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李白很经典的一首七绝,怅惘却不悲伤,流传千古

李白很经典的一首七绝,怅惘却不悲伤,流传千古
2019年11月17日 15:45 新浪网 作者 士糙患妇方487

  李白是盛唐时期天才的诗人,他时而豪放不羁,观庐山瀑布时惊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而深情依依,与朋友分别时惆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朋友遍天下,却依然重情重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视名利为粪土,却同情百姓疾苦,“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下面一起欣赏李白很经典的一首七绝,怅惘却不悲伤,流传千古,依然百读不厌。

  

李白很经典的一首七绝,怅惘却不悲伤,流传千古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玄宗开元13年,年轻的李白从四川出峡,在湖北安陆住了十年。在这段时间内,他结识了隐居在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孟浩然也是盛唐著名诗人,年龄比李白大,这时在诗坛上已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仰。作者称孟浩然为“故人”,足见结交已久,早已是老朋友了,彼此感情深厚。

  黄鹤楼的原址在现在的武汉江边,历来就是游览胜地,许多诗人在楼上留下了诗句。广陵就是扬州,是唐代最繁华的都市,一直被称为“扬一益二”(当时的都市繁华,是扬州第一,成都第二)。江南地区的财富通过运河,由扬州转运洛阳,再送到长安,这里工商业都很发达。

  所以在离别之时,虽然怅惘,却不悲伤。诗的开头,说出了这个别离的事实。“故人西辞黄鹤楼”,武汉在西,扬州在东,从武汉去扬州,顺江东下,自然是向西北告别了黄鹤楼。这样的句子,真是信手拈来,毫不雕琢。

  第二句接得很好,“烟花三月下扬州”。他向哪里去呢?去扬州。妙在“烟花三月”,这不仅指出了离别的季节,重要的是表达了当时的心情。烟花,指春天里笼罩在蒙蒙雾气中的绮丽景物。

  江南的春天,风光明媚,一直为文人们所歌颂,梁代的丘迟在《与陈伯之书》里有这样动人的描写:“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孟浩然一路上所遇到的,也将是这样的景象。而扬州又是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的名都,这是他所要去的地方。

  试想,以江南三月烟花的季节,去扬州十里烟花的地方,一路上能不心旷神怡吗?这两句诗表面上只写了送别的人物、地点、时间和去向,但透过字面,却深刻表达了内心的情绪。

  楼头话别之后,孟浩然就要登舟启程了。只见”孤帆远影碧空尽“,孤舟扬帆,破浪前进。行人渐远,而送行的人依然伫立在江边。孤帆渐渐地消失于白云碧水之间,这时只有一江汹涌的波浪,奔向碧空尽处,仿佛是去追赶行人。

  李白很巧妙地表达了这种送别后的感情,像用电影的特写镜头照住帆影,逐渐前移。到水天交接处,帆影消失,于是长江浩浩荡荡流向天外。这时候,观众和送行者也同样把感情寄托在流水之中,而整个画幅的苍茫空阔的感觉,自然又要袭上心头。写景见情,寓情于景,做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令人产生无穷的余韵。

  景色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要给诗歌赋以生命,并具有长远的效果,不仅要准确地描绘景色,而且要溶进强烈的感情,从而在鲜明的形象中,看出描写的深度。李自在这首诗里,把送别的依依之情,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进行表达,展现出诗仙深厚的文学造诣。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