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培养孩子独立性⑤| 不懂得放手的家庭,养不出有责任感的孩子

培养孩子独立性⑤| 不懂得放手的家庭,养不出有责任感的孩子
2020年02月19日 19:32 新浪网 作者 小十点sdkid

  文 | 七七晴歌 · 主播 | 林静

  本文首发小十点

  鼓励孩子适当参与家庭事务

  没有担当的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父母的不舍得。

  上学时,不用孩子做饭、打扫,甚至内衣内裤都是父母洗好了放在一旁。

  长大以后,孩子想选择心仪的大学、工作,却发现父母已经为自己安排了一切。

  “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只要学习好”,成了父母的共识。

  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不需要付出,也不懂父母的艰辛;没有选择,也不用承担后果。

  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自己不被需要,自然毫无责任和担当。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

  其实,责任感没有那么沉重。

  当孩子被父母和身边人需要时,他就有了关切、责任和力量。

  从孩子3岁开始,就可以有意识培养孩子做家务了。

  这时候父母的作用就是引导,带领孩子像做游戏一样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培养孩子独立性⑤| 不懂得放手的家庭,养不出有责任感的孩子

  比如叠衣服、收拾玩具、独立刷牙等,积少成多。

  等孩子大一些的时候,还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更具体的事务。

  比如上学的前一天晚上收拾书包、每天吃完饭把碗筷送到厨房、把使用完的牙刷毛巾摆放整齐等。

  家务,就是深化孩子责任感的一个契机。

  鼓励孩子适度参与家庭公共活动与事务的同时,给予了孩子作为“家庭重要成员”应有的尊重,责任感也就油然而生。

  不用担心家务会耽误孩子学习。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没有孩子生来就懂得什么是责任和担当。

  但在历练的过程里,在孩子学习、摸索着做家务时,他们明白了如何劳动、如何去爱,责任感也逐渐形成起来了。

培养孩子独立性⑤| 不懂得放手的家庭,养不出有责任感的孩子

  正确对待孩子的“不听话”

  孩子成长的过程里,偶尔“不听话”、犯错误是难免的。

  一旦闯了祸,面对大人愤怒的质问,孩子或许会本能选择撒谎、逃避。

  看到孩子小小年纪就说谎,家长往往会认为孩子没担当。

  事实上,当孩子犯了错,首先是要让孩子明白:错误不可怕,认错也不可怕,谁都会犯错误。

  只有父母用合适的态度对待孩子的“不听话”,才能帮助孩子认错、改错。

  反之,一看到孩子“不听话”就责备打骂,只会让孩子不敢面对错误,逃避问题。

  引导孩子勇于承担后果,家长可以遵循三个步骤:

  首先,要告诉孩子“他的错误会给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让孩子从“受害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培养孩子独立性⑤| 不懂得放手的家庭,养不出有责任感的孩子

  其次,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不让孩子成为唯一道歉的那个人。

  最后,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既不能一味指责,也不能处处偏袒,最好能够让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弥补并修正自己的错误。

  比如,孩子回家时把电梯里所有的按钮都按亮,父母发现以后,可以先跟孩子谈一谈这样做的后果。

  再向邻居们道歉,并要求孩子写检讨书,主动打扫电梯一星期。

  犯错是父母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最好时机,适度惩罚则是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的开始。

  孩子犯了错,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评。

  而是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等孩子走出因犯错而受挫的情绪后,再教育孩子。

  这份支持,是孩子责任感的基础。

培养孩子独立性⑤| 不懂得放手的家庭,养不出有责任感的孩子

  让孩子正确面对失败

  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太脆弱了,怎么办?”

  一批评他,就觉得没有人爱自己了;指出他的问题,要么强词夺理,要么一蹶不振……

  其实,这是孩子心理上的免疫系统受伤了,所以才会推卸责任、自暴自弃。

  美国国家儿童发展科学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显示:

  孩子能够从伤害事件中尽快恢复,最关键的因素并非某些先天特质,比如说意志力,而是他是否和养育者有一段坚实稳定的互动关系。

  父母的肯定、关怀和安慰就是培养孩子责任感最好的方法。

  当孩子向父母诉说他们的失意和压力时,及时给予回应和帮助,引导孩子找到解决的方法。而不是抱怨和责备。

培养孩子独立性⑤| 不懂得放手的家庭,养不出有责任感的孩子

  如果遇到了挫折,父母的反应仅仅是抱怨的话,孩子就会觉得遇到这种事情我没能力解决,只能抱怨。

  此外,允许孩子失败比要求孩子成功更重要。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抗挫折能力差,只是父母剥夺了孩子失败的权利。

  父母越是不允许孩子失败,孩子就越害怕失败。

  比如,考试成绩不如意,不要急着批评孩子,只要他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一两次的失利大可以忽略不计。

  善于发现孩子每一次微小的进步,多肯定孩子。

  如果因为力求第一而否定孩子的努力,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那反而得不偿失。

  只有父母上好了这节“失败教育”的课,孩子才能从失败中学习经验,一点点向成功靠近。

  真正懂得责任和担当的孩子,都生活在有爱的家庭里。

  -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