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徐志摩梦中缥缈的的雪花的快乐与戴望舒理想中的寂寥的雨巷

徐志摩梦中缥缈的的雪花的快乐与戴望舒理想中的寂寥的雨巷
2019年11月19日 11:18 新浪网 作者 老乐聊历史

  

徐志摩梦中缥缈的的雪花的快乐与戴望舒理想中的寂寥的雨巷

  雪花的快乐中,诗人运用借代的手法,以雪花为意象,找寻着“她”的到来。充溢着心中满满的雪花,带着份炽热,升腾起爱情的火焰,却又平静在纯白的馨香的时空,表达了他纯真的爱情和神圣的理想。充满着灵性,即使消融在她的心中,没有怨言,快乐的热烈的追求着,坚定着自由的信念,心中明镜如台。雪花的飞旋,一切的美好,正好是诗人内心深处所追寻的,匆匆离别,却如此让人牵挂不已。

  徐志摩的诗,充满了“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雪落下时的轻响,滴落她心头的无痕,一首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沐浴着美丽与绝响,此处无声胜有声,单纯却如此让人难以释怀。消溶后,似乎余音缭绕,低诉着这个美丽忧伤的爱情故事与理想的若即若离。音律和谐,音乐美,行行演奏出来,字字让人回味。

  绘画美也跃然纸上,“清幽的住处”、“花园”等构建出了一幅幽雅秀丽的画面,反复着“飞扬,飞扬,飞扬”这几个词,更能咀嚼出一份期待、渴望与追寻。幻化出如此美好的意境,笔笔勾勒着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与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情感。同时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用“雪花”来象征自已,用“她”来象征着理想与爱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让人恋恋不舍,想要抓住,却又只能任其飘忽不定,捉摸不透。

  

徐志摩梦中缥缈的的雪花的快乐与戴望舒理想中的寂寥的雨巷

  雪花的快乐是徐志摩写的诗歌,表达诗人对自由、理想、爱情的追求与渴望。

  前面部分,诗人一再强调,雪花有自己的方向,要朝着自己方向飞翔,这正是诗人对理想的追求。雪花要“潇洒”的,“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凉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因此雪花是自由的,雪花的自由正是诗人的自由,在诗中,雪花就是诗人,诗人就是雪花。

  后面诗歌又提到心目中的那个“她”,“雪花”要找个“清幽的住处”,等待心中的爱人过来探望,“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两个人相依相伴,过着世外桃源的日子。最后“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也就是两个人合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啊。

  

徐志摩梦中缥缈的的雪花的快乐与戴望舒理想中的寂寥的雨巷

  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这是灵性的雪花,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

  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

  

徐志摩梦中缥缈的的雪花的快乐与戴望舒理想中的寂寥的雨巷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

  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

  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

  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到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徐志摩梦中缥缈的的雪花的快乐与戴望舒理想中的寂寥的雨巷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虽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结和雨中愁怅朕在一起了。

  

徐志摩梦中缥缈的的雪花的快乐与戴望舒理想中的寂寥的雨巷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