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长三角推动都市圈一体化,6个圈分为3队,谁的发展空间更大?

长三角推动都市圈一体化,6个圈分为3队,谁的发展空间更大?
2019年12月07日 18:54 新浪网 作者 带你走进美食世界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作为全国最大城市群的长三角城市群马上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对于那些能够进入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区的城市来说,自然是利好连连,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可喜可贺!而那些没能进入中心区的城市也不必焦虑,在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推动下,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41个城市都将获得国家战略红利,只是一个早一点,另一个晚一些而已,41个城市一个也不能少!而在该发展规划纲要中,除了前面红叶已经写过的中心区27城市以及交通一体化发展以外,还明确了长三角城市群六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规划,未来这六个都市圈将两两抱团发展,那么这6个都市圈分别是谁和谁抱团?这3对都市圈谁的发展潜力更大呢?

  

长三角推动都市圈一体化,6个圈分为3队,谁的发展空间更大?

  长三角城市群第一对抱团发展的都市圈是上海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是江苏省最具有活力的都市区,其中苏州和无锡早已跨入万亿俱乐部,那上海都市圈到底是由哪些城市组成?根据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纲要:推动上海与苏锡常都市圈以及邻近的南通、嘉兴联动发展,从而构建上海大都市圈,这就是说上海都市圈将由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嘉兴等苏浙沪6个城市组成(不排除后面增加新的城市,但肯定是离上海比较近的)。其实上海与苏锡常都市圈一直都存在联动与合作,可以说上海和苏锡常地产业依存度非常高,相互合作才真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在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后,这个合作会进一步提升,效率会提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力将加强。而真正受益的将是南通与嘉兴两市,虽然它们与上海邻近,但是在接受上海产业的辐射上远不如苏锡常,而随着上海都市圈的构建,将迎来发展良机!

  

长三角推动都市圈一体化,6个圈分为3队,谁的发展空间更大?

  

长三角推动都市圈一体化,6个圈分为3队,谁的发展空间更大?

  长三角城市群第二对抱团发展的都市圈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可以说是我国的第一个跨省都市圈,不管是规划还是建设,其他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正是因为南京的跨省发展,不仅扩大了它的区域影响力,还加速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合肥在安徽的区域影响力一直比较弱,通过合肥都市圈的建设,可以增强合肥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影响力。而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不仅相互邻近,而且两个都市圈都有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等4城,可以说两个都市圈早已融合在一起了;未来随着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加强南京与合肥的合作,还有利于苏皖两省以及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甚至可以说组成一个南京-合肥都市圈,对于加速两个都市圈的城市发展,也是利大于弊的)

  

长三角推动都市圈一体化,6个圈分为3队,谁的发展空间更大?

  

长三角推动都市圈一体化,6个圈分为3队,谁的发展空间更大?

  长三角城市群第三对抱团发展的都市圈是杭州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是浙江的第一大都市圈,囊括了浙江中北部的杭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等城市,是浙江省省会杭州加强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宁波都市圈则包括宁波、舟山群岛以及台州市,都是沿海城市,三市联合发展,有利于沿海港口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根据浙江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将推进杭甬一体化发展,而在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中再次明确加强杭州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的对接和分工合作,促进杭甬一体化发展;通过杭甬一体化发展,带动整个浙江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长三角推动都市圈一体化,6个圈分为3队,谁的发展空间更大?

  

长三角推动都市圈一体化,6个圈分为3队,谁的发展空间更大?

  未来长三角城市群6个都市圈,将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融合、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领域推行一体化发展,加快城际铁路和地铁网络的完善以及产业分工合作与融合发展,推动在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共建共享,最终实现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以及交通、医疗等社会公共资源的一卡通;再通过6个都市圈抱团融合发展,加速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实现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宏伟目标。而这6个都市圈3大抱团发展中,上海都市圈与苏锡常都市圈的实力是最强的,经济活力与创新能力也是最高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南京-合肥都市圈与杭州-宁波都市圈可谓是各有千秋,南京和合肥的科教资源更强,创新能力未来可期;而杭州-宁波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的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合肥都市圈,而且有沿海港口之利,可以说是各有优缺点,谁弱谁强,还需要看未来的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