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2025年6月,Meta宣布以148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 49%的无投票权股份,成为公司史上第二大并购案。这项交易的核心在于获取Scale AI的数据标注能力和其28岁创始人亚历山大·王(Alexandr Wang)的加入,他将领导Meta的“超级智能”部门。
核心交易信息
交易结构
Meta收购后Scale AI的估值达290亿美元,超过中国A股AI龙头寒武纪(约2380亿人民币)和科大讯飞(约1160亿人民币)。交易资金分阶段支付,部分与Scale AI未来业绩及技术研发进度挂钩,以控制风险。
交易设计规避了投票权争议,但可能触发美国反垄断审查,尤其是Meta曾因收购WhatsApp、Instagram等陷入反垄断纠纷。
创始人背景
亚历山大·王是美国华裔,父母为物理学家,19岁从麻省理工学院辍学创业。24岁成为全球最年轻白手起家亿万富翁,其公司客户包括OpenAI、谷歌、特斯拉及美国政府。
Scale AI的核心业务是AI数据标注,通过标注海量数据优化模型训练效率,解决代码错误和训练延迟问题。2024年营收8.7亿美元,2025年预计突破20亿美元,现金储备超9亿美元。
Meta的战略意图
技术短板补强
Meta的Llama 4大语言模型性能未达预期,收购旨在提升AI模型竞争力。Scale AI的数据标注技术可降低训练成本,提高效率,解决Meta在大模型领域的研发瓶颈。
人才与AGI布局
扎克伯格亲自组建约50人的“超级智能”团队,Meta向OpenAI、谷歌等公司的数十名研究员提供7-9位数薪酬方案。亚历山大·王加盟被视为关键补强。
Meta计划2025年投入600-65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如2GW数据中心),加速通用人工智能(AGI)研发。
商业生态拓展
Scale AI的标注技术将用于优化Meta社交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的个性化推荐和广告投放,提升广告转化率。
探索元宇宙场景的AI应用,如虚拟人物动作模拟和智能环境生成,加速元宇宙技术落地。
行业影响与争议
数据标注成竞争焦点
交易凸显高质量数据在AI竞赛中的战略地位,可能倒逼谷歌、OpenAI等巨头加速布局数据供应链。
估值争议与风险
Scale AI被指依赖“数据垄断”和“饥饿营销”,其高估值可持续性存疑。部分Meta高管的年薪甚至超过训练AI模型的成本(如DeepSeek V3训练成本550万美元),引发内部对成本合理性的争议。
与SpaceX等公司对比,2025年SpaceX收入预计达155亿美元(星链占比80%),但市场对Meta此次投资的估值逻辑存在分歧。
中美AI产业对比
Scale AI的估值远超中国AI企业,引发对中美技术生态差距的讨论。部分观点认为中国AI公司在商业化落地和技术迭代速度上仍需突破。
总结
扎克伯格的这笔投资既是Meta争夺AI领导权的关键布局,也折射出行业从模型竞争向底层数据基础设施博弈的转变。短期内需警惕监管审查和估值泡沫,长期或重塑AI产业格局,加速AGI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