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学的时候,散文总是最好读的,因为字数短,一口气能从头看到尾,《背影》便是如此。当时的我并不懂这里面的深意。老师也只是口口声声的说着朱自清在表达着父爱,具体为什么,讲了一节课也没给我讲明白。
前几年买橘子的梗火遍了整个网络。却也带着玩笑的味道,让这个散文的深意又浅了一层,但其实《背影》的寓意却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浅薄。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老师在教我们这篇课文的时候,总会让我们把这句话圈起来。因为这句话开篇点题,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朱自清与他的父亲两年的时间里没有见过面,又为什么父亲的背影成了朱自清最不能忘记了呢?我们先来看看朱自清的这篇散文故事,讲了些什么吧。
朱自清的家在徐州,二十岁的他正在外地上大学。这次冬天回到徐州,是因为他的祖母去世了,世事难料,他父亲的差事也在这个乱世离职了。当他随着父亲回到老家,看到满院狼籍时,心里深感忧伤,不禁簌簌的落下了眼泪。
家里的生活看起来并不富裕,祖母的丧事是父亲借钱办的,等到丧事办完,朱自清就准备起身回学校念书。他的父亲也要去南京找工作,于是两人便同行一起到了南京。天底下的父母大抵相同,都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去上学。即使孩子早已长大成人,朱自清的父亲便是如此。
朱自清从南京出发去北京念书那天,他的父亲并不放心。可是手中还在忙着事情,便再三叮嘱他,让熟识的旅馆茶房陪他一起,但到底还是不放心,即使很忙,还是决定亲自送朱自清去上学,朱自清也像所有长大的孩子一样,都不想让父亲太过操心,再三劝阻,但他的父亲只说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短短的一句话,突然让朱自清有些心伤。朱自清的父亲把他送到了车站,甚至一直送到了车上,帮朱自清检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并且不断的嘱托着他,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
送到车上后,朱自清的父亲还是没有走,好像想起了什么,说了那句闻名的话:“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这句话说完,朱自清便看见他的父亲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这并没有难倒他的父亲,可是当他的父亲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的时候,却变得异常的艰难。他用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样的场景突然让朱自清哭了起来,但为了不让旁人看出来,又赶紧拭干了泪。他父亲拿着橘子回来就准备走了。走的时候,朱自清的父亲总回头看他,看到朱自清在后面跟着就说了句,“进去吧,里面没人”。朱自清听了父亲的话,回到车上,眼泪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朱自清的泪,因为父亲的照顾彻底爆发了,他看着父亲蹒跚走路的背影,突然想起父亲年轻的时候,用自己的力量,为他做了很多事情,如今老成这般模样,不免让人有些心疼。
朱自清回到学校后,收到父亲写的一封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看到此处,泪如雨下。又想起了他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朱自清所讲的故事到这里结束了,我们也回归到最起初的问题。为什么朱自清与他的父亲两年的时间里没有见过面?又为什么父亲的背影成了朱自清最不能忘记了呢?
故事最后,朱自清在感慨和父亲的关系中写道,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句话正对应上了开篇的两年未见。也说明了朱自清和他的父亲在这两年里拘泥很深。而这个拘泥其实起源于一件事情,那便是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小妾。这件事情让朱自清对父亲开始有了芥蒂,但朱自清并没有因此就和他的父亲闹决裂。
直到朱自清到扬州教授的时候。朱自清才和他的父亲彻底断了关系。但这绝裂的缘由可不在朱自清身上,反而是因为朱自清的父亲在朱自清去扬州教书的这段时间里,他和父亲没说过几句话。他的父亲看着朱自清的书里忿然作色,于是朱自清的父亲便借着自己与朱自清任教学校校长的关系,瞒着朱自清私下拿走了朱自清的工钱。
朱自清在发现自己父亲对自己做的事情后,便再也忍无可忍,一怒之下去了杭州。而朱自清父亲也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错事。反而觉得朱自清是个不孝顺的儿子,两人谁也不理谁。往日的父子情已然是被愤怒冲到了头脑之外,取而代之的是两人互不干扰的情谊。
后来,朱自清为了缓和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又回到了扬州任教。但他的父亲说什么都不愿意理他。恰逢朱自清此时被清华大学邀请去北京任教,两人之间的冷战便持续了两年之久。所以说在朱自清的眼里,他的父亲不是个普通的父亲。对朱自清的态度更谈不上和蔼二字可是背影里的描述却根本看不出他父亲可恶。
朱自清所说的不同于往日,大约也是因为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的父亲真的变了,变得不再那么的高高在上,也没有了往常的专制。虽然他的父亲话并不多,但他父亲的行动却表明了他父亲的信心。在背影中,朱自清哭了很多次,小的时候不太理解朱自清为什么会哭的悲痛,这一次却也理解了。
他在看到他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时,心里一定是感动的,他感受到了父爱的再次回归。他忍着眼泪不让他父亲看到。大抵是因为两人之间的隔阂还没有完全消除。等到他父亲走后,朱自清的眼泪扑簌扑簌的掉落了下来。大抵也是因为朱自清的心里可能已经开始体谅他的父亲了。
事实上,背影并没有让朱自清彻底原谅他的父亲。朱自清是在看到他父亲信封里那句“大去之期不远”,一时心里的防线才彻底崩塌了。他想要再一次追寻他失去的父爱了。世界上所有的儿女最害怕听到的大力就是大去之期不远这句话吧。
在我还年轻的时候,我总觉得父母身体还硬朗。不觉得我在长大的同时,父母也在偷偷变老。母亲从去年开始便经常和我说一句话,我觉得我的身体已经快不行了,可心里还觉得你没长大,总不想离开这个世界。我就会假装生气的对他说,你能活到一百岁,不许说活不久的事情,然后在背后偷偷抹泪。想着多陪陪她。
我的父亲的身子也是从去年开始变差的,甚至在工作的时候断了腰骨。在照顾父亲的时候,突然发现父亲也是个孩子。只是我之前没发现罢了,突然对自己产生了埋怨的情感。
为什么说经典的作品经久不衰?大约是因为经典的作品从来不是只有一个解读。《背影》的声音不只是因为他描述父爱,更描述了朱自清对父爱的追求。世上的人总认为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日子还很长,所以拼命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便和父母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
可是你知道吗?时间总是不等人的。我们无法预知父母陪在我们身边的时间有多久,我们更无法和命运对抗。不要等到父母大去之期不远,后悔自己没能陪伴父母,埋怨自己,不理解父母。
《背影》给我们所带来的警告:要学会珍惜眼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