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茅台酒广义上的故乡,贵州充满民族特色的酿酒史

茅台酒广义上的故乡,贵州充满民族特色的酿酒史
2020年07月03日 18:09 新浪网 作者 大美酱香

  茅台酒广义上的故乡,贵州充满民族特色的酿酒史

  茅台酒厂工人拌曲/图翻摄于《茅台酒厂志》

  茅台酒诞生于茅台镇,而茅台镇又属于贵州,作为茅台酒广义上的“故乡”,贵州酿酒史及酿酒文化源远流长,这不仅有古墓中挖掘出的各色酒器为证,许多古籍中,也记载了贵州历史上诸多与酿酒相关的内容。在真正进入茅台酒的历史之前,先来看看贵州的古老酿酒史。

本篇内容为《茅台酒厂志》第二章:茅台酒的历史 内容来源正文第13-14页。原文共930字,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

  悠|久|的|酒|乡|史

  唐宋之前

  大家知道,酿酒业的兴起与农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际,贵州境内居住着许多濮人部落,他们已经进入了农耕阶段,并相聚成部落。

  茅台酒广义上的故乡,贵州充满民族特色的酿酒史

  《史记・西南夷列传》说:“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以皆椎(注:读音zhuī)结,耕田,有邑聚。”到了西汉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7-25)夜郎地区粮食已有盈余,为酿酒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

  

01

  考古发现

  发掘出精美酒器

  茅台酒广义上的故乡,贵州充满民族特色的酿酒史

  据考古资料,在贵州的汉墓已发现有精制的酒器。1980年以来,贵州省博物馆清理了务川城南大坪乡洪渡河两岸的汉墓群,在沙坝石室汉墓中发现了一件具有汉代工艺特色的铜粱壶,又在长坳土坑墓中发现了一件铜蒜头壶,经过有关专家鉴别,均为酒器。在遵义鸭溪的汉墓中,也出土了这种酒器。

  茅台酒广义上的故乡,贵州充满民族特色的酿酒史

  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1958年,贵州省博物馆在清镇琊珑(注:读音为yá lóng )坝发掘了一件划纹陶壶,器形为盘口,长颈、腹圆如蒜头,高圈足(注:圈足是陶瓷器足的一种样式,指器物底部承制一个圆形圈来托住器身)微向外撇,高34.5厘米,口径13.5厘米,腹径24.2厘米,足柱14厘米,显然是种腹大口小的陶制酒壶。

  茅台酒广义上的故乡,贵州充满民族特色的酿酒史

  1958年出土,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在琊珑坝汉墓中,还出土了一只朱绘雷纹的漆耳杯,以麻做胎,黑底朱绘,两耳为铜鎏金,其上有“元始三年广治郡工官造”,“容一升六龠(读音为yuè,是古代容量单位)”等字样。以这样精美的酒器当葬品,说明当时人们习尚饮酒。

  

02

  史书记载

  尚饮酒且善于酿酒

  茅台酒广义上的故乡,贵州充满民族特色的酿酒史

  唐宋以来,贵州已是酒乡,境内各民族皆有饮酒习俗,并且善于酿酒,据《旧唐书》、《新唐书》、《通典》记载,当时住在贵州的“东谢蛮”、“牂牁(注:读音为zāng kē)蛮”都有较发达的农业,“土宜五谷”“稻粟(注:读音sù)再熟”,因此,酿酒相当普遍。《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说,“东谢蛮婚姻之礼,以牛酒为聘......宴聚则击铜鼓。”这就是说人们在联姻的时候,都必须以牛和酒为聘礼,酒是家家户户必备之物,酿酒遍及民间,所以常有宴聚。

  茅台酒广义上的故乡,贵州充满民族特色的酿酒史

  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记述了湘、黔边境仡佬(注:读音为gē lǎo)、苗瑶等少数民族酿酒的情况,文中说:“酒以火成,不刍不篱,两缶(注:读音为fǒu,是一种古代酒器,也可用作击打乐器)西东,以藤吸取,名钩藤酒(注:也作钓藤酒)。”又说:“仡佬之富者,多以白金象鸟兽形为酒器,或为牛角鹁鸠(注:读音为bó jiū,是一种鸟名)之状,每聚饮,盛列以夸客,名银鹁鸠。”

  茅台酒广义上的故乡,贵州充满民族特色的酿酒史

  这里所说的“钩藤酒”已是用火蒸制而成的酒,用量很大,装在缶里,以藤吸取,而仡佬族的富人,竟至以精制的“银鹁鸠”为酒器。

  茅台酒广义上的故乡,贵州充满民族特色的酿酒史

  钩藤酒

  宋代,在广西及黔南的少数民族中,盛产一种“老酒”。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老酒》说:“老酒,以麦曲酿酒,密封藏之数年,土人家尤贵重,每年腊中家家造酢(注:读音zuò ),使可为卒(注:读音zú ,这里卒岁有整年,终年的意思)岁计,有贵客则设老酒酢以示勤,婚聚亦以老酒为厚礼。”周去非《岭外代答·食用门》说:“诸郡富民酿老酒可经十年,其色深沉赤黑,而味不坏,诸处道旁,淬(注:读音cuì)沽白酒。”显然,黔桂一带酿造“老酒”之风极盛,而且精于麦曲和窖藏。

括号内“注”的内容非原文所有,为此处特标注下一期内容,继续分享贵州明清以来的酿酒史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茅台酒广义上的故乡,贵州充满民族特色的酿酒史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