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明年便是同龄人本科毕业的日子,而我,却面临着无法向父母交代的困境。以疫情为由,或许能换来一年的缓冲,但那份愧疚与不安,如同巨石压胸,让我难以启齿。我开始深刻体会到,青春并非总是铺满黄金,它更像是一道分水岭,将人生的轨迹划分为赢与输,而更多的人,或许连站上棋盘的勇气都不曾有。如果是你,会选择咬牙继续坚持完成学位,还是就此放弃?此文根据真实学生情况描述,共勉。
Xia同学进入大学,发现在美国读书要远比想象要难得多。一路颠簸过来,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他收到了学校要求meeting的邮件。原因是自己的学业已经远低于学校的起码要求,在这次的考试中还被发现抄袭了同学的试卷。他和同学的试卷被发现了一样的错误,答案没有半点差别。后面出成绩的时候,成绩一直就属于未确定的状态。后来收到了学校的邮件,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回答。
对在美国留学的学生来说,gpa是衡量学生成绩的重要指标。当同学的成绩无法达到gpa2.0的标准,就会面临一系列的状态评估,这些评估旨在确保学生的学习状况得到正确干预,使得同学的学习状态能够提升。
美国大学对同学的学习状态做了细致的划分,分为警告、留校察看、停学、勒令休学和开除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特定的gpa要求,如果没有达到,进入跟进严重程度决定被处罚的力度。
此刻回望,我深刻意识到,每一个决定都是塑造未来自我的砖石,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留学之路,本应是自我挑战与成长的舞台,我却因几门课程的挫败而轻易言败,最终不得不面对退学的残酷现实。这不仅是自我放纵的恶果,更是对自我潜力与勇气的无情嘲弄,留下的只有深深的失望与不甘。
如果在美国有遇到类似meeting,自己没办法解决的,或者已经因为大四最后一年学术不端被开除,可以找到chuck学长进行帮助。以下有这些解决办法。
对于成绩不佳的学生来说,向学校申诉成为了一种省钱省时的解决办法。在申诉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学术委员会的老师进行面谈,解释自己成绩不佳的原因,并寻求学校的理解和支持。
当本科阶段的学业似乎已经无望时,学生还可以选择跨过本科,直接申请硕士课程。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节省时间,同时获得更高的学历。
一些国家如英国的授课式硕士课程,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只要学生通过所有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即可获得硕士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