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家庭教育不好的孩子,在学校会过得很辛苦

家庭教育不好的孩子,在学校会过得很辛苦
2020年04月01日 20:29 新浪网 作者 宝妈时尚装

  现在孩子在学校出现了问题,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找老师,以为找了老师就能解决问题。

  有些父母甚至盲目地把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推到老师身上,却从来不反省自身。

  这样做是及其荒谬的。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

  家庭教育不好的孩子,在学校会过得很辛苦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的学校,这份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对孩子的性格、脾气、秉性影响至深。

  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又反过来影响孩子的遭遇。

  可以说,孩子在学校遭遇的处境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家庭教育不好的孩子,在学校会过得很辛苦。

  1、

  不认可孩子的家庭,养不出受欢迎的孩子

  前几天聚会,一个当老师的朋友讲到一个孩子,大家都听得很心酸。

  小姑娘今年11岁,读五年级,是个很听话的孩子。

  但她太自卑了,从来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老师点名叫到她,她站起来紧张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下课的时候,别的小姑娘成群地在外面跳皮筋、翻花绳,但没人愿意带她,她就一个人坐在位子上发呆。

  班上的男孩子也总是欺负她,模仿她支吾着回答不出问题的样子嘲笑她,给她取外号捉弄她。

  孩子这种情况,老师不能不管。

  于是把家长叫到学校来,没想到家长不问缘由先把孩子劈头盖脸骂一顿。

  家庭教育不好的孩子,在学校会过得很辛苦

  老师岔开话题想和家长谈一下孩子的情况,没谈两句家长就又开始数落孩子的不好。

  老师看不下去,跟家长说教育孩子还是要多鼓励才好。

  家长笑笑说这孩子就是要多骂一骂才长记性。

  老师不无感慨地叹息:“孩子变成这样不是没有原因的。”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镜映”。

  就像我们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容貌,我们也从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里看到自己的心灵。

  别人善待我们,我们就看到自己的美好和珍贵。

  别人贬损我们,我们就看到自己的差劲和卑微。

  不被父母认可的孩子,有一种无处可逃的自卑情结。

  他们不敢和别人交往,做事情畏首畏尾,经常否定自我。

  自卑的孩子也许没做错什么,但他们性格不活跃,缺乏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久而久之就很容易被其他的孩子孤立或欺负,变成其他孩子眼里那个特殊的“异类”。

  2、

  溺爱孩子的家庭,养不出尊敬老师的孩子

  去年年底,一篇出自四川宜宾中学生之手的“凑字数作文”火了。

  家庭教育不好的孩子,在学校会过得很辛苦

  老师看到这篇文章后,一气之下发了条朋友圈,请求朋友圈支招。

  没想到就这样被家长举报了,随后教体局也对老师的做法给出了批评教育。

  发条朋友圈尚且如此,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孩子被老师小施惩戒了,老师又会面临何等艰难的处境。

  打着保护孩子自尊的名号,处处与老师针锋相对,实际上是在为孩子的不当行为撑腰。

  老师说不得骂不得,就只能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视而不见。

  试想一下这样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孩子一开始也许会很得意,觉得自己在学校没人敢管。

  慢慢地,行事也越来越乖张。

  家庭教育不好的孩子,在学校会过得很辛苦

  目无尊长,上课睡觉,作业不做,甚至把手机带到学校玩,用各种违纪行为来挑衅老师的底线。

  对孩子来说,这才是最大的“惩罚”。

  老师愿意批评孩子,是在制止孩子在校的不当行为,帮助孩子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在孩子的求学生涯中,能够遇到一个愿意花时间、花精力管教,不放弃学生的老师,是孩子的福气。

  做家长的,心疼孩子都能理解。

  但孩子在学校里过得越“舒服”,以后出了社会越艰难。

  这一时的宠溺和护短输掉的是孩子的一生。

  3、

  不懂放手的家长,养不出独立思考的孩子

  去年,一个八岁孩子质疑课本的举动得到了人教社的点赞。

  在语文课本《羿射九日》这篇课文里,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

  孩子质疑道:“既然晒干了,那么后羿是怎么蹚的呢?”

  问题一出,无数网友纷纷为小男孩的质疑精神点赞。

  人民教育出版社更是发表回应肯定了小冯的质疑。

  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常遇到这样的孩子。

  更多的孩子在作业上遇到困难了,不懂得自己思考,只会求助父母。

  或者干脆不做,等到了学校抄别的同学的作业。

  家庭教育不好的孩子,在学校会过得很辛苦

  还有一些孩子自己做出来一道题目,一对发现和答案不一样,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急忙改答案,最后发现其实是答案印错了。

  这既与我们的文化习惯和思维定势有关,也和我们的家庭教育有脱不开的关系。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事情都一手包办,小到吃穿用度,大到学习交友,都要一一干涉。

  家长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得非常妥帖,却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父母想当然地认为是在给孩子保护,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经验能给孩子选择最正确的道路。

  确实,这样的孩子也许不会误入歧途、不会栽跟头,但长此以往却会对孩子造成很坏的影响。

  爱因斯坦说:

  学习要思考,思考,再思考。

  不会思考的孩子,不会提问的孩子,他们没有主见,在学校里也许乖巧听话,但却最难成长。

  4、

  只在乎成绩的家庭,养不出强大的孩子

  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妈妈的自省。

  孩子11岁读五年级的时候,后脑勺有一块头发消失了,快一年也没有长出来。

  妈妈带着孩子去了外省一个知名医生那里医治。

  医生诊断这是斑秃,说孩子压力太大了,比较焦虑,现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才是首要。

  妈妈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心里有些后悔。

  班级50个孩子,夫妻俩对孩子的期望是能保持在班里前十五名。

  如果孩子考到二十名以后,回来就会挨批评。

  爸爸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孩子考试考差了就会不理睬孩子。

  每次考完试,整个家里气氛都很压抑。

  家庭教育不好的孩子,在学校会过得很辛苦

  为了孩子期末能尽力,夫妻俩商量好孩子如果考不好,到六年级不能保持在前二十名,就送他去寄宿初中。

  然而,孩子是很不愿意寄宿的。

  幸而妈妈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反省道:

  “孩子压力大,一方面来自于学习,另一方面来自于我和他爸的态度。”

  如果父母的眼里只有分数和成绩,孩子的学习状态、成绩就注定成为全家人的晴雨表。

  当所有人的情绪都跟孩子“一起上学”时,孩子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这种过度的压力很难转化成动力,反而会成为孩子焦虑的源头。

  父母越重视成绩,孩子越恐惧学习,焦虑考试,孩子越焦虑,越难建立强大的精神内核。

  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会过得很辛苦。

  刘长铭校长曾经分享过一个故事:

  两个学生在学校发生了冲突,老师很快把问题解决了,两个孩子和好如初。

  没想到两个家长晚上见面打了起来。

  今天老师在学校遇到的孩子的问题,实际上家长身上出现的问题,是家庭教育留下的欠账。

  每个家庭都有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无形中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品德与基本素质。

  这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都永远替代不了的。

  为人父母,需要时刻警醒自身,为孩子提供好的模板。

  孩子身心健康,方能学校里、甚至在漫漫人生路上,过得轻松一些。

  ——————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