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夜读 · 报告文学】为导弹“筑巢”

【夜读 · 报告文学】为导弹“筑巢”
2020年10月24日 21:12 新浪网 作者 中国火箭军

  沙子呷刚入伍的时候,吃饭用手抓、牙刷不会用、汉语不会讲,闹了不少笑话。指导员叶国迎买来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带他学汉语,班长手把手地教他用筷子、刷牙齿,战友们一有空就跟他拉家常,鼓励他上电大、报函授,拿下本科文凭。

  二〇一二年六月,沙子呷军校毕业,放弃了留校或到机关的机会,义无反顾回到最艰苦的施工一线,他说:“在那儿,感觉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

  无独有偶,二〇一五年,沙子呷带队到北京,执行某国防工程施工会战。任务结束时,旅政委蒋刚彪接到电话:“沙子呷真不错,留在我们这吧,到北京对他个人发展和家庭都是好事。”

  蒋刚彪征求沙子呷的意见,他回了一条信息:我能够走到今天,是大山给予我的馈赠,组织就是我坚强的靠山,我要回到营里与战友们“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转战南北,逐梦天疆,沙子呷从“拼命工兵”成长为“标兵营长”,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他心头也萌生一种危机感:就算我浑身都是铁,又能打出几颗钉,必须带出更多施工能手,像种子一样洒到各个施工阵地。

  在沙子呷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记录着他这些年他培养人才的点滴故事。

  云南籍战士王志勇,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踏实肯干悟性强。沙子呷就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他,经常交任务压担子摔打锤炼,从西北到东南,他一路帮带培养,鼓励他向党组织靠拢。

  一次夜间突击施工,沙子呷给工区指挥长建议:“让王志勇带人去干吧!”

“他能行吗?”

  “肯定能行,是骡子是马,让他溜一圈看看。”

  果然,王志勇不负众望,带着三名战士一晚上编了两层钢筋网,这可是平常八个人才能完成的活。出色的表现,按下了王志勇成长成才的“快进键”,当兵第二年当上了副班长,成为当时全营唯一加入党组织、荣立三等功的义务兵。

  三级军士长张军,和沙子呷是同乡,也是同年入伍。二〇〇五年,俩人在一起参加大会战,虽然不在一个连队,沙子呷却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探索的施工高招妙法,一股脑地告诉张军,有时还手把手地传帮带,让张军很快成为施工能手,年底戴上一枚金灿灿的三等功奖章,登上全旅“十大强工之星”的光荣榜。

  二〇一四年,沙子呷担任三连连长,对这个老相识不是关照有加,而是用得更狠、批得更多。张军有些不服气:“你几个意思,当了干部就开始在我面前装了?”

  沙子呷并不言语,对他却是照旧。二〇一六年,四连骨干紧缺,营党委决定把张军调到四连当班长。听到这个消息,张军高兴了一阵子,可他也有些担心,自己是三连数一数二的“施工大拿”,恐怕沙子呷不会放手。

  没想到,沙子呷却主动找到他:“去四连,我同意,但过去得干出个样儿来,不能给我们三连丢人。”那一夜,一盘瓜子,两杯热茶,两个同年兵促膝长谈,从施工技法到带兵育人,一直聊到东方破晓。

  当年底,由于张军在施工任务中表现突出荣立二等功,两年后顺利改选为高级士官。现在回想起来,张军才幡然醒悟,沙子呷对自己的狠心,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成长。

  沙子呷不仅帮助战士,营连分来新干部,他也主动靠上去做工作。国防生王海国,以前并不知道导弹工程兵是干啥的,等分到连队干了几天,整个人都变了,不适应艰苦的生活,也不愿意与人交流,还闹了几次笑话。

  一次,大卡车运来一车钢筋,连队挑选人员卸载。王海国一想,这肯定比在阵地里面施工轻松一些,起码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他便自告奋勇受领任务。结果,从太阳初升干到夕阳西下,还没有卸完一半。

  还有一次被复施工,王海国固定钢模板时力度不够,混泥土一浇进去就顺着缝隙往外流。沙子呷一看,大声吼道:“跑浆了,没看见吗?”王海国一听手足无措,自己跳进混泥土里,用身体挡住缝隙,搞得沙子呷哭笑不得:“接下来怎么办?你就一直堵在里面?”后来,在大伙儿的帮忙下,把他从里面拉出来,又帮着处置了“跑浆”难题。

  “再这样下去,你的威信都成负数了,还咋带兵呀?你从当战士开始干,把施工的各个专业都干一遍。”在沙子呷的鼓励下,王海国从战士、副班长、班长一步步干起,从文静的“白面书生”,变成了“身上有油、手上有茧、衣服有洞”的“拼命三郎”,很快当上了连长。

  第二年,当王海国接到学校免试读研的通知,他毫不犹豫地作出选择:“上好基层这一课,与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比读个硕士研究生更有意义。”

  二〇一八年九月,从四川甘孜州入伍的藏族大学生士兵多登,正好来到沙子呷这个营。在新兵连的时候,多登就听过沙子呷作报告,下连当天他敲开沙子呷的房门:“沙营长,我的成长经历跟你差不多,你是我的偶像,在我心中你就是个传奇。”

  可是没过多久,多登也因为语言沟通、施工苦累等问题,性格变得孤僻,他找到班长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营长那样的人,我也就是干满两年了事。”

  情况汇报到营里,沙子呷把多登叫到办公室,给他讲自己当年的故事为他引路。随后他掀起衣服,给多登看身上的一块块伤疤:“这,就是一名真正军人的军功章。”

  后来,沙子呷几乎天天过问多登的情况,让这位藏族战士很受感动,脏活累活都抢着干,成为同年兵当中的佼佼者。

  一次施工排险,多登主动站出来:“我要参加突击队。”沙子呷却说:“在我们营,只有党员才有这个权利。”

  为了争取到这个“权利”,多登学习更加认真,干活更加拼命,他三次递交入党申请书,成为全营同批战友中第一个优秀义务兵、第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这些年来,沙子呷五次立功、十三次评为先进,被火箭军树为“十大砺剑尖兵”,光荣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他带的战士也有二十多人入党,六人考学提干,二百一十人获得职业技术等级证书。

  沙子呷的出色表现,让妻子莫小梅在老家也感受着彝家人特有的礼遇,她对部队、对战友有一种说不出的亲近。

  导弹工程兵奋战在岩层深处,常年难见阳光。大学生士兵汪啸龙画了幅太阳挂在床头,还写了首打油诗:“画一个太阳挂床头,有空就把它瞅一瞅,洞库里分不出白与昼,不知太阳在东头还是在西头。”

  莫小梅知道后,用彝族传统工艺拼出一面红、绿、蓝三色旗子,中间绣着红红的大太阳。从此,这面旗子在整个工区传递,掘进施工到哪里,“爱的太阳”就照到哪里。

  二〇一九年底,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颁奖仪式上,沙子呷披红戴花,与妻子莫小梅共享高光时刻,官兵用这样的话标注这位彝族营长的军旅人生:播种的是太阳、掘进的是信仰,直面的是生死、扛起的是忠诚!

  作者:李永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张军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