以孩子为中心,只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会使孩子不自觉地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只为自己考虑的习惯,认为别人为我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继而成为一个自私、狭隘的人。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只会找父母来帮忙解决,一旦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就会不知所措,这也使孩子失去了抗挫力。同时,父母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无形中也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实,这是父母对孩子独立人格的一种不尊重。

  强化抗挫力,弱化依赖性,内心强大的孩子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要知道,孩子终究是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最基本的生存本领。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连自己的物品都不会整理,必然会在生活中处处碰壁,那么即使功课再好、分数再高,将来也不会有大发展。那么,身为父母应该如何改变呢?

  1、父母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要给孩子一些空间。把孩子应该自己完成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及他应该承担的责任,统统交给孩子,给他独立面对这一切的机会,使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人。

  2、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具,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生活的技能,同时锻炼孩子的抗挫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3、对于已经在生活和自理能力上出现问题的孩子,父母更要痛下决心,停止包办代理。但父母要给予孩子一些提示、指导,让孩子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当孩子有进步时,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急于替他补救,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并从中吸取教训,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强化抗挫力,弱化依赖性,内心强大的孩子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孩子依赖父母,大多数是溺爱造成的

  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父母:怕孩子摔倒受伤,不让孩子学骑自行车;怕孩子扎到脚,不让孩子在沙滩上脱鞋;怕孩子摔坏餐具,不让孩子拿碗筷……塑造孩子的主动权在父母手中。面对诸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悲剧,我们与其想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倒不如反思一下现在的父母都怎么了。父母无微不至地关照、保护孩子,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会使孩子失去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限制孩子能力的发展,使孩子变得“无能”。那么,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给孩子的心理发育造成哪些不良影响呢?

  1、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受到过分保护的孩子,人际交往局限于父母和亲人,不能从广泛的交往中体验他人的情感、意识及价值观念等。进入学校后,往往不知道与他人交往的手段和方法,从而形成孤僻、依赖、忧郁的性格,甚至产生严重的社会行为问题。

  2、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去探索,去努力发展和表现自己的智力。更加糟糕的是,由于很少有需要自己动脑、动手的机会,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后常表现出软弱、退让和懒惰的性格,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不愿动脑筋想问题。

  3、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很多父母不愿意让孩子的作业中出现很多错误,从而被老师批评,在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就情不自禁地包办代理。父母要丢开这个“面子”,让孩子学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任。比如,因为他上课没注意听讲、写作业不认真,所以知识没掌握、考试没有得到好成绩,这样孩子下次就会警醒。而父母的包办代理会让孩子失去这种责任感,以后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形成恶性循环,使孩子总是不能独立品尝成功的果实。

  强化抗挫力,弱化依赖性,内心强大的孩子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给孩子上好挫折教育这堂课

  有的时候,孩子无法面对挫折并不是他的错,而是从来就没有人教他如何应对挫折。帮助孩子正确应对挫折,在心理上成熟起来,是父母教给孩子的一项最重要的技能。做好这一点,孩子日后面对生活的无情时,才能选择勇敢面对,避免因为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而自暴自弃。那么,父母具体该如何做呢?

  1、帮孩子树立“我能行”的积极态度。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父母要微笑着说:“来吧!你肯定行!”这种激励和期待比什么都管用。要知道,孩子第一次学走路就是在这样的鼓励下开始的。当他们跌跌撞撞扑向父母的怀抱时,父母鼓励的微笑和成功的喜悦交织在一起,那是世间最大的幸福。

  2、让孩子经受磨练,避免对他们过分娇纵。承受挫折的良好心态,是在童年和青少年时受过挫折并不断地解决困难中磨练出来的,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作为父母,要注意从小让孩子经受各种磨练,避免对他们过分娇纵。

  3、帮助孩子把挫折变成财富。失败的教训、苦难的环境磨练了人们的意志,会让人越挫越勇,最终实现远大的发展目标。孩子遭受挫折以后,会在心理上引起不舒服的感觉。但是,只要意志坚定,善于总结教训,就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

  4、帮助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优秀的父母懂得鼓励孩子,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充满自信地迎接失败的挑战。当孩子失败的时候,父母要帮助他们从事件本身解脱出来,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而不要因犯了错误而使自信心受到损伤,甚至受到摧毁。

  强化抗挫力,弱化依赖性,内心强大的孩子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合格的父母应该学会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自己去做决定,即便他们有时会做错也无妨,这个过程本身就对他们的未来大有好处。父母不应该是代替孩子做事的“代理人”,而应该是在背后支持孩子的“坚强后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