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小时智力平平人木讷,15岁高分上清华:学霸父母的早期超常教育

小时智力平平人木讷,15岁高分上清华:学霸父母的早期超常教育
2020年10月24日 23:45 新浪网 作者 庭爸谈育儿

  可以这么说,能够考上清华的学子,肯定是学霸,但我们要说的这位学霸与众不同,因为两个特点:

  1、15岁时就以高分考入了清华大学,而且还是自愿放弃保送大学的名额考取的;

  2、小时候智力平平,却能连连跳级,甚至三次休学在家由爸爸辅导自学,堪称奇迹。

  她,就是来自湖南的学霸李路珂,当年以657分的高分,成湖南“高考女状元”考入清华。

  她的成长之路,家庭教育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她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对我们教育孩子,又有什么启发呢?

  “整体论”教育法,教育要有“整体设计”

  李路珂的父亲李永生,母亲梁修裴都是老师,在他们眼里,自己的女儿很平常,甚至还不如大她一岁的表姐聪明伶俐。

  但是,李永生认为,

  “对孩子的培养,要有个“整体设计”,从思想品德到知识结构,从体质到心理到美育,都要通盘考虑,并持之以恒地贯彻和实践这个思想。”

  这就是父亲李永生的教育法则了,他称之为“整体论”教育法

  这个法则的由来,有些机缘,后面我们再说。

  李永生夫妻俩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学好母语,对学习其他学科具有决定性的基础作用。

  按照家庭教育的“整体设计”,小路路刚满3岁时,他们就开始对她进行早期教育。6岁时,李路珂就已经超额完成了小学课程。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李永生把女儿的母语学习分成了三个阶段来进行:1、扫盲;2、巩固;3、升华。

  他先找来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妈妈再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并录成录音带,并在家里播放,小路路听得入了迷,上了瘾,还会自己也学着说出来。

  于是父母也把她说的故事录下来对照播放。渐渐的,女儿听的故事越多,语音就越准,词汇量也越丰富,口才也越好。

  同时,他们每天会花两个小时带女儿去逛街,碰到什么说什么,他们告诉女儿,这些故事和词句,在书里都有,我们只要会读会写会用,就能知道更多事情。

  爸爸又把小学课本里的生字集中起来,用毛笔一个个写出来贴在家里墙上,让女儿去读去写,正是这样的用心引导与培养,让小路路4岁起,就可以自己读书了。

  自此,她遨游在了书的海洋中,不仅6岁前,就学会了4000多个汉字,也读了5、6百万字童话、八九十部小说和100篇左右文言文,而且,有了大量阅读打底,这个不到6岁的孩子,就有了很好的表达能力。

  正如父亲李永生所说,李路珂拥有了进阶学习的万能钥匙,并且在12岁前,逐步打开了四个自由:

  自由阅读现当代汉语作品;自由阅读一般古代作品;自由阅读中等难度科普作品;自由阅读一般的英语作品。

  正是幼儿时期,父母对女儿成长打下的坚实基础,让女儿未来能够直接跳级,快速成长。

  那么,李永生怎么这么厉害,懂得设计女儿的成长之路呢?

  废旧书摊上获得的启发:早期教育和小学阶段,十分关键

  要知道,李路珂只是个普通孩子,甚至曾经有采访过的报社龚社长说:“李路珂儿时智力平平,甚至有点木讷。”

  原来,爸爸李永生爱读书,爱思考,他在废旧书摊上买了两本日本教育家的书,一本是井深大写的《到幼儿园才受教育已经太迟了》,和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和天才》。

  正是这个机缘,这两本书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思考,而在李路珂身上的实践,说明了早期教育的要性。

  就像爱尔维修说的那样:“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他的身体力行,正说明了这样的道理。

  不仅如此,面对孩子的问题,懂教育和不懂教育的家长,区别明显。

  6岁那年,刚读小学的小路路(那时对读书年龄要求宽松一些)就被班主任投诉了:

  “你们家路珂上课时坐都坐不稳呢。”而且 ,她写作业也慢,所以经常被留校。夫妻俩很奇怪,因为在家里,女儿听话,爱学习,自律性强,怎么会被老师当成“差生”看待了。

  夫妻俩并没有因此而对女儿批评教育,经过客观分析,他们发现,原来是老师要求大家上课要双手背后抬前沿挺胸坐直,不能动,女儿坐久了就忘了姿势,这让他们决定让女儿跳级到三年级去。

  当他们决定让孩子跳级时,大家纷纷反对,老师也都不敢接收,但他们深知女儿的优点和缺点,还是坚持按照教育的方法来进行。

  有一次考试,李路珂化学考了27分,当她沮丧着脸面对父亲时,李永生却哈哈大笑说:“这是一件好事!”

  原来,他知道自己女儿的性格,是那种越挫越勇的个性,而她的优势是阅读能力强,自学能力好,数学和物理成绩好,年纪小可塑性强。劣势则是化学没班上同学好,语文没系统学习过,作文偶尔跑题。

  这样的行为背后,都是建立在对女儿的深刻了解及分析上,并且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策略后,很快李路珂的成绩就追了上来,名列前茅。

  家庭教育讲究“童子功”:抓早期、学名家,3-12岁不可浪费

  正如《早期教育和天才》的作者,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所说:

  “教育开展得越早,儿童能力实现得越多;教育开展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得越少,所以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要抓住最佳时期。”

  李路珂的成功,离不开父母对她的“整体教育”,就像龚社长说的那样:

  幸运的是,她的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在她尚未出生时就为他设计了美好的家教蓝图,在人生最初的12年里,她的父母用‘早期教育’和‘超前学习’两大法宝,使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打下了扎实的学习功底。”

  正如李路珂的成长感悟一样,我们面对孩子,要做的一是抓住3-6岁的早期教育黄金时期,二是借鉴教育名师的书,让我们少走弯路,更加高效的培养孩子的习惯与能力,更好的认识孩子的潜力与心态。

  在这里,如果家有小学生,或者是幼儿阶段,希望早点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家长,推荐这本《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给有需要的家长。

  作者于敏,是位有着20多年一线教育经验的高级教师,她深知在小学的这六年里,没有哪一年是可以忽略的:

  一年级时,是幼小衔接关键期,让孩子适应,并且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年级时,激发求知欲,找到兴趣点,开拓专注力;

  三年级时,防止“三年级陷阱”,掌握课前预习的做法;

  四年级时,全面的提升,难度提升的同时,给予更好的学习方法;

  五年级时,沉着冷静不慌张,不怕竞争;

  六年级时,小升初要减压增效,非常重要。

  这本书属于实战型的,重点讲要做什么,家长照做就有效果,这就比瞎忙和盲人摸象的育儿和家庭教育,来得精准又有效。

  只要教育有章法,成长就可期,努力不一定成学霸,但不努力肯定与学霸无缘。

  我们不误孩子,孩子必然不负我们,祝愿家长们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父母学霸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