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港媒:大格局,中国再次启动深海探测,还带着外国科学家一起

港媒:大格局,中国再次启动深海探测,还带着外国科学家一起
2024年08月11日 21:47 新浪网 作者 天机调茶局

  近日,据香港知名国际媒体《南华早报》消息称,中国启动了一项为期45天的深海探险任务,派遣了一艘载有国际团队的研究船前往西太平洋,使用中国先进的“蛟龙”号潜水器探索海底山脉。

  

  观察人士指出,这次任务旨在研究海底山脉,这些地方是地球上最少被调查的地方之一。船上的国际团队由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组成

  

探索世界最神秘的海底山脉

  近日,中国再次展现其在海洋探索领域的强大实力。一艘载有国际团队的中国科考船,驶向西太平洋,开启了一次为期45天的深海探险。这次任务的核心是探索海底山脉,这些神秘的水下巨峰是地球上最少被探测到的地方之一

  这支由60名成员组成的国际团队登上了“深海一号”科考船,它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母船。团队中不仅有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科学家,还包括来自澳大利亚、西班牙、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孟加拉、尼日利亚和哥伦比亚的八名科学家。这一国际化团队的领导者,是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的副主任、教授邱建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任务的返回途中,“深海一号”和“蛟龙号”将于9月23日至25日停靠香港,这也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造访香港。任务期间,团队将在“蛟龙号”潜水器上亲身体验并近距离观察马格尼山脉,这是一片位于马里亚纳海沟东侧的广阔海底山脉。

  此次深海探险是中国在海洋探测领域不断突破的又一实例。随着国际社会对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关注不断增加,中国也在积极参与这一领域的全球竞争。这不仅仅是一次科学探险,更是中国在海洋探索能力上与西方竞争的重要一步。

  中国深知,海洋是地球上最后的边疆之一,掌握海洋的资源和信息,对于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此次探险的重点区域位于日本和新几内亚之间的海域,该地区因其独特的地质特征而被选中。

  这些特征可能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地形、海洋火山、矿产资源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蛟龙号”潜水器以其卓越的深海采样能力和对环境的低影响著称。在这次任务中,除了“蛟龙号”外,团队还将部署其他深海采样器、着陆器等设备,调查海底山脉的生物和栖息地。

  中国在深海领域的探索不仅仅局限于本次任务。早在2020年,中国的“奋斗者号”潜水器就曾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展示了其在深海探测方面的强大能力。

  然而,中国的深海探险并非没有争议。2010年,“蛟龙号”在南海海底展开机械臂升起中国国旗的举动曾引发了邻国的强烈反应,毕竟还是有不少周边国家,觊觎自古以来就是与我国的南海岛礁的

  

  尽管如此,咱们依然在包括南海在内的多个海域积极推进其海洋探测计划,这也是宣誓主权的一部分。

  此次海底山脉的考察,既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也是在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框架下进行的保护性探测。通过此次任务,中国不仅能够进一步了解深海的神秘,还能够巩固其在全球海洋研究中的领先地位。

  此次深海探险,不仅是一次科学盛宴,更是中国在海洋领域的又一次崛起。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和国际合作,中国正逐步走向全球海洋探测的前沿。在未来的海洋竞争中,中国必将在探索和保护地球蓝色星球的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海洋资源竞争:中国的战略布局

  此次中国组织的深海探险,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海洋资源竞争中进一步加快了步伐。

  海洋资源,尤其是深海矿产资源,正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焦点。深海中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如多金属结核、钴结壳和海底热液硫化物等,这些资源不仅对未来的科技发展至关重要,还可能成为新一轮地缘政治博弈的核心。

  

  中国通过深海探险,意在提升其在全球海洋资源竞争中的话语权。通过掌握深海资源的勘探技术和数据,中国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海洋资源分配,确保自身的资源安全。

  同时,参与这样的国际科研项目也有助于中国展示其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推动国际合作。

  除了资源争夺,中国在此次探险中展现的科技实力也不容忽视。深海探险是对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综合考验,包括潜水器的设计制造、深海通讯技术、样本采集和分析技术等方面的能力。

  此次任务中,作为核心工具的“蛟龙号”潜水器,不仅可以潜至7000米的深海,还能在复杂的海底环境中进行精准操作,这一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

  通过这次任务,中国展示了其在深海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这种技术实力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海洋研究中的地位,还为未来的深海开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推动相关技术的国产化进程,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从而增强自身的科技自主权。

  深海探险不仅仅是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的手段,背后还隐藏着深刻的地缘政治考量。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海洋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各大国都在积极布局,以确保自己在未来海洋秩序中的优势地位。中国通过此次深海探险,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亚太地区的海洋主导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探险的区域位于马里亚纳海沟附近,这是全球最深的海域,也是国际海洋政治的热点地区。

  通过在这一战略要地的科学探险,中国不仅展示了其深海探测能力,还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在未来的海洋秩序中,中国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此外,此次探险还涉及与多国科学家的合作,这不仅是一次科学交流,更是中国加强与其他国家海洋科研合作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中国能够在国际海洋治理中争取更多的支持与合作伙伴,进一步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环境保护在此次探险中的重要性。深海探险虽然为人类揭示了海洋的奥秘,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保护的挑战。深海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任何不当的干预都可能对其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中国在此次探险中,特别强调了低环境影响的采样技术,并参与了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的保护性探测。这表明中国不仅关注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在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努力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稍作小结

  此次深海探险,远不止一次科学考察那么简单。

  它背后蕴含着中国在资源竞争、科技突破、地缘政治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深远战略考量。

  

  通过这次任务,中国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其强大的深海探测能力,更传递了其在未来海洋秩序中的坚定立场。

  随着中国不断提升其海洋战略地位,可以预见,未来的全球海洋格局中,中国将扮演更加举足轻重的角色。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江苏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