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青铜树形灯座——商品的包装设计

青铜树形灯座——商品的包装设计
2019年10月15日 08:57 新浪网 作者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导语:有室内的照明措施是文明的标志之一,表示人们有相当多的夜间活动。在野蛮状态下,人们主要的活动是寻找食物,天一黑就去睡觉,以便次日再早起去寻找食物。房子只供晚上栖身及遮风雨之用,夜间的照明对他们来说是没有什么重要意义的。

  后来发展到在屋内烧食,人们在屋里的时间无形中加长,就有必要再开个通风、照明的开口。半地下穴式的房子就在屋顶开孔以引进光线。在房子盖到地面上以后,为减少雨露的浸漏,就在墙上开窗户。就算有时需要出去走动,也可以借助朦胧的月光。虽然只有在月圆前后期间,月的光度才能提供一些作用,但因它是不费劳力的自然光源,故直到相当文明的时候,人们还是会借助它微弱的光明。商代的“明”字,就是以窗及月表意,以表现这种引月光入窗的免费光源利用。

  

青铜树形灯座——商品的包装设计

  旧石器时代的人就懂得火能照明,甲骨文有一“叟”字,即后来的“搜”字,作手持火把于屋中搜索之状。在茅草屋里,火把并不是理想的照明用具,因此也可能是用作烧煮食物的火膛照明;但火膛照明范围有限,屋子里大部分的地方都没有照顾到。一旦文明更加进步,人们就不再满足于以火膛来照明了。他们另想办法,终于有了灯烛的使用。

  

青铜树形灯座——商品的包装设计

  商周时代虽然不见灯烛字样,但甲骨文的“光”字作一跪坐的人头顶上有火焰之状()。火焰不能用头顶,顶的必是燃油的灯。但是商代并不见有灯具出土。古代瓦豆也叫“登”,可能商代的夜间活动只限于少数的贵族和有限的时机,乃临时借用陶登,故后来取名为“镫”或“灯”。可能因使用灯具的时候不多,于点完火后又恢复其盛饭肴的功能,所以我们难以察觉它曾一度用以照明。

  专用灯具始自战国时代,此时由于大量使用铁器,生产力大为提高,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想象生活内容渐渐丰富,贵族们的夜间活动大为增加,点灯从事生产也划算,这些都有使用专门照明用具的必要。

  

青铜树形灯座——商品的包装设计

  这件制作精致的树形灯座有十个灯盏,设计显然来自帝尧时候后羿射下九日而留下一日照明的故事。这件作品可以完全分解组装,以便收藏与搬移,与现代商业思想是完全吻合的。除基本的树干与以两条蟠蜷的龙为主题的透雕座盘外,其叶子、盏盘、S形的树枝支撑都是可以拆下的零件。每个盏盘的一边都有个突出的插孔,可以插叶状的盖子,其中央则有一支烛扦,用以系绑灯芯。透雕的叶状盖子会使光芒有向四周投下阴影图案的效果。

  古代的灯光大半微弱且有黑烟。甲骨文的“幽”字作一火与两线小丝之状,以表现火烧灯芯、光线幽暗之意,可推测当时所用燃料大半是植物油。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就有使用动物脂肪为灯的燃料。《楚辞·招魂》为招徕亡魂回家而描写的舒服家居中就有兰膏明烛。兰膏指有香味的灯油,那就更讲究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