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以《行书五律诗轴》为例,漫谈王铎行草书法作品特点

以《行书五律诗轴》为例,漫谈王铎行草书法作品特点
2020年08月25日 09:01 新浪网 作者 猎人说电影

  王铎《行书五律诗轴》, 现藏济南市博物馆。绢本, 纵170厘米, 横5 0厘米, 计49字。自署书于戊子年, 诗曰:“入深势不同, 色色夺虚空。汲路鸦能到, 擘岩蟪亦工。寒温诸药气, 薄厚一钟风。如赐栖身地, 贴心住石丛。”

  

  明末清初, 正当新旧王朝更替的历史时期, 书法艺术的发展已不见郁勃的生命力。此时, 幸有王铎振臂一呼, 以其雄强豪迈的书风一洗当时书坛萎靡不振的习气, 以卓荤不羁的天才, 勤奋的探索精神, 创造出“风樯阵马、笔走龙蛇”气势夺人的新书风。此举, 遂为当时书坛注入了生机, 产生了深入而广泛的影响。

  王铎 (1592—1652年) , 字觉斯, 一字觉之, 号十樵, 一号嵩樵、痴庵, 又号痴仙道人, 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 明朝天启进士, 曾任翰林编修、经筵讲官等职, 崇祯十七年授礼部尚书。清朝顺治三年仕清, 为《明史》副编修, 后为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 顺治九年病逝故里, 谥文安。他精于史学、诗文, 兼画山水兰竹, 尤以行草书成就最高。其书法于时风中另树一帜, 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传世。《清史稿》卷七九有传。

  

  王铎由明朝旧臣变为清廷新贵, 在世人眼中是被鄙夷的“二臣”, 自然会强烈震憾着其心灵。这都表现于他那矛盾痛苦的心境和自适自暴的行径中, 于是他“颓然自放”, “居常垢衣跣足, 不浣不饰, 病亦不肯服药, 久之更得愈, 则纵饮, 颓堕益甚”。

  顺治八年 (1651年) 60岁时, 所书《草书奉孝翁社长卷》中记述了与友人的聚会情况, 文曰:“辛卯二月, 过龚公孝升斋, 同北海、云生谈诗……恨吾老病, 兼以数夜劳顿, 女郎按筝吴觎, 不放王痴出门, 至臂痛髀软……为告龚公曰:‘我疲, 龚公岂不首肯。’”龚公即龚鼎孳, 北海即孙承泽, 二人均为明崇祯进士, 后亦降清。他们三人均是贰臣, 心态、处境相同。

  

  王铎在花甲之年老病缠身, 然仍数夜沉湎于歌色之中, 通宵达旦, 以至劳累的“臂痛髀软”, 直喊“我疲”, 其醉生梦死、“自暴自弃"的行径和内心尽现。王铎身逢乱世, 仕途多变, 为寻求解脱, 他全身心地潜心于书画艺术之中。正是这一点, 成就了王铎。他以写字作诗来平和心境, 亲朋好友有求必应, 甚至“一日临帖, 一日应索”。这些作品常常是随意挥洒, 不拘规格。然而, 正是在这种状态中, 他内心所蕴蓄的思想感情脱然于纸端, 显示了气象浑穆、气贯全章的艺术魅力。

  王铎的书法从法帖和学古入手, 得力于《谆化阁帖》, 朝夕摩挲, 爱不释手。学古也是他的入门途径。他曾自谓:“拟古者正为世多不肯学古, 转相诟语耳, 不以规矩, 何能方圆。”又如:“书不参通古碑, 书法终不古, 为俗笔也”。“书不宗晋, 终入野道”。他在《临淳化阁帖并画山水卷》自题云:“予书独宗羲、献, 即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评米芾, 题《吴江舟中诗》中曰:“米芾本书羲、献, 纵横飘忽, 飞仙哉!深得兰亭法, 不规规模拟, 予为焚香卧其下。”从而可见王铎对二王的推崇程度。

  

  而他正书直宗钟繇, 写得懿古沉穆, 别具异趣。他不仅精于楷书, 且旁通篆隶, 取其古质之意, 强调“学书必须参以篆籀隶法, 正其伪画, 乃可议也”。王铎沉酣书艺四十余载, 在行草书方面下工夫最深, 成就也最高。他曾说:“凡作草书, 须有登吾嵩山绝顶之意。”为臻此境, 他博采诸家之长, 熔羲、献、颜、柳、张旭、怀素、米芾、黄庭坚乃至张弼、祝允明的笔法于一炉, 秉承“二王”潇洒逸丽神采, 又融入米南宫“风樯阵马”的沉着痛快, 再现了魏晋高雅的韵致, 与唐宋的森严法度和谐统一。

  王铎书法以那宽绰的结体, 纵横的取势, 拙涩的用笔, 上下左右随意移位、在起伏跌宕中增强稳定的气势, 形成了似欹反正的雅趣特点, 崭露了他“移俗而不移于俗”的创新精神。同时, 也显示了他胸罗万斗而能独标风骨, 终于实现了人格的自我超越。

  

  王铎纵览历代法帖名碑, 广泛地汲取艺术营养。在他的传世墨迹中, 有不少是临帖作品, 他采取“一日临帖, 一日应索”的方法, 以汲取营养。尤以临晋人草书为多。他不止一次地重复他那“独宗羲献”的艺术宗旨。他的临古和学习方法也与前人不同。在临写过程中, 善于遗貌取神, 舍弃二王之妍美流便而取其雄强, 又能时出已意。

  王铎书《行书五律诗轴》, 无论是书艺还是诗章, 都具有很高造诣。戊子三月应是顺治五年 (1648年) , 他时年57岁。此为王铎晚年之作, 笔力厚拙稳健, 体势纡徐跌宕而险中寓平, 结体与粗细稍变的点线仍透着米书的痕迹。

  

  此作并不像其草书那般狂放恣肆, 气势夺人。相反, 则显得气格沉郁, 似有万语难述之状。这应当与他此时复杂的心境颇合:“入深势不同”行笔平稳, 字形起落小, 尤其前二字略显迟缓, 似乎预示着内心的不安。“色色夺虚空……”等九字, 如江河奔流势不可挡。第二行前六字看似风平浪静, 而静中有动。“寒温诸药气”几乎字字相连, 委婉盘绕, 顿挫飞扬。时而由粗而细, 时而由浓而淡, 内敛而流畅的连绵线条, 给人以无可名状的压抑与无奈。

  “如赐栖身地, 贴心住石丛。”从中可窥见王铎消极无奈的内心。此二句行笔开始放慢, 线条迟涩凝重, 几乎没有连笔, 状如算子。每个字变化又不一, 或静或动, 节奏能激越能控制, 时见灵巧字姿和纵逸自如的神采。王铎在行书中, 笔画相连者基本不超过三字。如:“夺虚空”、“诸药气”处理为三字一组, “鸦能”、“蟪亦”、“薄厚”等两字一组, “夺虚空”前二字同一方向成左倾之势, “空”字反其势向右倾斜角度, 达到势的均衡。“寒温诸药气”为二字一组、三字一组, 前四字字势向左下摆动, “气”字反向欹侧倾斜, 使其节奏稳定。“薄厚”二字之势虽向左下方走, 由于“薄”字沉厚丰润, 将“厚”字牵引其下, 连成一组, 欹侧中见平衡。

  

  从整幅作品看, 又气脉贯通, 行距的疏密相间也舒展开合。微感不足的是, 篇头二字重心左倾偏离一行中轴线过甚。通篇字里行间仿佛注进了作者复杂而又不满的情绪, 如音乐之节奏, 时而激荡, 时而平缓。而恣肆凝重的线条及提按顿挫的行笔, 又体现了王铎不甘沉沦的人生信念及容纳天地的气概。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