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射雕三部曲的暗线,就是一部完整的蒙古帝国崛起和衰亡史

射雕三部曲的暗线,就是一部完整的蒙古帝国崛起和衰亡史
2020年08月27日 18:22 新浪网 作者 猫柠旅游趣闻

  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是金庸先生的代表作,在这三部作品中,不仅有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也有仁人义士的家国情怀,同时还体现了金庸先生不拘泥于中原王朝视角的大历史观。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射雕三部曲自蒙古人崛起大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讲起,至朱元璋起兵江淮、驱逐蒙古人结束,可以说这三部曲的暗线便是一部完整的蒙古帝国崛起和衰亡史。

  1、《射雕英雄传》是蒙古人的崛起

  在这部书中,郭靖与华筝的分、杨康和穆念慈的悲剧,都体现的是我国南宋末年民族间冲突的加剧。

  南宋末年,天下七分:南宋割据江南、金国占据中原、西夏在西北、大理占西南,西辽称霸西域、吐蕃据有青藏高原,而蒙古人崛起于大漠草原。

  

  这,又是一个大争之世,也是一个民族间冲突最为剧烈的时代。

  按照时间的推算,丘处机经过牛家村的时间应当在公元1204年左右,次年郭靖出生。两年后,也就是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在斡难河召开大会,被群臣上尊号为“成吉思汗”,蒙古人的时间来了。

  《射雕英雄传》虽然以宋金之争开始,但暗线却是蒙古人的崛起。因为丘处机经过牛家村的时候,金国的国祚其实只剩下30年了,公元1234年,金国被蒙古人所灭。

  金国和南宋都走向了末世,而蒙古人正冉冉升起。在本书的最后,郭靖随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花剌子模,至成吉思汗病逝止,这便是《射雕英雄传》的历史大背景。

  2、《神雕侠侣》是蒙古人的巅峰

  蒙古人的大征服并非成吉思汗一代人之功,而是由蒙古人三代大汗(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所缔造。

  按照时间推算,杨过应当出生在公元1224年左右,其在《神雕侠侣》出场之时为十三四岁,时间大约为1237年,当时的金国已被南宋和蒙哥南北联手所灭(1234年),蒙古人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南宋。

  杨过和小龙女从古墓出来的时间大约是公元1243年,这一时期的蒙古人已经完成了第二次西征,势力达到了波兰、匈牙利境内,而窝阔台也于1241年病逝。

  

  之后,蒙古人进入了短暂的内乱时期,也就是窝阔台系和拖雷系的大汗之争,最终拖雷系的蒙哥通过武力登上了大汗之位,并铲除反对自己的察合台系和窝阔台系王公,为蒙古人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这一年,郭靖镇守襄阳、杨过断臂、郭襄出生、小龙女跳崖,接下来便是十六年后。

  为何是十六年?因为十六年后的蒙古人恰好处于第三次西征的巅峰时刻,这一年是公元1259年。此时,蒙哥的弟弟旭烈兀已经在1258年灭了赫赫一时的阿拉伯帝国,而蒙哥的另一个弟弟忽必烈正随着蒙哥南征南宋。

  《神雕侠侣》的最后,杨过用飞石击毙蒙哥汗,蒙古人的西征随之结束,忽必烈北上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南宋的危机也暂时解除。

  杨过击毙蒙哥,使蒙古人从巅峰之时滑落,帝国也随之开始分崩离析,这便是《神雕侠侣》的历史背景。

  3、《倚天屠龙记》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的衰亡

  《倚天屠龙记》并没有接着《神雕侠侣》写,而是隔了近一百年。这一百年,包括了蒙古人攻破襄阳,郭靖黄蓉战死,也包括了元朝的近百年史。

  在金庸的小说中,郭靖是唯一一个为家国天下而战死的侠客和英雄,金庸不忍心写,只是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襄阳城破,时间是公元1273年,郭靖大约70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靖当之无愧!

  

  射雕英雄,是成吉思汗,更是郭靖!

  《倚天屠龙记》的背景是元朝末年,之所以选择这一时代,我想金庸先生应当是想为射雕三部曲画一个圆,从蒙古人的崛起和南征写起,至蒙古人被驱逐和退出中原为止。

  公元1260年左右,张无忌选择了与蒙古郡主敏敏特穆尔(赵敏)退出江湖,光明左使杨逍接替了教主之位。

  

  八年后,明教的教徒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并最终北伐成功,将蒙古人赶回了大漠草原,这便是《倚天屠龙记》的历史背景。

  4、从郭靖和华筝的分,到张无忌与赵敏的合,体现的正是这一时期我国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

  射雕三部曲当然不是历史,也不可能与历史完全吻合,但从其中三部曲中悲欢离合的故事中,我们其实也能了解金庸先生的历史观。

  

  在华筝和黄蓉之间,郭靖坚定的选择了黄蓉,放弃了蒙古的“金刀驸马”,表明了助宋抗蒙的决心。郭靖和华筝青梅竹马,二人之分其实也正是当时民族冲突的体现。

  《神雕侠侣》中的婚姻安排很有深意。

  郭靖的大女儿郭芙嫁给了契丹人耶律齐,徒弟武敦儒娶了契丹人耶律燕(耶律齐的妹妹),武修文娶了女真人完颜萍。

  在这里,郭靖从抗金到同意了徒弟武修文与女真人的婚事,而这在《射雕英雄传》中应当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点反映的正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之间的尊重和融合。

  

  在周芷若和赵敏之间,张无忌选择了蒙古人赵敏,放弃了有婚约的周芷若,这在《神雕侠侣》中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我想,金庸先生通过这些婚姻,体现的正是各民族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各民族间在《射雕英雄传》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会发生在《神雕侠侣》中,在《神雕侠侣》中不会发生的事情会发生在《倚天屠龙记》中。

  耶律、完颜、孛儿只斤,代表的是塞北三朝,其在小说中与郭芙、武敦儒、武修文、张无忌的结合,表明金庸先生并不是狭隘的从中原王朝的视角看历史,而是将目光超越了民族,将这一时代、这一乱世放在了整个多民族的大中国背景之下来看待。

  后来,朱元璋确实驱逐了北元,但并不表示他要驱逐一切蒙古人: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同时,大明在东北的朵颜三卫,在西北的关西七卫(也称蒙古人七卫),均由蒙古人组成,明朝本身也是一个多民族政权。

  

  关西七卫

  大明最初也想完全接收元朝的政治遗产,所以才会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藏设乌斯藏都司,而这正是明朝对元朝的继承和发展。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蒙古人的崛起和兴亡在我国古代史上是极为重要的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他以武力促成了我国农牧两区的统一,并使我国开始向多民族的大中国转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