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红楼梦里一明一暗两条线,明线写繁花似锦,暗线写败落悲凉

红楼梦里一明一暗两条线,明线写繁花似锦,暗线写败落悲凉
2020年09月20日 21:15 新浪网 作者 少读红楼

  曹雪芹著《红楼梦》,是一项非常浩大的系统工程。前八十回,非但没有一笔闲文,有时候还会“一击两鸣”(脂砚斋评语),有的细节看似信笔写就,却是为了后文情节“草蛇灰线、伏线千里”。还有些故事,隐藏在文字后面,所谓“不写之写”。就像贾府的没落,书中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写出了这个百年贵族家庭败落的必然。

  一、明线:七十五回宁国府夜宴,贾府开始走下坡路

  细读《红楼梦》前八十回文本,从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开始,就有关于贾府没落的描述了。比如:尤氏侍奉贾母用餐,吃的是红稻米粥。贾母挽留尤氏在她这里用饭,“因见伺候添饭的手内捧着一碗下人的米饭,尤氏吃的仍是白粳饭”,贾母询问,鸳鸯道:“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王夫人忙回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贾府的日常用度已经开始捉襟见肘。回想第四十回贾母在大观园设宴请刘姥姥的时候,凤姐捉弄人,给了刘姥姥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让她吃的是一两银子一个的鸽子蛋,当掉到地上的时候,马上被人收拾出去了,引得刘姥姥感慨:“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就没了。”

  那时的贾府,何尝在乎过食物。再回想第四十一回熙凤对刘姥姥说起过的“茄鲞”, “你把四五月里的新茄包儿摘下来。把皮和瓤子去尽,只要净肉,切成头发细的丝儿,晒干了。拿一只肥母鸡,靠出老汤来。把这茄子丝上蒸笼蒸的鸡汤入了味,再拿出来晒干。如此九蒸九晒,必定晒脆了。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时拿出一碟子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了。"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从今昔的对比,就可以看出,贾府已经走向没落。

  以上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在七十五回里面,还写出了贾府没落的象征,就是回目中提到的“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贾珍因为戴孝,不能过节行乐,因此在八月十四的晚上和尤氏及姬妾喝酒赏月,命佩凤吹箫,文花唱曲。正高兴时,听见墙外有人长叹之声。“大家明明听见,都悚然疑畏起来。”待贾珍厉声叱咤的时候,却无人应答。“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闻得祠堂内隔扇开合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凉飒起来;月色惨淡,也不似先前明朗。”

  自此回以后,整部书的调子逐渐悲凉。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云联句,吟出了有名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七十七回黛玉的象征——晴雯抱屈离世,七十九回薛蟠迎娶河东狮夏金桂、迎春误嫁中山狼孙绍祖。从此,书中人物加速凋零,贾府也逐步没落。

  二、暗线:十二钗渐次凋零,全书通篇没有婴儿出生

  《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是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悲剧。曹雪芹开创了在喜剧场景的背面,铺陈悲剧情节的先河。就像湘云的曲牌名字《乐中悲》,整个前八十回,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背后,“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鲁迅语)。

  故事开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交代了贾家早逝的几位人物,如贾敬的哥哥贾敷、贾宝玉的哥哥贾珠,还有后来去世的林黛玉的母亲贾敏。

  第十二回写了很有警醒意义的风月宝鉴的故事,贾瑞也就是全书第一个死亡之人。秦可卿作为十二钗正册人物,首先退场。在她死亡之后,她的丫环瑞珠惧怕贾珍报复,触柱而亡。

  然后就像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所说,“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元春封妃,同一回秦业、秦钟父子两人先后过世。

  人口红利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婴儿是维系家庭的纽带,自古皆然。如果出生率过低,社会必然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没有新生人口,大家庭必然走向没落。红楼梦中的贾府深知这个道理,大龄的丫头,就会放出,与适龄家丁组建家庭,繁衍人口。这样的“家生子”,是贾府丫环、仆役的一个重要来源。

  第二回,通过冷子兴之口,我们知道贾琏和王熙凤已经结婚两年。到了《红楼梦》的正文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到了凤姐院子东屋,见到奶妈在哄着大姐儿午睡。大姐儿此时应该一岁左右,还没有名字,刘姥姥给取名巧姐,也就是年龄最小的十二钗。

  后来第五十五回凤姐因为忙年导致流产,加上平日操劳不知调养,一直病了半年多,才有了探春理家,大刀阔斧地改革。第六十一回,借平儿之口,说出流产的是六七个月的男孩。这时的凤姐还自恃年轻,感受不到危机,也没有发出扼腕之叹。

  没有儿子,给了贾琏偷娶尤二姐的口实。凤姐知道后,趁贾琏出门,把尤二姐接入荣国府,借刀杀人,害得尤二姐流产后自杀身亡。

  第五十八回,宫中老太妃薨逝,为了打理宁荣二府,尤氏谎报产育,但实际上并未生养。整部书中,其他适龄侍妾或者成家的丫环均无所出。

  除了没有人口出生这一件不喜庆的事,书中还多次提到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谁还守谁一辈子呢、喜散不喜聚,等等谶语。

  就算是元春封妃这么大的喜事,在书中的描述,也是令人疑虑丛生。贾政生日这天,六宫都太监夏守忠来传贾政进宫,说完也不喝茶就走了。吓得“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庚辰本在此有一条眉批:“泼天喜事却如此开宗。出人意料外之文也。”曹雪芹为书中最欢乐的情节,配了如此不详的背景音乐,也是开创了“乐中悲”写法的先河。

  脂砚斋对曹雪芹的笔法,多次点评“一击两鸣法”、“背面敷粉”、“险些被作者瞒过”等等,一再提醒我们,不要简单看热闹,要注意作者“不写之写”。《红楼梦》就像一个万花筒,变化莫测,吸引众人反复解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红楼梦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