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冷兵器屠杀是个体力活,长平坑杀有没有避免的可能性?

冷兵器屠杀是个体力活,长平坑杀有没有避免的可能性?
2020年08月05日 09:46 新浪网 作者 麟麒说历史

  前不久,山西高平发现了疑似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的尸骨坑,一时间引发了考古热议,也将人们的视线再一次拉回2200年前的那场坑杀的四十余万赵卒的惨痛之战。今天人们所纠结的更多是冷兵器时代,怎么可能杀掉那么多人,就算分批次处理,一场大战杀掉那么多人,也很不可思议,有数字“跃进”的嫌疑。尽管秦国采取的已经是最“节能”的杀人方式——坑杀,如果刀砍斧剁,秦军非战斗减员的情况也会挺严重的,毕竟用冷兵器杀人可是体力活。

  冷兵器屠杀是个体力活,长平坑杀有没有避免的可能性?

  山西高平发现了疑似长平之战尸骨坑

  秦赵之间终有一战,有没有拖延避免的必要?

  关于长平之战的导火索——秦赵上党之争,史书上已经写了很多,如果秦统一中国是势不可挡的历史洪流,那么没有上党之争,秦国也会找到其他理由攻打赵国的,正如当年赵国在是否接纳韩郡守冯亭携上党十七座城池投奔赵国时,平原君赵胜所言:和秦国的一战终究不可避免,接受上党只不过使战事提前爆发而已。接受上党会得罪秦国,不接受它也会来打你。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发动百万大军也难攻下一座城池,如今天上掉下十七座城池的馅饼,为什么要拒绝!平原君一派的宗旨大概就是:就算终归要死,也要今朝有酒今朝醉地做个饱死鬼。战争有时的确是不可避免的,但尽量延缓灭亡的到来,不也是值得追求的么。后来白起提到坑杀赵卒的理由,也说跟这些城池的“戏弄”有关。

  冷兵器屠杀是个体力活,长平坑杀有没有避免的可能性?

  历史剧中的平原君赵胜

  不出所料,秦国发现上党被赵国截胡后,果然顺理成章地被激怒了,派出左庶长王齕进攻上党,拿下上党后又直逼廉颇驻扎的长平,赵军数战不胜,赵王就慌了手脚,找来楼昌和虞卿商议对策。楼昌建议求和,而虞卿主张与楚国、魏国合纵制衡秦国,争取谈判筹码。赵王短视,看到秦国接待了求和使者,便以为和谈有望,不再致力于联合他国。想不到,秦国把赵国来求和的信息昭之天下,各国看到赵国都认怂了,也就放弃了出兵援赵的打算,令赵国陷入了更加孤立无援得境地,也就更加没有跟秦国谈判的资本了。

  冷兵器屠杀是个体力活,长平坑杀有没有避免的可能性?

  赵王有时真有点缺心眼

  眼看赵国陷入了独自抗秦的局面,幸好有廉颇这样的老将还能勉强支撑。当初,秦军长驱直入长平阵前,势不可挡的架势,跟纳粹闪电袭击俄国有得一比,但长途奔袭都有个短板,就是必须速战速决才行,一旦拖入到消耗战,涉及气候、粮草、伤病救治的问题就不好办了。时间拖越久,越会削弱攻势、影响士气。虽然赵国的粮草也不富裕,但胜在离家门近,供给线短。廉颇采取筑围防守得策略至少是有可能拖疲秦军的策略之一。以当时赵国的国力守住这一次攻打也是有可能的。可是赵王这时又沉不住气了,认为廉颇损兵折将后变得胆怯了,多次派人去长平催战。秦相国范睢就看准这个机会,适时地用上了反间计。

  冷兵器屠杀是个体力活,长平坑杀有没有避免的可能性?

  廉颇依然是赵国的顶梁柱

  低智”反间计”成功,奇葩母亲甩锅

  其实范睢所用的反间招式在现在看来并没有多么高智商,就是让人去赵国散布舆论:“秦国不怕廉颇,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奢和廉颇都是对阵秦国有胜绩的名将,这么说,明显就有挑拨的嫌疑,可赵王竟然就真信了。不听相国蔺相如的劝阻,执意用赵括换下廉颇。赵括的确从小就跟父亲学习兵法,而且非常善辩,有时父亲跟他讨论兵法也说不过他。但父亲并没有因此觉得他有才干,反倒觉得他过于轻率、随意,并不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好材料。其实赵括也不是一点战斗力都没有的小白,只是不足以担当主帅的职位。

  冷兵器屠杀是个体力活,长平坑杀有没有避免的可能性?

  赵括善于谈兵却不擅长用兵

  眼看着赵括就要出发上前线了,赵括的母亲终于爆发了,上书赵王,指出儿子难当大任的种种不靠谱、种种欠缺,如果这时候,赵王还认为这是母亲不想让儿子上前线的托词,到后来赵母已经抛出狠话:如果儿子带兵不利,给国家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损失,自己请求免于连坐而死。赵母真是上一位挺奇葩的母亲,中国历史上比较乐于塑造一种共生的母子关系,一般的母亲都会觉得,儿子死了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而赵母却能清醒地对母子关系进行适时的切割:儿子自己作死,不要连累我!赵王还真的就答应了她,之后赵括损兵四十几万,赵王非但没有因此处罚赵母,还让人带礼物去慰问赵母。

  冷兵器屠杀是个体力活,长平坑杀有没有避免的可能性?

  赵母非但没有受到惩罚还接收到赵王的礼物

  赵括长平之战背锅冤不冤?纸上谈兵的新出路

  就在赵国用赵括替代了廉颇的同时,秦国也悄然用白起换位王齕。赵括到了军中就全盘推翻廉颇的保守战略,开始组织进攻,白起佯装败走,诱使赵括追击,直至秦军营垒,赵军久攻不下秦军坚固的防御体系,又忽遭秦军切断后路,队伍被一分为二,粮道也被阻断……这种断粮草、围剿的战术在世界各种战役中屡试不爽,应该是在有了飞机空投之后才降低了一些杀伤力。最后,赵括带人突围不成,自己也死于秦军乱箭之下。有人说,长平之战,赵军失利也不能全怪赵括,如果说赵国终有一天难逃被秦国所灭,这的确不是赵括一个人的责任,但在长平之战中,几乎全军覆没,赵括的责任还是很大的,如果不是他战术失当身先死,也不至于让那么多士兵无头羔羊般受困被俘,也就不至于被坑杀那么多。

  冷兵器屠杀是个体力活,长平坑杀有没有避免的可能性?

  身先士卒的赵括被射成刺猬

  在长平之战中赵括不但失去了自己的性命,还葬送了整个一支队伍,作为军事史上了一个指挥败笔,由他还诞生了一句成语——纸上谈兵。在相当长得一段历史时期,纸上谈兵都是作为一种贬义,形容那些照搬书本,夸夸其谈,不知变通、没有实战经验的人。谁能想到,到了现代,风水轮流转,“纸上谈兵”也能成为很多行业必备的职业技能之一,都是“画饼”,也能分得出谁画得更逼真,都是纸上谈兵,谈胜了的那个也可以暂时胜出,然后由专门执行的部门去推进,看是否可行。本来善于谈兵和带兵就可以是两拨儿人。赵括也是早生了两千多年,要不没准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策划人,智囊团成员之类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