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那些年茅台酒原料为什么遭遇疯抢?

那些年茅台酒原料为什么遭遇疯抢?
2020年12月04日 19:00 新浪网 作者 大美酱香

  

  ▲茅台酒酿造润粮中|茅台酒厂实拍图

  

提 示

  

  • 内容源自《茅台酒厂志》第五章:原料、设备、包装、安全生产

  •   内容来源正文第45-46页

  •   原文约118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第一节   原料

  茅台酒生产所需的原料是红高梁和小麦。每公斤酒用粮5公斤左右,红高梁和小麦大体上各占一半。据1956年的历史资料记载,有4个红高梁品种最适合于酿造茅台酒:(1)矮子高梁;(2)中心高梁;(3)麻鸡婆高梁;(4)红樱子(注:现在一般写作“红缨子”)高粱

  

  ▲现茅台酒已统一使用红缨子高粱|茅台酒厂实拍

  组建国营茅台酒厂初期,茅台酒产量不过几十吨,所需原料不多,每年粮食收割季节,当地农民直接肩挑背驮到酒厂就可解决大部分生产需要,不足部分在仁怀县内各区收购。

  

  ▲50年代茅台酒厂收粮|图源茅台集团融媒体中心

  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1954年茅台酒年产量由1949年的50余吨上升到136吨,约需用红高梁和小麦约800吨,仁怀县不能满足需要。从1955年开始,原料收购范围便由仁怀县扩大到邻县遵义、金沙、桐梓、习水、赤水、古兰、武胜等县。由于原料运输距离较远,交通不便,运输费加大,直接增大了茅台酒的生产成本。

  

  ▲1959年茅台酒厂运粮车队|图源茅台集团融媒体中心

  据茅台酒厂1956年工业生产计划记载,1956年单位成本比1955年预料提高7.22%,主要原因是,茅台酒生产逐年扩大,县内红高梁供应不够需从外省外县调拨。此后,茅台酒产量逐年提高,每年需要的红高粱小麦以及运输费用也就随之增加。1959年、1960年茅台酒年产量增长到800吨至900吨,需酿酒用粮4000吨到4500吨,当地每年最多只能解决500吨,絶大多数要靠外县、外省调进,不仅大大增加成本,而且因原料质地不同,出酒率和酒的质量都受到影响。仁怀县虽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发展粮食生产供应茅台酒厂,但仍然不能满足茅台酒生产发展的需求。以1978年至1980年统计为例,每年都要从外地调进高梁2000 吨,增加40万至70万元费用。

  

  ▲1958年,茅台酒厂第一次购进苏联制造“嘎斯”牌汽车用于运输|图源茅台集团融媒体中心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对农业进行改革,四川省推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自主经营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在农产品调价中将高梁收购价格适当提高,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80年代某地试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丰收|图源网络

  1983年仁怀县年产高梁达4250吨,1984年和1985年仁怀县高梁连续两年获得高产,年产量突破5000吨,当地高梁的增产支持了茅台酒增产所需优质原料的供应,节省了酒厂多年来远途大量购运高梁的运输费用。1986年农牧渔业部和仁怀、赤水两县把仁怀、赤水的5个区、24个乡划为国家高梁种植基地,种植面积扩大到51000亩,3年后年产高梁总量要求达到12500吨,以满足茅台酒年产1000吨的需要。

  

  ▲红缨子高粱|图源网络

  在仁怀县高梁生产不断发展的同时,由于市场开放,本地国营、集体、私营酒厂也不断增加,80年代后期兴办的常年生产的酒厂已达70-80家,粮食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后,这些酒厂的产品也都由国家包销改为自主经管,自负盈亏,抢购高梁之风也随之发生。甚至一些外县和外省酿酒家看中了仁怀高梁质量上乘,纷纷到赤水河沿岸高价抢购高粱,严重威胁着茅台酒的优质原料供应。经过做工作和采取一些措施后,抢购风才有所收敛,茅台酒一度需用红高梁的紧缺状况又逐步得到缓解。

  

  ▲位于赤水河沿岸的茅台镇

  茅台河谷沿岸是茅台酒制曲用的小麦的主要产地,这种小麦成熟早而质量高,每年总产约15000吨,除供应人民的主食、糕点需要外,基本上能满足茅台酒生产的需要,但本地酿酒行业增长过快,价格不断上涨,也使茅台酒生产受到一定影响。

  

说 明

  

  • 文中括号内“注”的内容非原文所有,为此处特标注;

  •   下一期内容,将分享茅台酒酿造的动力和机器设备,敬请期待!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