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董明珠与孟羽童在格力直播间首次公开回应两年前的离职风波,展现了一场充满戏剧性的“破冰”互动。事件核心信息及各方态度如下:
一、董明珠对开除决定的解释
违规行为:董明珠明确指出孟羽童在职期间多次私接外部广告,且存在旷工行为,违反了格力“工作期间禁止接私活”的原则。她批评孟羽童“经不住社会表面现象的诱惑”,将短期利益置于职业发展之上。
价值观冲突:董明珠强调“格力平台的价值远高于当网红”,认为孟羽童“三观打了个顿”,但否认其本质存在问题,称“她对我来说就是个孩子,该批评批评,该包容包容”。
制度刚性:尽管董明珠表现出情感上的宽容,但也明确表示格力规定“离职员工不可返聘”,仅对孟羽童未来留学后再次合作持开放态度。
二、孟羽童的回应
自我辩护:孟羽童否认三观不正,称“要经常回来为格力产品代言”,并强调董明珠曾在她面对舆论压力时给予支持,暗示双方已化解矛盾。
职场反思:她在预热视频中坦言“舆论误解曾带来压力”,但始终铭记董明珠的职场指导,承认“会不自觉地模仿董总的工作方法”。
三、舆论争议焦点
商业利益驱动质疑
李国庆等评论者认为这是“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指出双方合作旨在借助618促销热点提振销量。直播当晚观看人数超30万,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印证了流量转化效果。
部分网友质疑董明珠反复提及过往矛盾是“小心眼”,认为企业一把手应更注重舆情管理。
职场伦理讨论
支持者认可董明珠“原则与情感分离”的态度,认为企业管理需严守制度。
反对者批评其“爹味说教”,认为对年轻人应更包容。
四、事件背景与长期影响
从“接班人”到“开除”:孟羽童2021年通过综艺入职格力,被董明珠高调称为“接班人”,但2023年因接私活、直播重心偏移等问题离职,双方关系一度恶化。
破冰的商业逻辑:格力需要孟羽童的年轻粉丝流量(小红书粉丝超百万),而孟羽童则借格力背书提升个人IP价值,形成“前老板与前员工互蹭热度”的共生模式。
职场代际隐喻:事件被解读为传统企业“忠诚文化”与Z世代“斜杠青年”价值观的碰撞,董明珠在直播结尾的拥抱动作被视作“代际和解”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