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乱世僧人投奔四川皇帝,受优待后写诗谢恩,中间14字成千古名句

乱世僧人投奔四川皇帝,受优待后写诗谢恩,中间14字成千古名句
2020年10月29日 14:36 新浪网 作者 舊人離恨天

  记得在一本杂书上,讲到了民国时期的一个现象。那时候军阀混战,世道乱得很,世道一乱,那些盛世里活得舒服自在的和尚自然日子也就不好过了,一个是信徒们家里也没有余粮来供奉佛祖,另一个是得不到当权的保护,只好随着的乱世的波动,一起在时代中飘荡,随便来一个有军队或者有权力的,就可以在佛门圣地作威作福,随意玷污。

  最过分的,是一个省的长官将自己的办公地点都设置在了尼姑庵里。尼姑庵也不是普通的尼姑庵,是一个为首的尼姑带着一群十五六的小尼姑,为首的活像一个,对那些小的,并不教什么黄页真经,反而教起琴棋书画,伺候人的本领。

  这样一来,地方的长官自然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后来干脆就不走了,在尼姑庵中办公,一方面方便自己享受,一方面也是“守护“一方水土,不许别人染指自己的。

  【临其诗境】

  当然,今天并不是要主讲这一个故事,而是为了向大家说明,在乱世里,和尚尼姑一类人,日子大抵是不太好过的,《金瓶梅》中靠游说大宅院中三妻四妾为生的自然不算在内。

  顺着历史遥遥的上溯,上溯到唐代末年的乱世,汉唐的灭亡如出一辙,与外族的入侵并无太大的干系,而是政权内部,地方各藩镇乱战成一团,由此导致一段长时间的割据乱世,只是苦了百姓。

  一位很不幸的诗僧,就出生在唐末的乱世,那时已经是藩镇林立,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时代了,僧人和一般人一样,也需要在乱世中寻找一个安稳的依靠,于是四处游荡,寻找一个可靠的政权,可靠的领袖投奔。

  这一天来到了相对安定的蜀地,目睹了人民安居乐业的情景,写诗给蜀皇帝自荐。写给皇帝的诗,他还有一首“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特别著名,不过今天说的是另外一首,上一首没有给他带来的结局,这一首则让他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经典原文】

  陈情献蜀皇帝

  唐代:贯休

  河北江东处处灾,唯闻全蜀无尘埃。

  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

  奈菀幽栖多胜景,巴歈陈贡愧非才。

  自惭林薮龙钟者,亦得亲登郭隗台。

  【条分缕析】

  河北江东,想必都是贯休四处漫游曾经到过的地方,那些地方,都已经是哀鸿遍野了,唯有蜀地,没有沾惹乱世的尘埃,一方面是自古《蜀道难》,是易守难攻之地,另一方面也是歌颂蜀主的雄才伟略。

  下面两句写自己,是贯休很有个人特色的诗句,一个瓶子,一个钵盂,一个垂垂老矣的和尚;处处青山,道道水弯,得得而来投奔明主。因为“得得”这两个字用得巧妙,贯休也被人称作“得得和尚”,两处叠字,也是贯休得以成名的手法之一。

  这两句是完全可以脱开诗篇单独来欣赏的,一瓶一钵对上万水千山,短短8个字蕴含着说不尽的意味。

  后面四句为比较明显的奉承之语,在艺术水平上没有很高。第5句称赞这里的风景独好,6句谦虚自己才学短浅。然而虽然自惭,终于也是接受了蜀主的款待,我是一个老态龙钟,隐居林之人,没想到有朝一日,也能登上燕昭王求才的黄金台啊。

  毕竟是献给皇帝的诗,而且与自己生活处境和以后的依靠息息相关,这首诗的功利性比较强。晚唐乱世之人,能够求得一个安稳之地度过余生已经难得,也无法强求他们也都如李白一般的“平交王侯”,足足的少年意气。

  从无所顾忌到小心翼翼,从盛唐到晚唐五代,人们的心态从青少年真正走向了中年,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