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黄鳝是否越大越好吃?一斤重的野生黄鳝,要长多久呢?

黄鳝是否越大越好吃?一斤重的野生黄鳝,要长多久呢?
2020年10月29日 10:17 新浪网 作者 说芸世影7

  农村长大的80后,男孩通常都抓过黄鳝。我以前在没有干涸过水库的支流寨河里,抓到过一条小胳膊粗的大黄鳝,鳝鱼头有小鹅蛋那么大,体长不到一米,模样怪怪的,一下子就颠覆了我对大黄鳝的想象。我以前以为大黄鳝,会像见到过的蟒蛇那样又粗又长,没想到大黄鳝就是一个“胖子”,长度生长量有限,成鳝后就往粗的方向长。

  

  当时我高兴坏了,拿回家向父母炫耀我的“成绩”,没成想我大爷看到后说吃不得,说这是“望月鳝”,有“剧毒”吃了容易出“事”。我当时毕竟也是念过几年小学的人,不信鬼魅邪说。嘴里答应着,就说养着玩,拿回家我父亲看到后也说吃不得,我说父亲老封建,父亲说大黄鳝“肉老”不好吃,身上寄生虫多。再者说,这个大鳝鱼长这么大,很罕见,少说也生长了10几年,非常不易,放生吧!后来在大爷封建观念的鼓动下,还说这条大黄鳝是雌性,可以繁殖更多小黄鳝(后来我才知道大爷就是忽悠人,因为黄鳝有性逆转这一罕见特性,就是鳝鱼在生长前期,体长大致在35㎝以内为雌性鳝鱼,然后开始逐渐转变为雄性鳝鱼,大致超过40㎝的鳝鱼,多为雄性鳝鱼),我当时想着大鳝鱼可以繁殖,以后有更多鳝鱼抓,才很不情愿的把这条大鳝鱼扔到我们村的水库里。

  

  根据老辈人流传下来的笼统说法,通常认为“黄鳝十年长一斤”,也就是说大多数野生黄鳝终其一生,其实都很难长到1斤重。因为在其生长过程中,难得会一帆风顺,通常长不到半斤,就会被抓,或者遇到别的问题而“挂掉”。而人工饲养的黄鳝,通常养殖到2~4两的时候,就结合好行情销售了。再者说,也没有延长养殖周期的必要,再养长势放缓,经济效益不高,得不偿失。由此,我们见到少数上斤的黄鳝,多是野生环境下的一些“幸运儿”,才能够在适宜的生境中,生长多年以后达到的一个罕见的重量。那么,黄鳝是否越大越好吃呢?

  

  我们知道黄鳝有不错的食补价值,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下,还能辅助治疗不少疾病。据明《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性味甘温,无毒。入肝、脾、肾三经,能补虚损、强筋骨、祛风湿、能治疗痨伤、风湿痹痛、下痢脓血、乳核等症。”中医常把黄鳝的肉、头、皮、骨、血入药治病医人,以前民间的乡村医生,也常常用黄鳝给有些病人当做食疗来用。现代医学证明,黄鳝的新鲜血液有毒,误食会对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严重的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中毒。虽然说鳝鱼血清有毒,但是毒素经过高温烹饪,能被胃液和加热所破坏,所以人们食用烹饪熟的鳝鱼,通常不会发生中毒事件。切记新鲜的黄鳝血,不是专业医生,不能私下乱用!

  

  在关于黄鳝的专业资料里,并没有说上斤重的鳝鱼食用价值更好。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为鳝鱼这种变温穴居动物,在水温低于10℃开始穴居冬眠,它们可以通过口咽腔和皮肤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耐氧性强悍,仅次于水陆两栖动物。所以野生鳝鱼,可以在少水、污水的沟渠、池塘等地生存。这就使得生长越久的野生鳝鱼,身上更有可能寄生更多的细菌、病菌、寄生虫、重金属等有害物。由此可见,越大的野生鳝鱼,并不见得使用价值更好,反而食用价值堪忧。而在优质的水环境中,生长周期适中的鳝鱼,食用起来反而更加健康安全。

  

  所以你看,并非越大的鳝鱼食用价值更好!这也是我当初抓到大鳝鱼,大爷和父亲不让吃,让我放生的主要原因。根据野生黄鳝的生存条件,结合民间“十年黄鳝长一斤”的说法,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粗略的结论,野生鳝鱼长至一斤以上,达到一米的长度,需要十年左右。区别在于热带地区野外的黄鳝,冬季气温达不到冬眠的低温而不用冬眠;而寒带地区野外的黄鳝,由于冬季冷的时间久,不吃不喝冬眠时间长,长至一斤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毕竟野生鳝鱼食物来源相对不足,加上低温气候的影响,长到一斤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且非常不易。那么,具体上斤重的鳝鱼需要长多久?并没有准确的科学调查跟踪数据,无法给出更准确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