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杜甫的一首杂诗,颔联采用加倍写法,诗圣水平确实高超

杜甫的一首杂诗,颔联采用加倍写法,诗圣水平确实高超
2020年04月05日 08:32 新浪网 作者 光聊车91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经常阅读或创作古体诗,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历史和人文知识,而且可以修身养性。但古体诗也非常难写,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还要注意很多写作技巧,例如拟人、比喻、夸张等常用手法。

  还有一些不太常用的写作手法,但如果熟练运用也会给诗文增色。比如加倍写法,在描写事物时并不直接铺叙,而是转写与其类似的另一种事物,从而强化作者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杜甫的一首杂诗,颔联采用加倍写法,诗圣水平确实高超

  比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写对国事的悲痛。而花鸟本来令人喜爱,诗人面对花鸟却很悲痛,就更突出了悲痛的深切。下面就分享杜甫的一首杂诗,颔联采用加倍写法,诗圣水平确实高超。

  杜甫的一首杂诗,颔联采用加倍写法,诗圣水平确实高超

  秦州杂诗

  唐代: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杜甫的一首杂诗,颔联采用加倍写法,诗圣水平确实高超

  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48岁的杜甫流落到秦州(今甘肃天水)。期间他先后写了20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本篇是第七首。

  乾元二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一年的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

  杜甫的一首杂诗,颔联采用加倍写法,诗圣水平确实高超

  一路上他风餐露宿,艰苦跋涉,也目睹了很多流离失所的百姓。诗人既感慨大唐国势衰微,也惆怅自己即将年老体衰。秦州地区多崇山峻岭,道路难行,首联从大处落墨,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莽莽,形容原野广阔、无边无际和雄奇苍茫的气势;万重,极指其数量之多,也描绘出它的复沓和深广。开篇就简单明了地突出了秦州城周围层峦叠嶂,一座孤 城坐落在山谷之中。这两句颇受世人青睐,清代的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起手壁立万仞”。

  杜甫的一首杂诗,颔联采用加倍写法,诗圣水平确实高超

  颔联采用加倍写法,寓情于景,“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作者从“孤城”着笔,以“月、云”与“关塞”等意象,表达出诗人的独特感受。杜甫既表现了边城特有的紧张警戒气氛,又表达了对边防形势的深切关注,一片忧边心事,随风飘去,随月映照。

  杜甫的一首杂诗,颔联采用加倍写法,诗圣水平确实高超

  正常情况下,有风才吹云出塞,入夜才见明月临关。边关将塞内塞外衔接,所以即使无风,云也出塞;又因为地势高,那里好像月亮升起来很早,所以才会看见“不夜月也临关”,这就是一种加倍写法。诗人从东边的关中来到西边的秦州,恰如月东升而云西去,这种时空的转换给作者以强烈感受。

  最后几句转而抒发感概,“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作者对收复失地抱有强烈期望,同时也惆怅自己流落他乡、身体衰弱,却一事无成。

  杜甫的一首杂诗,颔联采用加倍写法,诗圣水平确实高超

  纵观杜甫的这首律诗,加倍写法是这首诗最大特色。“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作者观察细致,联想丰富,从而让诗句有了时空浓缩、与跳跃跌宕的艺术效果,显示出无比空阔、灵动而美妙的意境。

  这样的例子还有,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李白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者本来希望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却只字不提,而是先描写潭水之深,然后用“不及”二字进行强调,从而达到了加倍的艺术效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