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学而优则仕”,古代文人学士为何钟情于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学而优则仕”,古代文人学士为何钟情于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2020年05月31日 14:26 新浪网 作者 小袖幼翠

  “学而优则仕”语出《论语·子张》,儒家大师孔子的弟子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当官之余应该去学习,学习的好,则应该去当官。几千年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历代文人学士几乎皆以此为目标,悬梁刺股、勤奋读书,然后奔走求官、博取功名、治国平天下。为何古代文人学士钟情于仕?他们又是通过哪些途径入仕的?

  “学而优则仕”,古代文人学士为何钟情于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1.学而优则仕

  中国文化几千年,各种诸子百家从春秋时期就掀起了一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说文化浪潮,而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能长久不衰,影响至今,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成为正统思想,影响大汉江山四百余年;隋唐以后开创的科举制,也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宋朝之理学、明清之“经世致用”,无不说明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史上的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首先将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士”谐音于“仕”,即士大夫,接下来是农民、手工业者,最后是商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官的人高高在上,位于普通众人仰慕的最高地位,而“重农抑商”的思想则将经商的商人放在了社会的最底层。

  “学而优则仕”,古代文人学士为何钟情于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儒家思想还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先要修养自己的品性,才能管理好家庭,进而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这里将“修身”放在第一位,就是要读圣贤之书、修君子之道、遵仁礼思想、尽臣民之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

  以上指出了作为一个文人学士修身的首要重要性,也就是学习。那么,学习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就是“治国平天下”。

  “学而优则仕”,古代文人学士为何钟情于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学而优则仕,只有入仕为官了,才有谈论治国平天下的资本。否则,学的再多、说的再好,不能为民做一件实事、不能为国尽一份力量,也是一句空谈。而古代除了入仕为官这条路,似乎再无其他路可以一展雄心抱负了。

  虽然,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入仕为官,但更多的人是为生活所迫,希望通过自己的寒窗苦读、努力拼搏来改变自己的凄苦命运,成为“人上人”,光耀门楣,封妻荫子。

  “千里做官,只为吃穿”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天下文人学士更多的则是寒门士子,杜甫在其贫穷不得志时也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往大里说,入仕为官,功成名就,光宗耀祖,这是何等的风光荣耀;往小里说,解决了物质生活问题,不再挨饿受冻、被人看不起,这才是最实际的。

  “学而优则仕”,古代文人学士为何钟情于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学而优,放在今天可以理解成学子中的佼佼者、优秀者,然而在古代儒家的本意并不是这样的,是指学习的空闲时候,就是说学习空闲时应该去入仕。这也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能入仕的,它需要付出比常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和优秀者,才有可能进入仕途。

  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正因如此,天下莘莘学子、历代文人学士钟情于仕、痴迷于仕,穷发皓首、趋之若鹜。战国纵横家苏秦发愤攻读,“头悬梁,锥刺股”,学成后,游说六国,身佩六国相印,合纵攻秦,名震天下;西汉匡衡,借书苦读,凿壁偷光,元帝时官至丞相;晋代的车胤和孙康,家穷买不起灯油,“囊萤映雪”,寒窗苦读,终成为尚书和御史一类的高官。

  “学而优则仕”,古代文人学士为何钟情于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尤其是隋唐开创了科举制以后,一大批寒门士子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取功名,这大大激励了天下学子发奋读书的信心,以后科举制度不断加以完善,也为朝廷直接从平民中选取人才打通了捷径。例如寒门出身中通过考取功名的人才就有孙伏伽、张九龄、范仲淹、欧阳修、文天祥、海瑞等等。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元末高明《琵琶记》

  以上可见,入仕为官不失为历代文人学士改变命运、实现抱负的一生追求和最终梦想。然而,入仕为官的道路从来都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的,除了少数靠世袭获得爵位外,大多数的文人学士都是一路观光和“陪展”的,只有极少数人才会靠“七分运气”和“三分才气”获得功名。连唐代大诗人李白都借喻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宋代大文豪苏洵也曾说“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那么历史上“入仕”的途径都有哪些呢?

  “学而优则仕”,古代文人学士为何钟情于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2.入仕的几种途径

  一、世袭。先秦时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世卿世禄制”,即卿大夫以上的官职可世代继承,包括所封的土地及赋税收入,后来被秦孝公时商鞅变法的“军功制”所替代。魏晋、明清时世袭制有所呈现,但被限制化了,分成了世袭罔替和世袭两种。前者世袭次数无限,后者每承袭一次,爵位降低一级。

  二、荐举或察举。荐举由来已久,为臣下向君王举荐人才,举荐者身份越高,话语权的分量越重。但若被举荐者出现过错时,举荐者要负连带责任,“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察举始于汉,相比荐举而言又较严格,增加了考试环节,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的一种选拔人才方式。汉惠帝时要求“孝弟力田”(有孝悌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的人);汉文帝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汉武帝时要求“举孝廉”(孝子廉吏的意思);东汉时又从现任官吏中举“茂才”(秀才);魏晋末期,察举制流于形式,被“九品中正选官制”所替代,由此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学而优则仕”,古代文人学士为何钟情于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三、科考。隋唐时期开创的科举制,取代了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影响中国1300余年,是隋唐以后历代文人学士最为看重的入仕途径,也是朝廷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获取人才的方式。

  唐时,进士科考主要分贴经、赋和策三场;宋仁宗时又增加了墨义,四场并试,综合定夺,并仿唐制每岁一举;宋英宗起改为三年一举,分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殿试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明清时期,科举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体系庞大、名目繁琐,真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宣告结束。

  四、幕府为官。在直隶以外的地方幕府供职文吏。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在防备匈奴时,“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唐朝考中进士而没有通过吏部的考试的人,大多被安排到地方的节度使方镇里去当幕僚,著名诗人韩愈、李商隐就曾做过幕僚。

  “学而优则仕”,古代文人学士为何钟情于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五、诗词歌赋。借诗词歌赋一方面歌功颂德,另一方面展示文采、隐喻求官。西汉武帝时,司马相如作《子虚赋》和《上林赋》,被封为郎;唐玄宗时,李白献《大猎赋》,命供奉翰林;杜甫献《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三大礼赋”,命待制集贤院。

  总的说来,古代文人学士的求官之路有很多种,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几种入仕途径外,其他还有被称为“卖官鬻爵”的“捐官”制、靠祖先功勋的“门荫”制等等。

  最后

  “学而优则仕”,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易的过程,它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坚韧不拔的决心,白日为生计而奔波,夜晚与青灯长卷为伴,还要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经世致用。当然,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此,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入仕为官,也只有这样,古代的文人学士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

  “学而优则仕”,古代文人学士为何钟情于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学而优“不易,“优而仕“更不易。入仕的道路有多条,总有适合你的那一条,如果你还在迷惘中彷徨,请不要失望,或者你不够优秀,或者你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道路。受古代封建束缚的影响,文人学子似乎除了入仕再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而在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随着各行业各领域越分越细、人才汇集,“条条大道通罗马“,在某一方面只要你做得别人强、专得比别人细、付出的努力比别人多,你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古人“学而优则仕”,今人“学而优则强”,今天,你努力了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